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227)

作者:梅长雪 阅读记录

金老爷子、金老夫人,顾芳华,看着圣旨落到自家,激动欣喜之余,存于心头的,是莫大的骄傲。

他们遇到机会时没有错过,敢做敢拼,而今老天不负。

金家这条拼命跳跃的鲤,越过了高高的龙门。

皇商——金家真正的锦绣之路,从这里开始!

汪海、付鹏远、卓宽三人站在后头,嫉妒得人都麻了。

怪不得他们合三家之力怎么查,都查不到金家背后的靠山是谁!

金家好啊,太好了!

不找靠山便罢,一找就找了大瑞朝顶天的那个!

这已经不是山了,这他娘是天山!

一年多啊!

金家在玉溪村住了一年多,跟太子比邻而居,一个字都没往外蹦!

王八蛋,晚上睡觉做梦笑醒过无数回吧?

事到如今再回想,他们当初扬言跟金家势不两立,手段尽出抢市场,像不像小丑唱大戏?

呵呵,像极了。

再再一想,想到了郭、杨、叶、甘四家,三人咬牙切齿频频深呼吸,恨不能原地跟四家互换。

机遇这种东西,失不可再。

他们吝啬了一回,错失天大良机。

金家欢天喜地,三人面无表情。

汪海狠狠吐出一口浊气,抹了把脸,垮着肩背准备离场。

这等热闹,没他们仨的份。

转身之际眼角不经意一晃,晃到了金家两手叉腰横眉竖目怒瞪太子的独苗苗。

汪海身形一顿,眼底有喜色一层一层爆开,不不不不!他们还没输到底!

谁说不能峰回路转中途上船了?

他们是商人!商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舌灿莲花!不要脸啊!

金钱来的船跑前头去了搭不上了,小多宝这艘船可还在岸边没起航呢!

付鹏远、卓宽觉出汪海神色不对,顺着他视线看去,眉心齐齐一动。

唔?!

狼狈为奸多年,默契在心!

不用讲出来!根本不用讲出来!

“徐含章上前领旨!”崔敬极有特色的嗓音再次响起。

这次有点特别,特别到一直处在兴奋巅峰的围观百姓齐刷刷帮着找人。

因为没人应。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有人把当事人找了出来,“在那边!徐老先生在那边!”

已经快要溜进村的小老头,“……”

一群没眼色的,喊什么喊?

他根本不想接旨!

第198章 他饶不了老王八小王八!

“徐老,圣旨还没领,赏赐还没接,您老这是准备去哪啊?”

崔公公笑眯眯,柔声细语。

徐含章木着脸圆滑回身,走到公公共面前领自己的圣旨跟赏赐,拿东西的时候趁人不注意,给了公公一个大白眼。

皇帝、太子、崔公公,全是一丘之貉。

给他的哪里是赏赐?分明是在他脖子上套了根狗绳。

御赐大状,能畅通无阻告御状,外人眼里多威风啊?

苦不苦只有小老头知道。

以后找上门来申冤告状的人定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他一将近七十的糟老头子,这么大把年纪了,得替那么多那么多人告状打官司东奔西跑……牛都得累死吧?

晏临那个小王八蛋!

分明是一早就给他下好套了,得了他信誓旦旦一句“万死不辞”!狗绳套得牢牢的!

他饶不了老王八小王八!

父子俩一个比一个奸猾!

“哼!”低低哼了声,老头黑着脸准备走人。

一想到日后可能要春跑南秋跑北,小老头就觉往后的日子暗无天光。

“徐老,稍等。先生替老兵跨州城打官司,堂辩进退有据,所言句句有理,驳是非辨黑白,不容混淆不容冤错,皇上多次盛赞先生金口铜牙,当得天下文人墨客之表率。”

崔敬把小老头喊住,浑似看不到那张黑脸,始终笑容可掬,“是以,皇上除了赐下大状袍之外,还送来一物,专为先生所设。”

向来口若悬河张口就能骂的老头儿,这回把嘴巴闭得死死的,小身板警惕后仰,眼底充满怀疑。

崔敬又打了个手势。

很快,羽林卫那边四人抬来一物,物件外同样罩着红绸。

将这物件安置在石碑旁,羽林卫拱手退下。

崔敬知道小老头肯定不乐意揭红绸,是以他亲自动手代劳。

红绸揭开,露出一面鼓。

跟衙门外置放的鸣冤鼓像极了。

徐含章不死心,问,“这是什么东西?”

崔敬,“回徐老,此乃鸣冤鼓。”

徐含章掏掏耳朵,没听清,“啥玩意儿?你再说一次?”

崔敬恭恭敬敬,“回徐老,此乃鸣冤鼓,皇上特为先生而设。但凡百姓有冤,来此击鼓,先生听到鼓声就能准备打官司。皇上说,大瑞地方官员素质、能力参差不一,百姓去衙门击鼓鸣冤,地方官未必会受理,但是百姓来这里击鼓,只要老先生在,必定不会让百姓蒙冤不雪。”

徐含章扭头就走。

呵。

不愧是老王八,千年的龟成精了。

他总有一天趁着告御状,把老王八的龟壳砸成八角纹。

这回崔敬总算没再拦人,目送老头气冲冲走远了,他敛正神色走过石桥。

在少年身前站定后,拍袖行礼,“奴崔敬,见过太子!”

看热闹看得流连不舍走的百姓,轰地一声炸开,嗡嗡声如水沸。

即便刚才已经得知少年真正身份,那种冲击也难及此刻,切身亲耳听到皇城来的公公,亲口喊一句太子!

当中冲击最大的当属玉溪村村民。

目光汇聚在锦衣少年身上,像是头回认识般,震惊,不敢置信,反复震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