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228)

作者:梅长雪 阅读记录

晏家小公子就是太子殿下!

那个在他们村住了一年多的少年!

那个偶尔走出家门,见着村里人时总会温和一笑,亲切喊一声某阿爷某阿奶某阿婆的少年!

那个跟村里孩童玩到一处,打红薯窑,屈膝斗拐、给女童撑着皮筋让她玩跳绳全无架子的少年!

那个肯让大家伙勾肩搭背,跟寻常孩子一样嬉笑怒骂从不生气的少年!

是太子晏临啊!

“怪不得……怪不得……”李婆子撑着眼睛喃喃。

怪不得他们村子外头会有隐身的守卫,歹人进村口一步而不得!

怪不得村中遇上的难处总能最快速度解决,村民们惹上的官司,镇守大人直接便利索断案!

怪不得原州水灾后赈灾那么及时,赈济百姓的钱粮转眼下放!

怪不得曹武几人的案子能调到原州城来开审,得到最公正的判决!

是太子,哪一件事背后,都有太子的影子!

温和恭谦,仁善宽厚!

君爱民如子,不再是空有的口号。

太子一直在做,做着实事!亲力亲为!

姚申获罪,玉溪村又一危机解除。

圣上连下五道圣旨,四赏一罚!

事情尘埃落定,亲眼目睹此事、参与其中的人心头久久无法平静。

下午的事情,到晚上已经传遍整个梧桐镇,且以风卷之势吹遍原州。

十里八乡疯了。

知府崔应元收到消息要更晚,彼时还在城中富商的宴席上,众目睽睽之下知府大人捶足顿胸扼腕,错过了这个风头!

五道圣旨啊!皇上最倚重的心腹崔敬崔公公亲自送来!带着五百羽林卫!

那么大阵仗,竟然没传出丁点风声!待听得消息时为时已晚。

太子偏生住在玉溪村,离原州城市几个时辰的路程,他就算现在立刻赶过去,也只能闻到点尾香!

恨啊,恨啊!

上回从曹武案在原州城开审,他拿下这个政绩,引无数同僚羡慕嫉妒。

这次崔应元却是实实在在嫉妒杨甫。

皇上此番所有御赐尽在梧桐镇,他明明是原州知府,梧桐镇还归他管呢。

可他就是屁都没捞着!

外界纷纷扬扬如何热闹,玉溪村这边无暇八卦。

这晚,玉溪村延开流水席,庆村中盛事。

老村长亲自定席面,全村一并掏银子,参与狂欢。

两个工坊的工人尽数参宴,十里八乡赶来相贺。

镇守杨甫得到朝中内侍大总管亲临玉溪村送圣旨的消息,匆匆赶来时事情已经落幕。

好在村子里开宴庆贺,杨甫厚着脸皮占了一席,这种场合即便只露个脸,也是莫大荣耀。

届时借着敬酒的机会再在太子跟大总管面前刷个脸熟,不定他的名字也有可能出现在皇上耳中呢?

天大的富贵,他捧着碗接,绝对不错漏一点!

村里盛事,晏长卿自然不会缺席。

依旧跟孩子们坐在一桌。

只是今天跟平时有点小小不同。

得知了他的身份,孩童们到底有了顾忌,不像以前那般自在自如了。

不变的,不怕他的,大概也只有百相,以及恼了他一下午的金多宝。

第199章 大瑞百年来头一遭,全在梧桐镇

玉溪村欢庆盛事。

鞭炮声动如雷,响了很久。

周边村落隔着远远的距离都能听到声响,感受到那份喜悦。

上东村张家,入夜后没有点灯,比往日更死寂。

月色洒下微光,张老婆子倚门坐,头发凌乱像很久不曾梳理,神情呆滞眼睛空洞。

屋里老汉躺在春凳上悄无声息,不知是死是活。

这边的院子也很久没有打理了,农具、家什到处散落,杂乱不堪。

一堵围墙之隔,张家老大张世聪坐在院子里夯锄头,夯一下停半晌,听着遥遥鞭炮声失神。

那么大的盛事,上东村下午就收到消息沸腾了。

村里很多人赶去那边相贺,回来时兴高采烈高声议论。

张家哪怕刻意不去想不去听,也架不住声音入耳。

林家这次,得了皇上嘉赏的圣旨,得了御赐书匾,上头“积善之家”四个字是皇上亲自题的,盖了玺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林家门楣拔高了一大截。

那么大的荣耀啊。

日后便是在官老爷面前都能挺直了腰杆说话。

家中子孙后代更是前途锦绣。

还有,太子殿下就住在玉溪村,住了一年多,宅子建在林家边上。

听说殿下与林家甚是亲近,与林家小辈也感情极好。

林怀松林怀柏将来际遇怎么也不会差了去。

张世聪想到这里不禁又怔怔失神,满脸苦意。

如果当初没有跟林家闹成那样,如果没有跟翠娥断亲……那些荣耀与福气,张家总能沾着一点吧?

又或者爹娘欺上林家时、为了百相草宁可与女儿断亲时,他哪怕拦一拦,帮林家、帮妹妹说几句公道话,今日是不是也会不一样?

可这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

一切因果必然,张家咎由自取。

只能日日悔恨噬心。

“老东西!又没做饭?你们是死了还是残了!想饿死我是不是!”

“好啊,饿死老子,看看你们以后有没有人摔盆!”

“一个两个老不死!没用的东西!”

隔壁摔打骂咧声传来。

张世聪面无表情收拾好农具,拎了凳子进屋,关上了屋门。

他庆幸自己当初宁愿背上不孝骂名也要分家,否则养着那么一条吸血蝗虫,儿女都要跟着受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