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301)

作者:梅长雪 阅读记录

王全大笑,“我娘、家婆娘也一样样的,这方面可舍得!”

有懒得动弹的汉子直接坐墙头上歇息,听着几人的话,扬声搭腔,“有啥奇怪的?小看咱玉溪村人了不是?有句话怎么说来?达则兼济天下!以前咱是过过苦日子的,如今靠着百相草熬出了头,不往大了吹,家家户户的手里都攒下了至少百两银子,在大富商面前自然不够看,但是搁咱普通人家,也能保一大家子吃喝不愁了。给孩子们掏点银子,还能抠搜?”

“就是,不说其他,皇上对咱玉溪村多有盛赞,赐了石碑、赐了鸣冤鼓、赐了玉溪村灵草之乡的别号,赐了大善之家书匾……得蒙圣恩,哪能辜负?”

忙活的人纷纷笑开,舒心,自豪。

撇开圣恩只道当前。

不说如今家家户户攒了钱,地里的百相草还能继续给他们往后几年、往后几十年继续创收。

只要不是天降灾祸,穷不了!

给孩子们掏银子还能抠搜?

以前穷的时候,都要想尽办法为自家孩子谋求好的。

如今不穷了,就为所有孩子谋求好的。

一样的道理。

大瑞百姓,为大瑞!

他们做的这些在大人物眼里或许不够看,或许能影响的仅仅是这一方,那也无妨啊。

他们做了,有心了,有人能享到这等惠益,他们就值了。

林大山跟林二河兄弟俩相视,笑容里亦有满足。

实则村里建私塾之前还有个小插曲。

老村长找上门,问及他们私塾选址的事。

林大山跟爹娘商量后一致给出了意见,就是选址在村里,怎么也想办法给私塾腾出个地方来。

个中原因,只有林大山及半数林家人真正知晓。

无他,因为村里长着百相草。

孩子们在百相草香气里读书学习,即便不喝百相茶,也能有饱满的精气神。

更不提长久处在这种香气里,对身体的种种好处。

只是这些,自然不能随意对人言道。

这方唠得正酣,晒谷场后方小径,一辆轮椅静静停驻在不知哪家菜园旁。

椅上男子华服锦衣,眸子微垂若有所思。

待不远处唠嗑声歇止,汉子们重新开工干活,他方偏头对身后随侍低道,“走吧。”

往晏家去,走的小路两侧全是菜园子,又或是农家小院围墙。

入冬后骤降的冷空气,沁润了药草、泥土、菜园混合的芬芳,竟似带有温度。

玉溪村……

这就是皇兄盛赞有加、而长卿心心念念的原因么……

热热闹闹的十月悄然而过,仲冬寒意更浓,热闹氛围却依旧在延续。

玉溪村乃至梧桐镇的今年冬日,是火热的。

神女山建了梧桐书院。

玉溪村晒谷场上拔起新的私塾。

寒冬里渗入喜悦,埋下希望。

镇衙,后衙。

杨甫这两年过得越发舒心,人舒心了,也就跟着体更庞了。

穿着袄衫往圈椅里一坐,起身的时候得按着扶手把自己拔出来。

“大人,玉溪村村长刚送来私塾夫子名单,从各地赶来应工的童生多达二十几人,当中还有三个老秀才。”主簿乐颠颠呈上名单,“全在这里了,交给大人过目。”

杨甫接过名单扫一眼,“过什么目,玉溪村里有当朝老将军,有我朝目前唯一的王爷,还有皇上亲自请来教授太子殿下的太傅,这些由他们定下即可,本官仅走个过场。”

放下名单,杨甫又止不住满脸的笑容,“回头你去挑百套书案送至私塾,当是本官聊表心意。眼下这种日子,舒心,舒心哪,哈哈哈!”

主簿跟着笑,是真的开心。

能不开心吗?

自打玉溪村开始发迹后,处处让人省心。

村里百相草,解了水灾后百姓疫病。

交好原州富商,给梧桐镇整了两座大工坊出来,又解决了当地百姓窘迫民生,恢复梧桐镇经济。

安心院,收留无依无靠的老人孩童,又为梧桐镇的好名声狠狠添上一笔,让梧桐镇名声名望更上一层楼。

如今连书院都有了,还加建一个免费让孩童启蒙的私塾!

政绩!

这一笔笔的都是政绩!

送上门的!

能不舒心啊?

上回本地官员私下会宴,其他几个镇的镇守乃至马县方县令,提起梧桐镇如今造化时,全部都嫉妒得红了眼。

谁能想到有一天,梧桐镇镇守这个位置竟会变成一块肥肉?

玉溪村当居首功!

第263章 小东家们,我选上了!

“小东家!小东家!我选上了!”

“我选上了,修竹也选上了!以后我们就是徐老先生的弟子了!”

“我、我们能进书院读书,以后能当状师了呜呜呜!”

“呜——”

仲冬午间,一道报喜声传进林家后屋。

百相提着小火笼,跟哥哥弟弟还有金多宝一块,正围在沙坑前看外公刚布置好的沙盘,听到报喜声循声看去。

视线里便有两道身影从外冲进来,扑通在他们面前跪下磕头,边磕边哭。

“小东家跟诸位恩人的大恩大德,我小虎永远铭记在心!”

“小的修竹、呜呜、谢大恩大德!必不负恩情!”

屋里大人们瞧这情形,妇人婆子心软,下意识想出来把孩子扶起。

被老将军拦住了。

老将军示意她们再看外头,“咱们不用出去掺和,安心院是孩子们办的,恩是他们给的,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些。没有大人插手,安心院那些孩子也能更自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