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136)+番外

作者: 金豌豆 阅读记录

姜远:“谢皇上隆恩。”

赵氏欣喜至极。

太好了!

她们二房一家可算是团圆了。

而且听张总管的意思,姜兴被调回京都以后,应该还有升职的可能。

姜迎惠激动地握住赵氏的手:“母亲,父亲要回来了!”

赵氏反握住她的手,激动得两眼泛起泪花:“是啊。”

姜迎芳还没从这样天大的好事中缓过来。

怎么回事?

她们家是要转运了吗?

第231章 气运好

张有德同姜远说完话,又将目光落在一旁的姜娩身上。

皇后娘娘的气运实在是好。

入宫时,她还没半点依仗,靠着乖顺守礼得到太后的另眼相看,还得到了裴相和这样大的助力,就连喜新厌旧的皇帝都对她还惦念着。

要说是美人儿,她确是。

可宫里的美人从来是一茬儿接一茬儿的,也没见皇上对谁多上心。

但皇后娘娘却是真有本事。

看着一副娇软好欺的性子,跟皇上先前喜欢的那些妃嫔全然不同,某些方面还木讷的很,不解风情。

偏她这呆愣愣的模样,就是让皇帝上了点心。

姜娩被他看得不自在:“张总管,你干嘛老看本宫?”

张有德眼神一收,恭敬垂眸,说:“皇上让奴才给娘娘带几句话。”

姜娩:“……”

众人心生好奇。

张有德请姜娩移步到一边,吩咐一道前来宣旨的侍卫把两个大箱子抬进来:“娘娘,这些都是皇上赏赐给您的,说您难得归府,怕您玩得不尽兴,也担心您手头不宽裕,特意叮嘱奴才宣旨之时给您带出来。”

姜娩随之看去。

张有德挥手让侍卫把两箱东西打开。

一箱是十件金器。

一箱是玉石首饰。

姜老太太等人瞧着,只觉得晃眼。

张有德等姜娩看完,命侍卫把东西抬到姜娩的院子,临走时,又道:“娘娘,皇上一直惦记着您呢,眼看归期将至,皇上希望您能早些回宫。”

姜娩听得背脊一僵。

这段时日在外面过得太舒服了,一点也不想回宫。

当着张有德的面,姜娩不能表露分毫。

等把张有德送走,姜家的人高兴地议论起来。

姜远拿着圣旨,想到当今对姜娩的留意,并未感受到被重用的高兴,也不替姜娩受到皇上青睐而欣喜,反而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姜娩心情不佳,听完旨,便回了院子。

元萫跟在后头,一把抓住姜帆的手,见他情况好了不少,担忧顿消,劝道:“帆哥儿,你别闹脾气了,就跟你父亲服个软,乖乖地去参加春闱不好吗?”

如今太傅府形势大好,以后不仅有姜驳在前朝,就连姜太傅也在,相信以姜帆的聪明,只要肯多花时间温书,考中的问题不大。

到那时,便是他们三人在朝中为官。

姜帆拿开元萫的手,无意间抬眸,正好对上姜驳饱含怒意的眼神,他道:“母亲,祖父已经同意让我去从军,不管您再说什么,我都不会改变主意。”

元萫气得胸口疼:“你……”

姜驳走过来,一把拉过元萫,冷声道:“夫人,何必跟这逆子多费口舌。”

说罢,便拉着人走开。

姜帆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眼里闪过一丝挣扎,随后又归于平静,抬步往姜娩住得院子而去。

姜迎蕊还沉浸在喜悦当中。

祖父重入朝堂,再次被重用。

那她是不是距离沈公子又近了一步?

姜迎惠则在高兴姜兴即将被调遣回京都一事,她只希望皇上能让父亲升升品阶,到时候,姜迎蕊便不能再压她一头。

想到皇上跟前的总管太监对姜娩客客气气的,她眸光一转,顿时生了念头。

第232章 姜迎惠造访

姜娩回到院子里,不算多高兴,但是看到两箱子东西,又露出财迷的笑容来。

回宫是必然的。

这也没什么值得惆怅的。

至少她还得了这么多赏赐呢。

且回宫的话,她跟裴相和之间应该也能从此分明了吧。

这么一想,姜娩心里盘绕着的那点阴霾散去,她拿起其中一件沉甸甸的金器瞧了会儿,见金钏已经将东西清点一遍准备纳入私库,她道:“拿几件金器去外面换些银票吧。”

金器摆在那里也是摆着,还是换成银票更实用。

金钏点头:“听娘娘的。”

午时,姜娩回屋浅浅地睡了一觉。

彼时太傅府里来了不少贵客。

姜娩醒来,准备在院子里走一走,散散步,就见姜迎芳换了身衣裳跑来她的院里躲清静。

姜帆也坐在一旁。

两人正在亭子里说着话。

姜迎芳抓了把瓜子,她是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跑出来的,得亏她上头还有个及笄的姐姐,母亲近来都在为姜迎惠的婚事做打算,她才能钻了空子跑出来躲清静:“堂兄,幸亏你没去前院,那些名门贵族一听说祖父担任春闱主考官一事,纷纷跑来祝贺,除了送礼,还带了家中未出阁的女子前来。”

姜帆找了本书翻看。

所谓世家,所谓望族,也多的是趋炎附势之辈。

以前太傅府不受重视,在京都无人问津,如今倒是因着一道圣旨入了各大世家的眼,成了香饽饽。

姜娩在一边落座。

姜迎芳看见她,笑开:“大姐姐。”

姜帆把书放到一边:“明日我便准备离府。”

姜娩听了,没做什么反应。

倒是姜迎芳表现出不舍来,虽然知道分别在即,但是到了真要面对的时候,还是难免会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生出几分伤感:“可是你的伤都还没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