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137)+番外

作者: 金豌豆 阅读记录

姜帆做了决定,便不会再更改。

姜迎芳嗑瓜子的动作一顿,把手里剩下的半把往盘子里一放,想到姜驳那边还在跟姜帆闹别扭,赵氏也不许她掺和进去,心知是无法去城门口送一送姜帆了,便道:“那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还等着你身披银甲,骑白马,威风意气地回府呢。”

姜帆:“好。”

姜迎芳一扫低落的情绪,又道:“你还要当上少年将军,到时候,我就天天在外头仗着你的名号狐假虎威。”

姜帆:“好。”

姜娩忽然道:“明日我送你出城。”

姜帆一愣。

姜娩想着毕竟相识一场,而且祖父这两日估计忙得脚不沾地,姜驳那边也不可能出面送姜帆,那么剩下的,也只有她时间空闲了。

好歹姜帆在她的院里住过两日,也曾为她说过话,他要走了,她这个做姐姐的,去送一送也是应该的。

姜帆露出笑颜:“那就谢过大姐姐了。”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道身影过来。

是姜迎惠。

她是同赵氏找了一堆理由才过来的。

想到姜娩归宁这么久,她还未曾过来同姜娩说过话,姜迎惠有些心虚。

姜迎芳纳闷:“姐姐,是母亲让你过来的吗?”

姜迎惠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第233章 不方便

走近后,姜迎惠揭开食盒的盖子,将糕点端出来:“大姐姐,我看你喜欢吃糕点,闲暇时特地研究了两样。”

姜帆目光略深。

这位堂妹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啊。

大姐姐归府这么些日子了,没见她之前来献殷勤,突然如此,必然是对大姐姐有所求。

姜迎芳也这么想。

她对自己这位一母同胞的姐姐还是有所了解的。

无利不起早,说的正是她姐姐这一类人。

姜娩看了两样糕点,在姜迎惠期许的目光下拿起一块尝了尝。

口感甜腻,并不好吃。

不过既然是姜迎惠的一片心意,她便受了:“谢谢三妹妹。”

姜迎惠见还有一个空着的位置,又看了眼姜迎芳,找了个理由把人支开:“妹妹,母亲让我来唤你出去见客。”

姜迎芳叹息两声。

母亲的话,她不敢违逆,免得到时候又得被抓过去念叨。

她起身时,顺手抓了两块糕点带上,待咬了一口后,嫌弃地皱了眉,再心不甘情不愿地起身走了。

支走姜迎芳以后,姜迎惠又将视线落在姜帆身上。

以姜帆的聪明,应当看得出来她是刻意支开人的吧。

姜帆坐着,岿然不动。

姜娩尝过一口糕点后,便不再吃。

她顾忌姜迎惠的面子,不想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但也不想委屈自己的胃,吃不爱吃的食物。

姜迎惠见姜帆仿佛没有接收到自己眼底的信息,眼底闪过不悦,但再一想姜帆哪怕眼下跟大房的关系闹得僵硬,却始终是跟姜迎蕊一母同胞后,忍不住多想。

他故意的吧。

他留在此处,未必真的是喜欢大姐姐,说不定他只是帮大房留在这里打探消息。

或者另有所图。

毕竟大姐姐一归府就受到祖父的喜爱,还是皇后之尊,也是不少人争相巴结的对象。

今日来府里祝贺的官家女眷,很多都是冲着大姐姐来的。

她们除了听说圣旨的事情前来跟姜家拉近关系以外,也是想趁机见一见这位进宫到现在还没被冷落的皇后娘娘。

想到要同姜娩说的话,姜迎惠望向姜帆,道:“帆哥儿,我有些话想同大姐姐说,能请你移步吗?”

她与姜帆年龄相仿,叫一声‘帆哥儿’不为过。

还能通过这样的称呼拉近距离。

姜娩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

这位妹妹可比四妹妹心眼多。

姜帆还是没动,捡起书看:“我在看书,不方便移步。”

他在这里受尽照顾,自然也会帮姜娩做点什么。

比如:帮她打发前来搅扰清静之人。

姜迎惠面色一僵。

姜娩下唇微抿。

有点想笑。

只是被她及时压住了上扬的嘴角。

姜帆将书翻了一页,再道:“堂妹想跟大姐姐说什么便说,无需在意我。”

姜迎惠捏着帕子:“……”

话真是说的漂亮。

她想对姜娩说的内容,大多是讥讽大房的,意图挑拨姜娩跟大房的关系,以及她对国公府嫡子的私心。

有姜帆在,她便是一个字别想开口。

无奈之下,她只得维持住笑意,在心底暗骂姜帆几句后,心有不甘地走了。

第234章 潜入

姜帆见她的身影缓缓消失,一回眸,就对上姜娩盈满笑意的眼眸。

少年帮人的心思被看穿,心底发窘,又有些羞,恼得握书的手一紧。

姜娩明媚一笑:“谢谢帆哥儿。”

姜帆面色微红,闷声不语,执书走远。

金钏跟银珀端茶过来。

红凝则拉着红壶在另一处闲聊。

红凝:“真不想回宫啊。”

红壶:“是啊。”

红凝:“如果能一直待在宫外,陪着娘娘住在太傅府就好了。”

红壶:“我也想啊。”

两人说完,互相看了眼,都从彼此的眼里捕捉到了不舍的情绪。

比起宫里,太傅府虽然偶有不快,却用不着时刻如弦一般绷紧神经,堤防他人,还用不着应付各宫妃子,更用不着面对燥怒的君王。

银珀端着盘子:“娘娘,姜小公子人品甚好,可惜,他的志向却是在边关那等凶险之地。若他听从姜大人的安排,愿意留在京都,再中了春闱,娘娘靠着姜太傅在朝中的地位,以及姜小公子的帮衬,以后在后宫之中那些妃嫔们也会碍于娘娘的家世不敢轻怠您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