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娘有两副面孔(31)
侍卫不理解为何要葬在这里,不过作为合格的手下,他们不会质疑主人的决定。
侍卫挖着挖着,挖出了两副棺材,一副是王氏,另一副则是空棺,空棺里面放着一个写有于冉的生辰八字的纸条和一缕头发。
于莲把头发和纸条放在于冉的棺材上,轻声说道“王氏,于冉来陪你了。”
侍卫莫名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总感觉怪阴森恐怖的。
而且下葬之后,没有祭品也没有纸钱,于姑娘就这么走了。
几个侍卫你看我我看你,轿子里传出命令,”回去吧。”侍卫们只好暂时按捺住八卦之心。
于莲闭目养神,这个墓地是原主花重金特意挑选的位置,还特意找人做了一个阵法。
原主是恨透了王氏和于冉。
不过这些都与她无关了。
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某处,于莲问“怎么停下来?”
一只手掀起了帘子,沈静渊出现在于莲面前“莲儿!”
于莲搭着沈静渊强壮有力的手臂,跳下马车“你怎么在这里?”扭头看到熟悉的庙宇,“这里是……我们初见的地方!”
“是的。”沈静渊牵着于莲的手进入了神女庙,“这座庙,是我派人建的。”
他缓缓讲诉了这背后的故事“这里原本只是一个破庙。四年前,我回京的路上被刺客所伤,狼狈躲藏在破庙里,正当我失血过多失去意识时,神女娘娘从天而降,击杀了几个刺客,救了我一命……”
顿了顿,沈静渊咽下了一些话,“随后消失不见。”
“这么说来神女娘娘不仅是我们的媒人,还是你的救命恩人。”于莲强忍住笑意,沈静渊口中的“神女娘娘”其实就是她。
“你我是天赐良缘。”沈静渊紧紧握住她的手,“你不必在意别人的议论,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于莲轻抚沈静渊的精神体,笑了笑“除了你,其他人都不在意。”
第一卷完
推陈出新1
封后典礼定在一个月后,于莲在一位刘姓女官的教导下,学习繁琐的宫廷礼仪。期间她去拜见过太后,太后总是病恹恹的不见人,脸上没什么精神,
请安的时候,太后拉着她的手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两个人聊不到一块去,说了两句,就没什么话了。
气氛僵住了。
后来太后就主动说,不用每天过来请安。于莲可不是客气的人,真就不去了。
沈静渊每日抽空都会来凤藻宫用晚膳,抱怨一些公事,于莲一边耐心的听着,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既然当了皇后,那她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事。
提炼精盐、水泥、玻璃、火药尽快提上日程,她看过不少相关的科普视频,一时间心痒难耐。
在天文署的选定的良辰吉日,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告圆丘、方丘、太庙后才是正式的封后典礼,侍女们服侍于莲戴凤冠,穿礼服,将她扶出。
女官们皆穿朝服,于莲从领头的女官手里接过册书宝印。
礼毕,坐上凤辇前往太和殿。文武百官以及宗亲命妇按序立于两侧。
于莲一步一步走上台阶,长阶之上沈静渊身穿衮冕,冕旒之下的面容,显得庄严肃穆。
沈静渊来到她身侧,牵住她的手。
所有的朝臣命妇乌压压跪倒一片,口呼“万岁”。
待到仪式结束,到了寝殿外,于莲这才松一口气。绕过屏风,发现床帐内撒了红枣等干果,一旁等待的女官端上两个酒杯,“请皇上皇后共饮合卺酒,祝皇上皇后永结同心。”
于莲和沈静渊各持一杯,手臂相绕,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喝完交杯酒,女官又端上来一盘饺子,于莲象征性的咬了一小口,沈静渊笑问道“生不生?”
于莲嗔怪“明知故问。”
沈静渊说“别害羞,你都做了我的人了。”
于莲小声说了一声“生。”
至此,所有仪式总算走完。
第二天清晨,沈静渊起身,如瀑布般乌黑的头发散在肩头,于莲把玩着他的秀发,凑到鼻尖,“你怎么这么香?”
沈静渊疑惑“有吗?”
“我从第一次见你,就闻到你身上的香味了。”于莲笨拙的形容,“很好闻的味道,有点像树木和玉兰花的味道。”
“可能是我平日所用的熏香的味道。”沈静渊说“你若是喜欢,那待会儿我命人送你一些。”
“不用。”于莲伸出一双手臂,搂住沈静渊的脖子,借势起身,凑近他的耳边“我只喜欢在你身上的味道。”
沈静渊耳尖红了,于莲亲了亲他的耳朵,唤侍女进来。
侍女服侍两人梳洗打扮,又端上早膳。
于莲喝了两口粥,便开始提正事,“陛下,可否帮我一个忙。”
“是什么事?”沈静渊好奇。
“我曾经听说南边靠海一带有一种稻子,细颗粒,早熟、耐旱。”于莲脑海里拼命回忆占城稻的特征。
沈静渊追问“你是从哪听说这种稻子的?”
“我……祖籍是南方的,我曾经听我姑姑说起过,南方沿海有这样一种稻子。陛下可别小看这个稻子,这个稻的生长期很短,这高产的稻谷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于莲说,“陛下为我寻来好不好?”
于家祖籍确实南方人,沈静渊不疑有他,“小事,不过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找这个稻子。”
“前几日,陛下不是一直再为饥荒的事情苦恼吗?”于莲笑了笑,“我也再想方设法如何帮助陛下。”
沈静渊想到前两天晚上和于莲随口抱怨过饥荒一事,没想到于莲放在心上,他手中的燕窝粥散发出淡淡香味,每一口像是暖流,缓缓淌过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