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于姑娘有两副面孔(32)

作者: 鹌鹑与鸻 阅读记录

*

于莲让手下的刘女官收集了做玻璃的原材料,换一身便服来到琉璃作坊,打算亲手制作。

刘女官连忙拦住于莲,“皇后娘娘这些脏活累活交给我们来做就行了。”

于莲摆摆手,“我先示范给你们看一遍,你们努力把步骤记住。”

她顶住烟气和热量,开始炼制。

一旁的刘女官提心吊胆,尤其是看到皇后的手臂上被烫出水泡,差点吓得心脏骤停。

好在最终有惊无险,玻璃制品一个个被摆在架子上冷却。

刘女官赶紧命人准备好凉水,上前查看于莲手臂上的伤势,“娘娘,万一留疤了可怎么办?”

手臂上传来灼痛,于莲干脆把小臂伸进水缸里,“不要紧,琉璃能做成才是最关键的。”

各色的玻璃瓶形状肆意舒展,肉眼可见的气泡多的给人呈现一种视觉错觉,仿佛在里面流动。

诶……效果似乎不怎么好,于莲苦恼,拿起品相还算不错的瓶子,“今天就先这样吧。”

刘女官松了口气,又听到于莲说“明天再重新试试。”

“明日还来……?”

于莲点点头,“那当然。”

还要来这又热又脏的地方?刘女官心里叫苦不迭。

一连数天,于莲日日往作坊里钻,她已经可以熟练的制作,将制作好的胚子放入退火窑。

接近黄昏,将冷却下来的玻璃打磨光滑,一个巴掌大小的三棱镜问世。

刘女官顿时心生一股崇拜之情,没想到真让皇后捣鼓出来了,看着于莲手掌中晶莹剔透的琉璃,感叹道“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这块琉璃没有任何气泡和杂质,真是完美。”

于莲嘴角勾起,将三棱镜放在黄昏的阳光下,地上出现了弧形的彩色。

“看!”

在场所有人无人不惊奇。

做完这些,于莲含笑望着作坊的匠人们“从明天开始,你们要是忙了。”

*

孟夫子经过几个月的调养,身体渐渐恢复。这期间谢兰燕来看过多次,对孟夫子以及年幼的刘静河多有照拂。

听说谢兰燕被封为平安乡君后,孟夫子怀揣忐忑上门,一方面是为了感谢这几个月的照顾,另一方面她有一些事情开口。

“夫子的意思是想办一个女学?”谢兰燕惊讶。

“我希望天下女子都可以想男子一样读书识字。”孟夫子说道。

谢兰燕思索了片刻,如今她受了陛下赏赐,成了乡君,手里有不少金银,完全有能力可以办女学。

想办女学,谢兰燕想证明自己,她总是隐隐把自己和黄乐曼做对比,当初陛下也赏了黄医女,封她为了都邦乡君。

但谢兰燕总觉得自己比不上黄医女。

黄医女可以独自撑起医馆,她也可以创建一所女学!

她带着孟夫子主动找到了黄医女,

听到两人的想法,黄医女表示要加入,“可以增加一门医学或者草药学,由我负责教授。”

不仅如此,她还提出了自己的考虑“官宦女子大多有自己的宗族学堂,或者聘请有名气的夫子进行私人教学,女学的学生群体应该是寒门女子或者平民女子。

不过普通人家的姑娘长到六七岁,就能烧饭洗衣干活,再长大些可以做刺绣女红贴补家用,没有人会愿意让姑娘们读书。”

谢兰燕和孟夫子考虑过这些问题,“我们商量过,考虑到学堂初期,上门求学的学生人数肯定不多,我们就想干脆免了束脩。等日后学堂的名声传播开来,上门求学的学生多了,再收束脩,你说如何?”

“不仅要免束脩。”黄医女说,“最好还要贴钱,让来上学的女孩有银钱和柴米油盐拿,这样才学堂里的女娃娃才会多起来。”

“倒贴钱?”孟夫子倒吸了一口气。

三人一起算了一笔账,谢兰燕吸了口气“每年这么多钱?”

乡君每年才40两银子,40斛禄米!学堂的花费都快把她掏空了。

黄医女冷静的说“就凭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只能勉强维持学堂。”

孟夫子失望“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凭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够。”黄医女摇摇头,“而且有些就算是家庭殷实的人家,宁愿让姑娘在家里吃喝玩乐,也不愿送到把她们学堂读书。”

“不如我们直接请小于出面办学堂吧。”谢兰燕说,“她如今是皇后娘娘,由她出面,我们的学堂很快就会打响名声。”

“不,不行!”孟夫子第一个否决,“办女子学堂这件事世人只会觉得离经叛道。于莲如今贵为皇后,但她背后没有势力支持,本就因为于家的事遭到了不少朝臣的攻击,现在不能在连累她了。”

黄医女思忖,“其实不用小于直接出力,只要她举办一场聚会,宴请王城中所有世家的夫人小姐,作为乡君我们必然也会参加,到时候只要我们借机寻找志同道合的夫人小姐。”

两人进宫面见于莲。

于莲沉浸在成功制作玻璃的欢乐中,见到两位好友,便迫不及待的展示起了她的作品,“看,这是我做,琉璃杯子,琉璃花瓶。”

“这全是你亲手做的吗?”黄医女拿起一个杯子端详。

谢兰燕爱不释手“好漂亮!”

于莲十分大方的表示,“我让侍女包起来,待会你们带回去。”

谢兰燕和黄医女感谢过后,说起了建立女子学堂的想法。

于莲没想到她们居然有如此想法,她支持三人的想法,也可以正好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势力。

“正好,我最近打算举办琉璃展。”于莲心里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