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408)
回到自己家已经是大半夜了,王秀花还在给他们留着门,屋内的那盏灯是如此温暖。
“阿奶,你怎么还没睡啊?”
连续三天没合眼,再加上这三天内几乎一直跪着,张哆哆是又困又累,眼皮都合不拢了。
但一进屋看到王秀花,她又马上来了精神,把自己买的桂花糕给王秀花,靠在人家怀里撒娇。
“阿奶知道你们今天回来,哪里还睡得着,我可是很久没见到我的哆哆宝了。”
王秀花拿出那条小时候给张哆哆包零食的小手绢,给她擦了一把脸,这孩子个子倒是长了不少,而这张脸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就个巴掌大。
还没一张手绢大。
小时候的张哆哆黑黑瘦瘦的,而长大后的张哆哆却出落得这般水灵,甚至比年轻时候的王秀花还要美上几分。
这以后得便宜了哪个臭小子啊?王秀花心想,只要一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的丫头,将来要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围绕着灶台过日子,她不禁有些心疼起来,想着想着就红了眼眶。
“阿奶,你怎么好好的又哭了?你忘了医生说的吗?你这个眼睛不能再流眼泪了。”
张哆哆给王秀花拭着眼角。
“好,阿奶不哭,阿奶只是想到你将来要嫁人,就心里头难受得紧!”
“那我这辈子就守着阿奶,保证不嫁人!”
张哆哆依偎在王秀花的怀里,甜甜地撒娇,对她来说嫁不嫁人没什么关系,只要能跟阿奶待在一起这辈子就足够了。
但王秀花可不这么想,她做不到这么自私!
那天晚上张哆哆跟王秀花聊了很久,时光像回到小时候,张哆哆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而王秀花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歆羡。
而更让她歆羡的莫过于赵发源的丧事,听说这次丧事办得很盛大,吹锣打鼓热热闹闹,十分体面。
在农村流行一种这样的说法,生与死都是人生大事,只要丧事够奢靡盛大,黄泉路上会少遭很多罪,死后也有数不尽的金钱可花,若来世说不定能投胎到富贵人家。
所以,不管家庭如何穷困潦倒,都会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王秀花是个可怜人,从生出那天就是爹不疼娘不爱,所以一直都没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而生的几个孩子也没什么孝心。
唯一有孝心的都先她而去了。
剩下的这几个她是不敢指望!
从别人口中得知赵发源两个女儿将他的身后事办得如此风光,她打心底羡慕着。
而这次张哆哆本就是请假回来的,在家待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上班。
头天晚上,王秀花又是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王秀花就起床开始煨汤。
浓香的排骨汤,在锅里咕噜冒泡,王秀花靠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随着年纪的增加,王秀花的身子骨越发疲劳,每到落雨膝盖就钻心得疼,膏药贴了一张又一张,没有任何好转。
除了膝盖外,这个头就跟有人用石锤在锤一样,疼得都快裂开了。
正起床上厕所的张哆哆看到这一幕心疼不已,她蹲在王秀花身边,轻轻地把王秀花揽进怀里。
才躺一会儿,王秀花整张脸红得似火,就连头皮都是红的。
张哆哆找来冷帕子,给她敷了一遍,体温这才有所下降。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王秀花才悠悠转醒。
“糟了,我的排骨汤估计都烧干了!”
王秀花梦然拍了一下大腿,就往灶台冲了过去,因着意识模糊,险些摔倒。
“还好,还好,还有汤,没烧干!”
王秀花松了一口气,她把锅里所剩无几的排骨还有汤都舀起装碗,然后递给张哆哆,“快趁热喝了,阿奶熬了两个钟头才熬好的,你看看你都瘦成猴子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阿奶,我吃不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吃好不?你要是不吃,那我一口也不吃!”
张哆哆的激将法一直有效,祖孙两人把一碗排骨汤给喝个精光。
在王秀花的世界,张哆哆永远都是那个特例。
喝了肉汤后,王秀花像以前那样目送张哆哆离开,浓雾中车子渐行渐远,而晨风也将两人脸上的眼泪给温柔地抚掉。
这一次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张哆哆开始担忧起来!
王秀花的身体,真的比以往差了很多很多。
记得今儿早上,王秀花正在照镜子,冷不防来一句,“唉,我这白头发又多了几根,这眼睛啊也跟着花了!”
听得张哆哆眼睛一下就湿了!
她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让阿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等下次回来肯定带阿奶去做检查。
可这一次出去又是好几个月,一直到国庆张子坤结婚才回来。
张子坤应该算是这群晚辈当中最先结婚的,大家也都热络得很。
毕竟人家家里有钱,早早就在县城买了房,村里的这些货色本就是眼高手低的,自然会巴结一番。
张子坤的婚事办的相当热闹,新房的红色映衬着喜悦。
烫金的大红喜字贴在客厅,而客厅里的彩灯一闪一闪亮堂得很。
张子坤的酒席定在县城的高档酒店,定了整整二十多桌。
一早就包了一辆大班车将村里的那些穷亲戚都请到县城来。
张五良因儿子遭劫,终生瘫痪,儿媳妇跑路,自己只好捡破烂来把两个孙子给养大。
一直都不过问家族的事情,这次张子坤的结婚酒如此隆重,他竟是第一个坐在村口等车。
连早饭都没吃!
张清华睥了他一眼,满眼皆是不屑,带着一丝嘲讽热情地跟张五良打招呼,“五良叔,你起这么早啊?不会是为了去赶趟酒,早上都不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