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428)
当然,也可以像张大发一样不要房,只拿钱。
张大发跟张虎已在浈江定居,做点小本生意,日子过得也还可以,他在这个家族里已经没了亲人,回不回来要不要房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倒不如要点钱去把生意做大。
因为这些补贴钱闹矛盾的可不止张强盛这一大家。
这次是九个村一起移民,上面也有指标下来,为了建设城市,需要大量生产力,而这些生产力不可能一直聚在深山,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要移民。
“阿娘这么多年跟着我们吃住,你们管了什么?你们在县城住上豪华的房子,什么时候回来看望过老人家?凭什么这笔钱你们要来分?”
听到要分钱,张强盛更是火冒三丈。
王秀花帮他带孩子照顾他,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老人家身体毛病也多,隔三差五就要去一下卫生所打针吃药,一年下来也要花不少钱,可这些张强明他们一家根本就没负责过。
不仅如此更气人的是,前两年国家给满六十周岁的老人家开了个存折,虽然这个钱不多,但一个月也有几百。
可这笔钱张强盛跟张强国从没见到过,就连折子都在张坤身上。所有的申领手续也都是张坤一手操办。
再来说说张坤这两三年,从结婚后就在县城开出租车,不泡酒吧,也不跟其他人出去乱玩。能让一个浪子转型,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黄会员虽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媳妇,但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只能忍着。
再看看儿子如此上进,更是多了一丝安慰。
谁知才成婚第二年,一切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坤在外奔波,媳妇却在家看电视睡大觉,回家连口水都没得喝,还要去洗衣做饭拖地,每天忙得像陀螺。
黄会员虽然心疼自家儿子,但她更怕这个漂亮性格的儿媳妇跑了,毕竟是花了6万彩礼娶进门的,这一旦跑了,自己名声跟面子也挂不住,再者估计这几万的彩礼也要不回来。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还没领证!
居住在深山里的人法律意识很淡薄,在他们眼中只要办了酒,领证不领证反而无关紧要,所以张坤就只是办了个酒,两人一直都没领证。
所以这么多年就看着这女孩作威作福,也不敢多言,只是忍不住会跟邻里吐槽几句,不过毕竟她在家的日子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做事。
张坤真的是颜狗,哪怕娶回来一个花瓶,只要每天能搔首弄姿,他也甘之如饴。
男子汉,大丈夫,做些家务怎么了?
自己的媳妇就该自己宠着!
再苦再累也不吭声!
可这种低成本的生活模式,迟早会出问题,尤其是当一个男人赚不到钱的时候,就会被更多的人看不起。
一开始手上有点积蓄,两人日子过得也算甜蜜,一旦积蓄用光,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张坤本身花钱也大手大脚,而媳妇又不赚钱,很快就入不敷出。
才过去一年两人天天为了柴米油盐争吵不断。
两个渐行渐远,到慢慢无话可说。
先不说买漂亮首饰包包衣服等,就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可张坤又不敢抱怨,争吵越多,日子就越过越累。
当然,这都不会导致两人走向陌路,对张坤来说,没钱没事,自己有个有钱的阿娘,只要他动动嘴皮子,钱就来了。
虽然这段婚姻不尽人意,争吵不断,可两人还是勉强过了四年,两人多年没有怀上孩子,最终女方查出不孕,两人终于分崩离析。
在外人眼里张坤算是小辈们混的最好的,年纪轻轻有事业有家庭,还在小县城有了自己的房子。
虽然初中没毕业,但有如今的成就,也能夸上几日。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曾经年轻有为的少年,竟会有一天媳妇给跑了。
叫了家族里的一些人去女方家要人,可却碰了一鼻子灰,不仅要不回来人,就连当初六万的彩礼也是一分没退。
就这样闹个不欢而散,张坤也一度在家族里抬不起头来。
“四叔,其实我有个更好的想法,你们听听看,阿奶的户口跟三叔的户口是在一起的,如果你要阿奶的户口,那三叔的户口怎么办,你们也知道三叔的情况,他孤家寡人一个,总不可能我们都去县城了,就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吧,良心上也过意不去,再者三叔没有自己的孩子,他将来的养老问题,肯定是我们几个小辈一起负责,既然他跟阿奶的户口是在一起的,要么阿奶跟三叔的补贴钱就都归你们,然后你们到时候给三叔养老就成,至于阿奶就我们大家一起负责,你们觉得怎么样?”
一直没开口的张坤突然说道。
这话乍一听一点毛病都没有,甚至还有几分道理。
张强盛跟张强国一直就跟连体婴儿一样,再加上张强盛出过两次车祸,都是张强国衣不解带照顾他,他倒是无所谓,反正就是一起吃住而已,多一个人也不会吃穷。
但赵小惠可不这么想。
多了一个王秀花就已经很大压力了,如果再多一个张强国,老天爷,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下去?
为了几万块钱的补贴,要养一辈子,谁会这么傻?
不行,坚决不行!
赵小惠当即摇头,“你们如果想要养强国,那就随你们去吧,这件事我都没什么意见!”
“四叔,既然四婶都说了这件事她没意见,那就按照我说的办,三叔跟阿奶补贴的钱都归我们,以后的养老问题也归我们,至于阿奶的话,我想她更想跟你们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