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旁观者入局[快穿](231)

作者:红萝卜白菜 阅读记录

后来知州听闻,想要将东家招入府当个护卫,东家拒绝,只说有需要可以来找她,未料当真在一次严峻刺杀中毫发无伤地保住知州一命。

据传此后东家便成了知府的座上宾。

糖葫芦顺势水涨船高,好吃是其一,各大酒楼也在借此声张:别搞事,我们有身手。

有身手的东家正在伸腰,如今糖葫芦分布各处,闻灯自然不可能再事事亲力亲为,早请了人,但配方不好外传,她便配好派人来取。

她忙完,塌在躺椅里休息。

锦州并不是她一开始的落地,她沿路停过数回,本想多看看京城风景,但那里毕竟是皇城根,来来往往面熟的达官贵人,她面衣摘得实在不自在。

后来便往出走,当个糖葫芦小贩需要不少工具,闻灯先做起了帮人写信的生意,没做起来。

每个地方的人都自给自足,熟悉的人就在身边,少有需要请人写信的时候,偶尔几回全然满足不了闻灯的上进心。

有人提点她可以去征兵多的地方,或许会更需要她这样的写信人。

闻灯继续外走,锦州算不得边城,然这里生意欣欣向荣,不少外来人,她写信的本领总算是有了些微的用武之地。

后来更是支起了摊。

未料支摊的过程中还用到了她动手的老本行,于是便偶尔去给权贵人家当几天护卫,因无人能制约她,她倒是受到了了不得的礼遇。

这一点叫她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功夫。

在过往十几年中,功夫是和暗卫与臣服联系在一起的。

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闻灯正在太阳底下胡思乱想,阳光暖融融地晒下,恰逢有人来拜访。

是知府的管家。

管家殷勤迎上来,“闻姑娘,叨扰了,我们老爷有事相邀,您看什么时候有空?”

闻灯其实没什么事,但她现在学了些锦州的处事,端了会儿架子,定了个时间后才被请去知府。

路上管家像抱着了不得的秘密,低声交底,“听说是有大人物要过来锦州。”

闻灯点点头,不管谁来,左右她保住一行人的安全便罢了。

知州同样客气,“大人物过来身边护卫定然少不了,但姑娘不在我心里没底,届时设宴,还请姑娘帮忙看护一二。”

宴席定在第二日晚上,闻灯早提前一天便看了护卫落点,知州将府内侍卫给她差遣,此番信任,她自然要不辱使命。

她出自皇宫,自觉可以自信一句没人比她更清楚如何落点最属严防死守。

她安置完,在席后品茶。

以她的身手,在锦州,无需出宴亦可纵览全局。

知州正襟危坐,时不时擦脖颈的汗,闻灯也起了些微好奇,得是什么样的大人物?

远处传来声响,知州远远迎了上去。

闻灯定睛去瞧,前侧的人清隽挺拔,身姿绰约,她莫名觉出熟悉,朝上看去,懒散眉目入眼时,她蓦地心悸。

又忽而莞尔。

接风宴毫无意外地平安结束,闻灯也要离开,管家匆匆赶来,与她道:“闻姑娘,老爷脱不开身,下回再亲自道谢,少爷送您。”

身侧的小公子年轻,作揖道:“姑娘莫怪。”

闻灯微微苦恼,到底没拒绝。

正院迎着贵客,两人朝偏门走去,行过短暂一程,小少爷果不其然闷声开口:“闻姑娘,我上次不是玩笑,我是认真想过的。”

闻灯无奈,知府家的小公子与她一般年龄,或许还小一两个月,家里在计划他的终身大事,小公子却在上回见面毫无征兆地朝她表明心意。

或许有过细微的兆头,只她没有注意。

如今闻灯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别人的喜欢,不会再觉得受宠若惊,但心意本就是难得的东西,再怎样平常心对待,总不希望对方为情所困。

她微微叹息:“小公子,我不会长留锦州。”

上回她便这样说过,小公子目色茫然,眼角通红,这回神色倔强:“那我便跟你走,你去哪里我去哪里,我父母都是开明的人,他们定会赞我勇敢。”

闻灯心里有事,闻声语气淡了些:“我不愿带你。”

“……”小公子失魂落魄,扬着下颌犟道:“我自己走,你总不能阻止我。”

闻灯有些烦了,直接道:“我成婚了。”

小公子不可置信般睁大眼,“不可能,我从未见过你夫君!”

正因没人相信,她才一般不讲。闻灯并不管他如何再说,扭头便走,小公子泄了气,自责自己刚刚出声太高,忙跟上,“闻姑娘,你若成婚,夫君却不管不顾,足以见得他并非良配,不如早日和离。”

和离。

闻灯想起她家里放着的和离书,当日崔景辞推脱他下不去手,她一笔一划写的。

写完后要崔景辞署名,他浑身看着枯寂又难过,与她讲她若哪天实在无法忍受,便先签字,将和离书送来,他定不会再推脱。

闻灯当场就可以附上自己的名字,然她确实心软了一个瞬息。

后来离开京城,和离书签与不签于她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和离书还是干瘪的几行字。

闻灯正想要不要趁此机会叫崔景辞签了字,身后枝桠处传来声响。

她回头看去,嗓音已入耳,“坏人姻缘可不是君子所为。”

男人神色淡漠,疏离目色在小公子身上点了一息,又勾唇看来。

崔景辞。

五个多月的时间,近半年未见,闻灯只觉他似乎瘦了些,但并不陌生。

他们的书信已经有好多摞,当日分明是她讲会与他分享趣事,结果一天一封信的成了崔景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