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旁观者入局[快穿](232)

作者:红萝卜白菜 阅读记录

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构成书信的一笔,每至最后都要问一句:夫人,你会烦我吗?

闻灯一开始还有所回应,这段时间太忙,已经好些时日没写过信。

她心虚偏开眼,知州早在崔景辞开口时便接话,“逆子不懂事,还不过来道歉。”

小公子咬了下唇,心想要道歉也是和闻灯道歉,为什么要和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表达歉意。但他知道这是京城来的大人物,不敢忤逆,过去应了,“大人,是我口无遮拦,请您莫怪。”

崔景辞非常坦荡地接受了。

小公子心里憋气,不想闻灯觉得他欺软怕硬,硬生生顶着压力转了个身,“闻姑娘,是我心急,还请勿怪。”

闻灯撞进崔景辞的眼睛,分别这么久,她仍看出了他的情绪。

若换以前,他肯定会抱住她,下颌搭她肩头,分明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却委屈喊她,“夫人。”

一个是曾经温情款款的枕边人,一个是几面之缘的雇主家的小孩。

孰远孰近无需分辨。

闻灯清声:“知道急,以后不要再说了。”

第119章 失忆的小结巴22

小公子被知州遣走, 他正思忖是否要为两人介绍一二,崔景辞已经先一步上前,看周围人影重重, 不想她生气,隐去称呼,“你怎么在这里?”

眉目笑意明晃,似乎在为两人间的巧合感到开心。

闻灯牵了下眉, 笑也轻缓浮出来,“做做老本行。”

两人姿态熟稔,由不得旁人插嘴,知州不解瞧着两人,莫名想起闻灯是提过, 她来自京城。

竟与摄政王是旧识?

知州迟疑道:“大人, 府里安置了住处,您看?”

“我先送她回家。”

转向闻灯,“可以吗?”

闻灯点头。

她的住宅与知府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外面大雪纷飞, 崔景辞覆得厚实,相比之下, 闻灯穿得轻巧许多, 简单几件,却丝毫不见冷意。

她这怕热的练家子, 在冬天有幸扬眉吐气。

偏崔景辞拦住上车的她,主动提及, “走一走?”

闻灯有些怀疑, “你可以吗?”

崔景辞笑笑:“晕倒了,这不是有夫人吗?”

闻灯皱皱眉头, “不要这么叫我,在锦州,我也是有名有姓的。”

崔景辞见她不高兴,试探地去捉她的手,她的指尖暖融融的,没被拒绝,便握进掌心。

两人漫步在官道上,他抱歉道:“是我的错,你名声响亮,是我吃醋。”

他与她相处中,未曾叫过她名字,她的名字来自于萧钰,崔景辞下意识避了过去。

闻灯心神领会,“可这就是我,我很喜欢我的名字。”

她定定看着崔景辞,他进入这双许久未见的眼睛,轻轻笑了声:“闻灯。”

声音清隽,许是雪夜助长气氛,落在闻灯耳底,她像是被轻微地勾了下,心脏痒痒的。

她含糊应了声,拽着崔景辞继续往前走,他却没有动,停在原处,在她回头看来时含笑道:“礼尚往来,你也没有叫过我名字。”

“……”闻灯眨了眨眼,一时觉得叫人名字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崔景辞抬眼,“莫不是把我名字忘了?”

闻灯为自己正名,极快速道:“崔景辞。”

她叫完匆匆转身,“好了好了,要快一些回家了。”

崔景辞跟在她身后,目色温和得不像话,低笑了声,“夫人……闻灯声音真好听。”

这么久没见,他还是很喜欢夸人。

闻灯心里哼了哼,未料崔景辞不止保持习惯,还精进了些,“此生无憾。”

太夸张啦!

闻灯闷头走了会儿,把他塞到马车,指了自己家的地界。

闻灯在锦州的日子过得还算顺遂。

住宅和王府肯定无法比拟,却也是一宅小院,地界好,周围应有尽有,又不过分喧哗,闻灯过得怡然自得。

崔景辞把她送到门口,慢吞吞地跟了进来,见她没阻止,也不说去知府的事,自顾自斟了两杯茶。

贪恋起相处的时光。

闻灯看他自在模样,喝起茶,主动问道:“你怎么来锦州了?”

她虽和崔景辞有书信往来,但她一开始时没想露出踪迹,找了法子隐去寄信的地方,崔景辞寄出来的信落点也不是锦州。

而且,若没得她同意,崔景辞不会查她行踪的。

对这一点,她没有怀疑。

没有辜负她的信任,崔景辞来前,确实不知道闻灯在锦州,“锦州生意盛行,科举反倒不被重视,我来看看。”

吃到熟悉口味的糖葫芦,听说东家的事迹后,才不禁感叹命运眷恋。

今夜在知府见到她,他是有过猜测和期待的,又不敢多想。

好在他好运。

闻灯点点头,也不再多问。

与他道:“你还去知府吗?”

崔景辞稍怔,“我可以不去吗?”

闻灯看了他好多眼,莫名道:“我还能把你丢出去吗?”

她在王府住了不少时日,崔景辞也没有把她丢下去。

她也不等回应,进了浴房,崔景辞停在卧房,轻垂眼睑,忽扬了扬唇。

闻灯在生意上不是死板的人,从她在京城第一次出摊时就初见端倪,她来锦州不久,生意可以做得这样好,甚至背靠大树,一切都有迹可循。

然她如何变化,骨子里就是赤诚坦荡的。

崔景辞吩咐随行护卫送了换洗衣物过来,便叫他们去休息了。

沐浴完后他竟罕见生出些忐忑,偏闻灯已经躺在床上了。

他摸不准她的意思,犹豫半刻,还是熄了灯,躺到她外侧,小心翼翼地抱住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