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怎么还没死(180)
孙美人闻言,面色一僵,静了片刻才回话道:“为陛下分忧,是家父的荣幸。”
她的父亲孙正则原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却被调去做幽凉转运使,虽也是正三品的职位,但前者是京官位列九卿、后者是地方大员,前者主管所有的刑狱审核、后者主管二州漕运监察,这样的调任,明显是暗贬之意。
薛德仪故意提及此事,自然不是真心恭贺。
孙美人知道,薛德仪从前便与怡顺仪不太对付,之后又分别抚养了二公主和四皇子,这段时日她同怡顺仪走得近了些,薛德仪言语间奚落几句也是正常。
她性子虽然张扬,也知道这不是反唇相讥的好时候,因而只得忍气吞声含糊过去。
怡顺仪此时不咸不淡道:“是啊,谁不是为陛下分忧的呢。”
话虽然寡淡,内容却不容反驳,薛德仪微微偏头,端起茶抿了一口,没有继续开口的意思。
底下端贵人同唐美人互相对视一眼,又默默低下头去。
姜蕙并不关心她们之间的小小机锋,她目光扫过产房的方向,回想起昨日皇帝在凤仪宫透露的意思。
和妃这一胎,皇帝专门指了徐院判来负责,等到她怀胎日重过后,为表重视,又分别派了李御医和岑院正到玉芙宫探脉。目的就是想诊出这位即将出生的皇嗣到底是男是女。
皇帝与和妃自然希望生下一位皇子,但三位太医关于此事的说法却并不相同,徐院判说是皇子,李御医和岑院正则认为大概是公主。
到了九月,就连一直说和妃怀的是皇子的徐院判都改了说辞,回禀皇帝说,和妃娘娘腹中八成是小公主。
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然医术精湛,但在这种事上却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即便如此,皇帝心中也明白,是公主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而他特意对姜蕙说了一件事。
披香殿的宫人们上了第二回茶点,某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妃嫔脸上显出忧色,不知是在忧心产房里头正痛呼的和妃娘娘,还是在忧心皇帝下朝过后是不是不会来玉芙宫探望。
巳正时分,里面产房响起了婴儿连绵的啼哭声,光是听着嚎哭的气力,便知是个康健的。
产房门开了半扇,稳婆抱着襁褓出来,脸上还带着汗珠。她对姜蕙行了一礼,正要说些吉祥话,便被姜蕙打断了。
姜蕙上前接过襁褓看了一眼,蓦然笑道:“和妃妹妹为陛下诞下了五皇子,赏披香殿上下伺候的宫人双俸三月。”
屋里屋外的宫人忙不迭跪下谢赏,那稳婆亦稳稳地随其余人一同谢恩,脸上带着喜色,并无半点异色。
“和妃如何了?”姜蕙问道。
稳婆恭敬道:“回禀皇后娘娘,和妃娘娘身体健壮,现下还清醒着。”
姜蕙点点头,抱着五皇子步入产房,坐在和妃床榻边,将怀中的襁褓递给她。
和妃两鬓汗湿,面色白中泛红,接过婴孩,虚着声音问道:“五皇子?”
姜蕙颔首,静静道:“五皇子。”
和妃便笑起来,又疼得立即收回喉间的笑音,绷着嗓子道:“你们夫妻俩胆子真大。”
姜蕙不语,听和妃继续道:“不过这样反倒更不错,要是我能回去,你们大周也更放心,反正我也不是那等没胆子的人!”
姜蕙微微一笑,从她怀中将五皇子抱走:“你好好休息吧,五皇子本宫抱去给奶娘了。”
第159章 南巡
和妃平安诞下五皇子过后,被皇帝晋到了正二品四妃位上,一跃成为了淑妃娘娘,倒把德妃气得不轻。
德妃在广阳宫对自家宫女海棠道:“本宫生了儿子,她也生了儿子,本宫还是潜邸就跟着陛下的,凭何本宫是德妃,她却是淑妃呢?本宫的炘儿齿序还在前头呢!”
海棠安慰自家主子道:“您同淑妃娘娘都在四妃位上,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即便淑在德前,她也不过异邦女子,在陛下心里总归越不过您去。何况,主子您想,您已在德妃的位上,若是陛下封她为贤妃或者良妃,岂不是更为不妙?”
德妃却道:“那陛下可以把本宫往前挪一挪,让本宫做淑妃,让她做德妃吶!”
把海棠噎得不轻,只得转移话题道:“主子,您还是要把心思放在三皇子殿下这里,殿下明年八月就要去崇文馆了,咱们要好好为殿下挑一挑伴读才是。”
这话德妃倒是听进去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改日还是让伯母递牌子进宫一趟,帮本宫打探打探。”
德妃的牢骚或许只有广阳宫的人知道,皇帝对五皇子的重视却是阖宫都能看出来的。
他不光给和妃晋到淑妃位上,还特特喝了五皇子的满月酒,为五皇子赐下“焕”为名。
不过,五皇子毕竟是淑妃这个异族公主所出,再受宠爱也碍不着后宫众人,因而妃嫔们大都酸一酸便过了,一个个都期盼着自己也能梦鲤入怀、孕育皇嗣,即便到时候位份低微无法养在自己身边,至少也能晋一晋位,有个指望。
因为,按理来说,三年一次的大选明年就又来了,到时候再有更鲜嫩的女子进宫,陛下哪里还能想起她们来呢?
但这一回她们倒是忧心得过于早了。
皇帝驳回了礼部请选秀女的折子,回来对姜蕙说道:“明年的大选就不选了,朕预备去南边看看。”
姜蕙吃了一惊,手中剥橘子的动作停了下来,轻声问道:“陛下这是有意南巡?”
萧晟将姜蕙手中的橘子拿出来,剥掉外头青绿色的表皮,又一道一道撕掉上面的白筋,递回给姜蕙,应道:“嗯,光是凭借地方上的折子还不行,朕得亲自去看看,尤其是江南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