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怎么还没死(181)

作者: 元子吃桑葚 阅读记录

姜蕙听得此话,便知道此事皇帝陛下虽然还未拿到朝堂上去,但其已经下定了决心,纵然有大臣反对,也是阻不住他的。

因而她点头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启程?若是明年开春就去,妾现下就要准备起来了,一路上的衣裳用具、跟随的宫人、伴驾的妃嫔……都要有个章程。”

萧晟将姜蕙握在手中的橘子重新拿了回来,掰开一瓣喂到她嘴边,盯着人吃了进去,才笑着道:“不用那么早,大概四月再启程,从上京出发,自晋州、荆州到徐州,若是时间充裕,再去云州看看,最晚九月十月便能回上京。”

姜蕙将口中的橘子咽了下去,又问道:“陛下预备带哪些妃嫔伴驾?妾早日同她们说,好准备些民间衣裳。”

“朕想带蕙儿一个人去。”萧晟又喂了姜蕙一瓣橘子,笑着说道。

姜蕙夺过橘子,礼尚往来塞到皇帝陛下嘴边,细语道:“妾同卢婕妤的书还没编完呢,而且,若是留年儿和华阳在宫中,妾还是有些不放心。”

萧晟拧眉,年儿身体孱弱,南巡路上大部分路途都要在车轿上度过,且到时候正值夏日,即便随时有太医看护,恐怕年儿也承受不住。

而若是留年儿在宫中,姜蕙自然不放心,要留下看顾。

他微微叹气,最后道:“那便蕙儿来定吧,不要选太多,一两个就够了。”

皇帝陛下有意南巡的消息便这样传了出去,一时间到凤仪宫殷勤侍奉的妃嫔们往来如云,个个都期盼着皇后娘娘能选中自己伴驾。毕竟,两仪殿她们进不去,凤仪宫这边倒是能来献献殷勤。

倒是教姜蕙也体会了一把美人环绕的滋味。

不过,她现在的心思却不在挑伴驾的妃嫔这上面。

这一日下了暴雨,皇帝独自在建章宫安歇,姜蕙哄着华阳入睡过后,秋葵打着竹伞从外头进来,在檐下略站了片刻,才进了明堂转进内室,低声对姜蕙道:“主子,忘忧宫妙云传了消息,怀庆公主似乎有意求陛下带她一道去南巡。”

姜蕙正坐在妆台前由晚菘卸掉钗环,闻言并不意外,轻声道:“她已经近十岁了,再有六七年便要出阁,这样随性的机会不多,陛下多半会同意的。”

晚菘将姜蕙头上的碧玉发梳取下来,迟疑着问道:“主子,奴婢还记得,当初废后王氏派了人跟着归仁县主,算算日子,她也有十三四岁了,明年陛下南巡要经过晋州,怀庆公主再跟着……您若不在,会不会就让那归仁县主得了逞?”

“归仁县主?”姜蕙对铜镜中的女子轻轻笑了一下,并不担忧,“归仁县主还小呢,自孙氏被打入冷宫过后,你们也应该看出来,怀庆不是这样不知轻重的。”

顿了一下,她继续道:“而且本宫早就说过,归仁县主若是学得太过相似,在陛下那里恐怕留不住性命。”

“可是……”秋葵也有同样的担忧,她道,“奴婢知道归仁县主年纪还小,只是怕怀庆公主此次跟着去南巡,若是同归仁县主有了接触,万一又酝酿些别的心思……”

姜蕙从妆台前站起身来,坐到拔步床上,目光在靠里侧的垂花柱上悬着的香囊上掠过,淡淡道:“不怕她动心思,就怕她不动心思。”

这个“她”说的是归仁县主还是怀庆公主,秋葵晚菘二人对视一眼,心中自有思量。

第160章 求见

做成莲台样式、顶上雕铸着锦鸡的博山炉坐在紫檀壁桌上,丝丝缕缕轻烟自镂雕的莲瓣间逸散。壁桌上悬着一幅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九九消寒图,姜蕙就站在壁桌旁,手中握着一杆蘸了银朱色的羊毫,徐徐地在图上描下了第一笔。

这是冬至过后第一个壬日,待到将消寒图上的字都描完过后,春日便来了。

淑妃抱着五皇子坐在软椅上,在姜蕙背后懒洋洋地抱怨道:“怎么就是淑妃呢?我哪里和‘淑’这个字像了吗?还是说你们中原的‘淑’字其实还有其他意思?”

山楂为她添茶,搭话道:“淑妃娘娘,这话您都抱怨了几个月了。”

淑妃将手指放到五皇子小小的掌心里,看他自然地握紧手掌将母亲的手指包住,笑着道:“我抱怨了这么久也没见皇帝给我换换啊!”

姜蕙将羊毫递给晚菘,净手过后,回身坐到淑妃身旁,静静道:“贤良淑德四个字,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你?”

淑妃便低下头,将手指从五皇子的小拳头里抽出来,用匈奴话自言自语道:“阿娘的小浑邪,真有力气呀!”

姜蕙不理她,拿起搁在桌上的一册书,取出夹在里面的薄竹签,继续看了下去。

淑妃就开口道:“皇后娘娘,你写那书什么时候能写完,我看你日日都在看这些献上来的古书,真是太恐怖了。”

不等姜蕙答话,她又道:“今日怎么不见卢婕妤?晨间请安的时候就没见着她。”

“卢婕妤病了。”姜蕙仍盯着手上的书册,轻声道,“天冷,染了风寒,本宫让她在棠梨宫养着,编书的事,她在棠梨宫也一样可以做,只是若有拿不准的,要遣人来回跑。”

淑妃“扑哧”一笑,乐了:“她该不会是怕了这些抢饵的鱼了吧?往棠梨宫一躺,直接不参与了!”

淑妃口中的鱼便是后宫众位妃嫔,饵则是皇帝陛下南巡伴驾的位子。

为了这个位子,后妃们除了来凤仪宫献殷勤,自然少不了明争暗斗一番,用淑妃的话说,就像那太液池里闻着饵料的锦鲤,一窝蜂似的涌了上来。

上一篇: 莲绛 下一篇: 养成一头恶龙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