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吾为始皇,重生子婴(74)

作者: 白胖的肉包 阅读记录

“我们要防守,等待大秦那边出兵,只要秦人出兵,项羽一定会撤兵,到时候田兄就可以收回齐地。”

刘邦郑重且严肃的看着陈馀、田横,他们是聚集了十四万大军,可这十四万大军真要是与项羽面对面对决,刘邦并不看好。

陈馀虽然愤恨项羽,但是巨鹿之战的时候他是在场的,项羽当时的威势他至今难忘。

“燕王说的不错,我们要小心谨慎,绝不能与项羽正面作战!”

田横不是田荣那样的莽撞之人,对刘邦、陈馀的话,他听得进去,同时也深切的知道自家的实力。

于是田横点点头:“我知道,博阳城那边的粮草我都已经转运到平原,一路上更是坚壁清野,项羽大军过来,绝不会找到任何补给!”

刘邦与陈馀听完,相视一眼,十分满意。

田横不是一个蠢笨的人,他足够理智,已经做好长期防御的准备。

尽管当面作战他们不自信是项羽的对手,但是单纯论及防御,他们未必挡不住项羽。

三人都有极大的信心。

十四万大军渡过黄河之后的第三天,项羽的楚军就到达平原县城。

围绕着这一座平原县城,如雷霆一般的战鼓声轰隆隆响彻长空,楚军经过烧杀抢掠,土气恢复不少。

项羽策马奔驰,一双眼眸死死的盯着平原县城,他不是一个傻子。

平原县城显然是经过修整,且城池四周开挖了护城河与堑壕,楚军想要攻破平原城太难。

尤其是刘邦与陈馀分别在平原县城两侧修筑了营寨,虽然是木头与夯土暂时建造的,不是特别稳固,可三方形成三角,互相支援,在击破两座营寨后,楚军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到时候再进攻平原县城,想一想项羽都能预料到那会有多少损失。

这使得项羽也犹疑不定起来。

恰在这时,龙且过来道:“大王,曹咎大人来了。”

项羽蹙眉,曹咎不是留守彭城吗?

他怎么会来?

项羽回到大帐,曹咎见到他,立刻单膝跪地,拱手道:“大王,请即刻撤兵!”

项羽面色顿时不喜。

曹咎感受着项羽身上释放出来的那一股庞大压力,他忍耐了一会儿,终归还是咬牙道:“霸王,事情紧急,秦军东出函谷关,上郡更是在进攻河东,一旦我们不回兵,塞王司马欣与西魏王魏豹挡不住,那就完了!”

“大王今日要杀我也可以,可不管如何都请大王返回彭城,否则西楚霸业就此完蛋!”

曹咎说完已然是浑身被汗水浸透。

他咬紧牙关盯着项羽。

项羽思索良久,终于还是叹了口气。

大秦是心腹大患,他必须回军。

“龙且,传令下去,全军回军彭城!”

“唯!”

龙且面露喜色,立刻下去准备。

当日下午,项羽亲自断后,大军缓缓返回后撤。

平原县城,田横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欢喜起来。

楚军真的撤退了!

田横不敢怠慢,生怕这是楚军的疑兵之计,于是广撒斥候,让斥候监察楚军撤退的情况。

至于田横则是汇合刘邦与陈馀的大军一路跟在楚军后面,收复齐地。

直到项羽彻底离开齐地,田横收复齐地,重建齐国,立下兄长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为丞相,专断国政。

如此,燕赵齐三地约盟立誓,守望互助,抵挡楚国。

项羽一肚子恼火返回彭城。

他到彭城之后,范增跪地请罪。

毕竟局势到这一地步和宇文虚中有极大关系。

宇文虚中是范增举荐的人选。

项羽摆摆手:“相父不必多言,局势至此,没什么好说的,打回来而已!”

范增叹息一声,于是将形势与项羽说了一遍。

“魏豹那边暂且不必管,相隔黄河,他若连这也挡不住,死了算了,先去援救司马欣。”

“一定要将秦人堵在函谷关内!”

太原郡与上郡隔河相望,有黄河天险在,魏豹如果还挡不住,那项羽会第一个杀了他。

相反,司马欣就在函谷关外,一马平川,他必须先去。

项羽在彭城只不过休整了十日,就带着疲惫的楚军直奔塞王司马欣那里。

项羽来的极快,但秦军这边消息亦是收集的极快。

郝昭得知项羽前来后,毫不犹豫,立刻率兵返回函谷关。

项羽到达函谷关前,看着紧锁关门的函谷关,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他之前便攻不破函谷关,如今只有楚军,更攻不破函谷关。

“撤军!”

如此项羽只能恼怒的再次撤兵返回彭城。

这一番折腾下来,粮草损耗无数,土卒疲惫,却未曾取得一丁点战果。

虽说田荣死了,可是燕赵齐三地结盟自立,都是项羽的对头,对项羽的实力是极大消耗。

唯一值得幸运的大概就是燕赵齐三地的人与大秦也是死对头,不会与大秦合作。

回到彭城的项羽苦闷不已,只觉得胸中憋着一股怒气,却又发泄不出来。

范增则是忧心忡忡,霸业刚成,便遭遇如此挫折,再往下又会如何?

尤其如今义帝熊心在刘邦手中,以刘邦奸猾的性格,他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第66章 项羽免韩王,义帝下诏书

三世皇帝二年,弥漫在中原大地上的战争终于暂时退去,百姓们迎来短暂的休养生息时间。

有的诸侯在享乐,有的诸侯在大力发展自己,他们很清楚最多二年,之后便是残酷的争霸之战,积累了实力的野心者会掀起惨烈的战争,兼并诸侯,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