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吾为始皇,重生子婴(89)
刘邦的话语十分真诚,陈馀闻言也微微颔首,的确是这样,眼下并不是说他们要议和,霸王就会同他们议和。
想到项羽的性格,陈馀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既然如此,燕王,依我看,不如再等等,看看秦人会怎么做。”
刘邦赞同陈馀的话,二人决定先等等看。
与此同时,田横率领的齐军也在沿着沂水不断推进,逼近彭城。
郯城,彭城东北。
齐军已经推进到此地,距离彭城不远了。
郯城上空烽烟直上云霄,守将面色担忧。
田横骑乘在战马上,他并未马上开始攻城,在刚刚离开琅琊郡的时候,田横动作讲究一个快字,一路猛攻。
但越接近彭城,田横越慢。
这让身边的将领充满疑惑,难道他们不该趁势急进,打破彭城,报了项羽屠杀临淄的大仇吗?
田横遥望郯城:“派出斥候,环绕周围百里,仔细查探,决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的遗漏,一定要防止项羽突然杀到!”
“唯!”
众将下去准备。
田横神色严厉,他在得知刘邦与陈馀大败后,就仔细研究了二人的战败过程,将斥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再者,对于众将的想法,他一清二楚。
但田横更清楚齐军绝不是项羽的对手,被打了这么多次,他已经不愿在与项羽交手。
这一次为的是救刘邦和陈馀,围魏救赵便可,不需要真的打破彭城,那样反倒会将项羽的注意力从刘邦陈馀那里吸引到自己这边。
虽然齐赵燕是结盟,可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实力。
齐地经过一番变乱,又被项羽杀得人头滚滚,损失惨重,实力是三者中最差的。
田横经不起再一次的战败,故而越到靠近彭城的时候,他越是要稳住,要让项羽感觉到压力,回来援救彭城,又要确保自己不会被项羽再来一次奔袭。
这些想法自不必与手下将领说。
齐军抵达郯城,消息很快就传到项羽与范增耳中,此时楚军已经返回到定陶。
郯城距离彭城不远,一旦被破,齐军便可一马平川。
“大王,我这就领兵回去,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项庄愤怒的拍着胸脯,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齐人被楚军杀得七零八落,如今竟然敢趁着他们离开,就攻打彭城,这是奇耻大辱!
然而这一次项羽却没有如往常那般应承下来,他眉头微皱,看向范增:“亚父,你怎么看?”
第79章 河西走廊
范增略略犹豫,许久之后,方才道:“大王,其实我们未必要打回去。”
范增的话让在场之人都愣住了,无不是好奇的看着他,如今田横都已经要打到彭城了,他们还不回去,难道就不怕彭城被攻破吗?
项羽道:“亚父有什么建议?”
范增拱了拱手:“大王,其实田横根本不敢打我们,他没有那么多兵力,眼下不过是因为我们大败刘邦与陈馀,使得刘邦、陈馀畏惧不已,碍于盟约,田横只能行围魏救赵之策。”
“所以要想救援彭城,其实只需要大军往东北移动,威慑济北郡便可。”
项羽微微颔首:“既如此,那就这样做,大军向东北移动。”
项羽做了决定,自然也无人敢反驳,于是楚军开始向东北移动。
十余日后,还在郯城这边的田横得到消息,果然没有继续停留,而是原路返回,赶赴琅琊郡。
他一退走,楚军也没有继续攻打济北郡,转而是返回彭城。
连番征战,对大秦而言,都有极大的压力,楚国又怎么可能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们也必须进行休整了。
随着楚军的休整,三世皇帝二年,中原从陈胜吴旷起义以来的战争总算得以短暂结束了。
然而这结束并非意味着彻底的终结,而是各方都在为接下来的战争积攒力量。
等到时机一到,便是大乱兴起,诸侯厮杀,征战,角逐出最后的天下之主!
........
郦食其和陆贾转首回望,大秦陇西郡的土地已经在身后,再往前,便不再是他们熟悉的秦地。
当年秦穆公时候,因为秦地处于西陲,便与楚国一样不被诸侯所承认。
到如今,大秦版图更加向西,可他们却已经离开大秦,踏上一条未知的道路。
所谓西域诸国到底是否存在,谁也不知道,也许那个匈奴人只是欺骗了陈庆之,也许他们走了很远,也无法找到西域诸国,毕竟他们连一个向导都没有。
“这一去,也不知还能否活着回来。”
陆贾呢喃自语。
郦食其却忽然大笑:“非常人必然成就非常事,我们若能顺利成功,封侯不在话下!”
相对于陆贾,郦食其却极有活力,他年纪已经不小,西域之地环境又相对恶劣,可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丁点的畏惧,反倒有着浓烈的昂扬意志。
陆贾被郦食其所感染,也大声道:“好!”
郦食其看向关羽:“关将军,出发!”
关羽点点头,大军缓缓向前。×
他们不是几百人的队伍,是有三千精锐秦军土卒,三千匹战马,一百乘战车,运输物资的民夫五千人,驽马三千匹,以及医者、工匠等近万人的庞大队伍。
宛如一道黑龙,偌大的队伍一头扎入西域。
幸而离开陇西郡,便直达河西走廊,绵延的祁连山脉浩荡壮观,一路上倒是没有遇到什么成建制的国家。
“此地皆是两山相夹,地势险要,若是往西真有国家,想要与这些国家建立联系,此地必须掌握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