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汉(117)
如果吕雉不肯宽恕张良,刘邦会杀了他吗?自然是不会的。
张良与吕氏颇为交好,皇后又如何因为一句玩笑话就迁怒于他?且看下回分解。
退学风波
刘邦做了皇帝后,多次感慨自己少时家境贫寒,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是以对刘盈的教育无比上心。
他最开始请张良教导刘盈,张良得此重任,恨不得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然而过了三个月,张良请辞。
刘邦不解:“先生为何不肯教导盈儿?”
刘盈鹦鹉学舌:“先生为何不肯教导盈儿?”
刘邦继续发问:“是朕的赏赐不多,是朕对您不恭敬?”
刘盈举一反三:“是盈儿太笨,先生不肯教他?”
张良逼不得已,说道:“臣体弱多病,难当大任,陛下另请高明。”
刘邦犹豫不决,张良拽住他的袍踞,一脸沉痛:“陛下,臣追随您七年了,没有功劳亦有苦劳,请怜悯臣的一片赤胆忠心,让我安享晚年。”
张良年纪还轻,学问又高,除了他,天底下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来教导太子。可是他苦苦请辞,刘邦最终还是应允了。
是日天色已昏,吕雉沐浴完毕,正对镜理妆,刘邦掀帘而入,刘盈紧随其后。
“妈妈,妈妈!”刘盈张开双臂,扑进吕雉怀里。
“盈儿这么早就放学啦!”吕雉搂住刘盈,拿脸去贴他的脸。
“盈儿停学了,从今以后再也不用读书写字了!”刘盈兴奋地说道,吕雉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她瞥了一眼刘邦:老东西虽说识字不多,好歹读了几年蒙学,也在齐国那个什么稷下学宫念了十余年书,可是她的盈儿小小年纪就失学了。大汉的储君怎么可以是一个文盲!
她的咽喉和心脏仿佛被一只巨大的黑手攫住,连气都喘不上。
刘元坐在地上摆弄着布娃娃,刘盈坐到妹妹边上,举着一只拨浪鼓“叮咚叮咚”的转,兄妹二人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吕雉看着两个孩子,眼前一阵阵黑下去,整个人瘫在软榻上起不来。
刘邦默默站在一旁,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吕雉白了他一眼:“陛下是怎么说的?”
刘邦凑了过来,嬉皮笑脸:“怎么说的?”
“陛下不久前才说让张良教导盈儿……”
“张良请辞了。”
刘盈也凑了过来:“先生为什么不肯教盈儿?”
刘邦一脸平静地看着他:“你自己心里清楚。”
刘盈被他看得头皮发麻,于是扑进母亲怀里放声大哭:“先生嫌弃我笨笨的,不肯教我!呜哇呜哇哇哇!”
“岂有此理!”吕雉怒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看着这对父子俩,老的太老,小的又太小,一老一小都不省心!
吕雉:“张良何在?”
刘邦:“现在天都黑了,有事明日再说,明日再说。”
吕雉问刘盈:“张良都教了你什么?”
刘盈张张嘴,叽里咕噜背了一部《道德经》,刘邦鼓掌:“大有长进,大有长进。”吕雉说道:“盈儿打娘胎里天天听《道德经》,哪怕是一根木头也开窍了。这个不算!”
刘邦又问:“盈儿还会背什么书啊!”
刘盈:“我会背《逍遥游》。”
刘邦:“如此,”吕雉打断他的话:“不必,你,站过去,把《齐物论》抄一遍。”她从书柜上抽出一册竹简,摔到刘盈脚下。侍女们摆好书案、笔墨,铺上帛绢。刘盈生无可恋地走到角落里,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握住了毛笔,一个字写得有五个字大。
吕雉坐在他对面,气得浑身发抖。刘邦过来说道:“戌正已过,皇后早些休息吧。”
吕雉说:“我看着他写完。”
刘邦看了一眼进度条,天亮之前是写不完的,于是命人去外殿叫了两个粗通文墨的小太监,看着太子抄书。
他连哄带劝,吕雉终于肯去睡觉了。她絮絮说了许多,都是些发泄情绪的话,一句也说不到点子上。他连连称是,左不过是在敷衍。
她掩面,发出类似哭泣的音调来,他故作关切:“皇后何故伤心啊?”“陛下不必再问了,是妾身命苦。”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尖锐爆鸣。
“皇后何出此言啊?”
“你只知道和稀泥,对盈儿的教育完全不上心。”
“此言差矣!”
“就说那个张良!”
“张良教得不好,已经被辞退了。”
吕雉沉默片刻,又细声细气地说张良教得很好,盈儿已经会写很多字了。刘邦故意说道:“好什么好,字写得有斗大。”吕雉又说盈儿已经会背了许多书,刘邦继续说:“他打娘胎里就日日夜夜听,木头也开窍了。”
“陛下!”吕雉说道,“明天务必留下张良,使他继续教盈儿。”
“好好好。”刘邦满口答应。
为了挽留张良,两人对了一夜的话术,次日上朝,张良没来。
吕雉气得要疯了:“来人啊,把张良绑来见我!”
皇后说的气话,也是有人当真的。吕雉的二哥吕释之,立刻带上一队私兵,前往张良府邸,一麻袋套住张良,火速送到宫中。
家丁踢了踢麻袋:“回禀陛下和娘娘,张良在此。”
刘邦亲自解开绳索,放出了张良,口中念叨:“成何体统!”
张良惊魂甫定,一睁开眼,见皇帝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站在自己面前。他还来不及言语,太子滚进怀里,如泣如诉:“先生,我的好先生。盈儿想得你好苦啊!”
帝后默默退出,给师生二人留足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