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宫(4)
至于皇上要问什么问题,甄嬛心中已然有数。
果不其然,皇上听到甄嬛的名字,便开口问道:“甄嬛,哪个嬛字?”
她在想要不要用那句诗,来介绍自己的名字。
太后不喜欢懂诗书的女子,是怕日后干预朝政,但皇上却喜欢。
甄嬛心想,终归太后喜欢,没有皇上喜欢来的有用。
所以她决定一切如旧,就是要如前世那般引起皇上的注意。
“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是蔡伸的词?”
“是。”
皇上说甄嬛诗书倒是很通,夸赞甄远道教女有方。
随后便让甄嬛抬起头来,看看她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
甄嬛听话的抬起了头。
好一会儿子,皇上和太后都没有说话。
甄嬛上一世不知道缘由,也体会不到皇上此时的震惊。
但经历了前世,她心里才明白,皇上现在看到她这张脸,内心是有多么的吃惊和欢喜。
这毕竟是一张,长的和纯元十分相似的脸。
上一世宜修无论做了多少坏事,只要一提纯元,都能让皇上宽恕于她。
由此可见,纯元在皇上心里的分量。
甄嬛曾经不明白,皇上对纯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但当她后来经历了生死,她才明白!
并不是纯元真的有多好,而是因为她死在皇上最爱她的时刻。
那么不管真实的她,是什么样子的。
在皇上心里她的美就是永恒,他们的爱便是永恒。
但只有死了的人,才可以把美永远定格在永恒,活着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这也是纯元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
如果她一直活着,可能后来随便的一件事,都能够让皇上厌弃她。
甄嬛最初因为知道自己是纯元的替身,心痛异常。
但当她晚年的时候就彻底想开了!
死了的人永远死了,但活着的人却可以利用死者的美好形象,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拿皇后来说,一句“姐姐”她几乎用了一辈子,她还甘之如饴呢!
因为“姐姐”可以帮她解决她解决不了的问题。
甄嬛想,怪不得上一世,她被皇后算计的那么惨呢!
就是因为最初的自己,没有皇后看得清楚。
在后宫里,皇上是因为她长得像纯元,而喜欢她。
但后来皇上却是因为,她是甄嬛而喜欢她。
人人都会追逐自己喜爱的事物,但不能因为开始就否定了结局。
甄嬛的头抬得都有些酸了,这时才听到太后说话:
“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讳。”
这次甄嬛没有说话,他知道皇上无论如何,一定会说服太后让她中选。
皇上盯着甄嬛看了许久,说道:“姓甄好,听着像忠贞之士。”
“江南有二乔,河北的甄宓俏,甄宓出美人,甄宓就是汉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甄嬛听出来皇上的言语中,带着喜悦。
但她知道,太后一定还会像上一世那样考她。
但经过前世的磨砺,她早已经不再怕猫。
而且她也相信,对于如今的她而言,无论太后出什么的难题,她都能很好的解决。
“走上前来。”
甄嬛应声向前。
刚走几步,就有一个小太监朝她面前泼了一杯茶。
再走几步,太后身边的竹息,就把它怀里的猫扔在了地上。
甄嬛泰然处之,丝毫不乱。
第4章 【甄父的叮嘱】
倒是她身后的孙妙青,殿前失仪,永远失去了选秀的资格。
甄嬛不出意外的,被留了牌子,赐了香囊。
甄嬛想到,上一世殿选结束后,她和沈眉庄说想留的没能留,不想留的却偏偏留下。
但她心里当时也是想被留牌子的。
不然她就不会,在太后说她的姓氏犯了皇上名讳时,出言解释;
更不会明明怕猫,还能装的稳重。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应选的士子中了状元之后,说他不想中举是一个意思。
“也难怪安陵容觉得我处处看不起她,原来上一世的我说话,确实容易让人误解,每一句话,都好像在故意显摆一样。”
甄嬛在心里这样想着,并劝诫自己:
那些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发酸的话,还是不要再说。
于是这一世,当她和沈眉庄都中选之后,她们两个聊的,都是相互恭贺的话和对后宫生活的向往。
她并没有提,不想中选的事。
两个人就这样,携手一起走到宫门外,然后就各自告别回府了。
流朱和浣碧,一路跟随甄嬛的马车而行。
快到甄府的时候,就听到锣鼓喧天,一片喜庆的气氛。
甄嬛掀开帘子看到,父亲、母亲都在门口等着,欢天喜地迎接自己中选的女儿。
看到眼前这一幕,甄嬛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前世已经经历很多,但对于眼前的父母双亲,甄嬛心中,仍是充满了很多感激。
对于她而言,父亲和母亲是她永远的精神支柱。
是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心中永远的慰藉。
甄嬛下了马车,就听到甄远道拱手说道:
“臣甄远道携全家参见小主,小主吉祥。”
许是因为上一世的缘故,甄嬛如今面对父母家人的行礼,心中虽有些不快,但却也已经习惯了。
她心中明白父亲对礼数的尊重,也就没有强求他起来。
只等他们行完礼,便立刻让流朱和浣碧,搀扶他们起来了。
等到了屋内,甄嬛向甄父甄母说明,自己在进宫之前,希望以礼侍奉双亲的心愿,得到甄父甄母的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