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寡妇靠保险化竞争为共赢(3)

作者: 立夏焱焱 阅读记录

楚琰的话掷地有声,虽然身型瘦弱得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但声音里有热烈的生命力,令人下意识相信她。

朱元乾道:“你要是趁机跑了怎么办?”

“外面世道不太平,我一个弱女子,能跑哪里去?”

齐煊道:“那我就做这个见证。若是一个月后,你还不出这些钱怎么办?”

朱元乾大步上前,“若是钱还不上,用胡家盐引来抵。”

齐煊闻言掀起眼帘,与楚琰坚毅的眼神清水相触。

哼,官商勾结,图谋胡家的盐引。

还债

齐煊身体微微前倾,极具压迫感的身影笼罩着楚琰,仅到他肩高的楚琰毫不退缩。

“好,一月后若我还不上钱,那就把胡家的盐运权无偿转让给朱老板。”

楚琰此话一出,空气仿佛凝固,周遭一片静默。

盐引乃胡家根本。可眼下,除了拿盐引来对赌,给自己争取点筹钱的时间,楚琰别无选择。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楚琰语气笃定,让人无不信服。

“好,胡夫人好自为之。”齐煊拂袖而去,朱元乾一干人等随之离去。

楚琰轻吁一口气,往后挪了小半步,背靠柱子上,将将站稳。

一月内凑出四千两还债,谈何容易?

当务之急先盘一盘,还能从哪儿挤出钱来还债。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楚琰坐在书房翻阅胡家账本。

身侧的管家面露难色,嘟囔道,“少夫人怎能在齐大人跟前随意做赌……”

楚琰放下账本,“这齐煊齐大人是何来头?”

管家捋了捋花白的络腮胡,眼中沁满欣赏与赞叹,“齐大人乃世间难得的少年英才。十九岁中状元,入翰林院,二十五岁进内阁。大姜元年,新帝登基,南方大旱,朝廷派齐大人前来赈灾……”

“他年少得志,官运亨通。派来这穷乡僻壤赈灾三年,岂不是被贬?”楚琰疑惑道。

“有传言,齐大人出身名门,是朝廷派来历练的。若赈灾有功,日后晋升首辅也未可知。”

若是赈灾不力呢?贬谪、免职那都是轻的。

自古赈灾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不仅困难重重,稍有行差踏错,便让人抓住把柄,前途尽毁。

看来,齐煊的处境如履薄冰。

管家抿唇,“当务之急是解决咱胡家的债务,保住盐引。”

楚琰惊喜地指着账本,“咱还有一批价值三万两的盐货?”

管家的苦瓜脸依旧未能舒展,“少夫人有所不知,那是少爷往年在京都囤的一笔货。本想着今年开春运回烙城大赚一笔的,不曾想少爷这就……”管家一度哽咽。

“货还在京都?走,咱把这批货卖了,不就有钱还债了?”

管家说道,“少夫人,来不及的。从烙城到京都至少二十天,即便顺利把盐货倒手,赶回来还债也超一个月,盐引依旧保不住。”

这批价值三万两的盐货就是挽救胡家的最后希望,必须尽快倒手出去,拿钱还债。

要是债还不上,盐引就要转让出去。

若没了盐引,这批盐货也根本没法卖。

为了尽快倒手这批盐货,只能折价出售。

转眼间半月已逝,县衙内堂。

齐煊正襟危坐地批阅文件,此时,外面传来喧闹。

“我要拜见齐大人,放我进去。”

齐煊闻声,疑惑地看了眼身侧的师爷。他手上正要下笔的手顿了顿,“外面吵闹的是胡家少夫人?她不是到处凑钱还债吗?来这儿干嘛!”

师爷躬身作揖,“大人好耳力。这胡夫人到处找人折价售卖他们家在京都那三万两盐货,折价到三千两依旧无人问津。他们都知道胡家的盐引快保不住了,还不趁火打劫嘛!”

“嗯,待会儿京都的荣老板是不是要来?”

“是的。”

师爷话音刚落,楚琰便冲进县衙内堂。

师爷忙呵斥道,“大胆民妇,县衙内堂岂是你能擅闯。”

楚琰身穿一袭碧色裙子,恰似莲叶在风中微微摇曳,清雅脱俗。她微微昂头,“我来找齐大人谈笔生意。”

齐煊放下手中笔,好整以暇地看向楚琰。

楚琰郑重地给齐煊作揖,“齐大人,听说您在筹措赈灾物资,我们胡家有一笔价值三万两的盐货,可以用作赈灾物资……”

见身居高位的齐煊眸色未动。

楚琰小心翼翼地掏出两根手指,“两万两,权当我们胡家为赈灾做贡献了。”

“不成。”齐煊果断拒绝。

“一万两。”

齐煊放下手中的笔,倾身向前,右肘摁住案桌,看向楚琰,“价值三万两的货,你让我一万两收。朝廷查起来,本官该如何解释?”

楚琰当即明白,齐煊身为朝廷命官,若在赈灾款上的账目不清不楚,总归是让人抓把柄的。

楚琰又试探着问道,“要是我按原价卖你呢?”

“可以,但必须见货再结款。”

要是来得及将盐货运回来,也不至于折价卖了。

“齐大人,先拿点订金行吗?四千两就成。”

齐煊眉毛微调,“不成。绝无此先例。”

楚琰咬牙。这家伙这么死板,活该被贬。

齐煊转头看向师爷,“荣老板到了吗?”

“正在外求见。”师爷瞟了眼楚琰,送客的意味不言而喻。

楚琰依旧杵在哪儿,大有不达目的誓不还的架势。

此时,荣老板进门,恭恭敬敬地给齐煊见礼。他的着装不像烙城本地人,身上不见商贾的市侩之气,却多了几分儒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