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美人泪(重生)(207)
贾公道:“这是一定的,女君怀着逾白,多艰难才挺过来,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好容易生下这小子,又几近丢了半条命,如今才熬过去,万不可疏忽了。”
姚崇沉吟了会儿,惭愧没敢出声。
穆廷年反而没计较,也没提李覃半句,仿佛这个人并不存在,只是忧点头后,笑道:“再过几日,就是逾白周岁,到时请诸位都来乐呵乐呵,图个喜庆。”
说起这个,两人来劲儿了。姚崇忙道:“抓周的东西可都备好了?”
贾公紧跟着问:“女君陪着吗?”他也看出来了。
穆廷年一一应了,满面喜色:“都好了,惊惊也疼逾白,哪里舍得不陪?”
贾公听了,点头沉思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瞧了眼穆廷年鬓间的白发和笑容,心中暗自悲叹。
这穆廷年,想也是深夜里流过泪的。
美人泪
时日一久,冀州这边等得不耐,眼见并没什么动静异样,孟获又恐诈中有诈,于初春十四日,汇集了幕僚,定心一鼓作气,不论如何,先攻下荆州才是正事。
抓周那日。
穆廷年抱着小逾白,周遭欢笑阵阵,晞婵在旁看着,微微弯唇,美貌无双,轻若仙子,小逾白愣愣地盯着看了起来,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
众人见状大笑,穆廷年也是哭笑不得:“这臭小子,什么都还不懂,可就这般痴美,长大了还不知怎样吶。”
小逾白牙牙叫着,小手挥舞,也不抓地上那些东西,径自爬着去晞婵身前,小手伸去一拍,艰难够到了晞婵的手背。
晞婵眼光波动了下,下意识扶稳了逾白,红唇轻抿,一时说不出来话,只是眼眶悄悄红了。
她看着那双清澈无辜的黑瞳,小逾白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很是可爱。与她有几分相像,又像极了他父亲。
逾白握住了她的手。姚崇他们都在欢笑夸赞,唯有晞婵低下眸,忍住不舍的泪,将还只会爬的小逾白抱在怀中,笑了笑。
那边穆廷年见了,心下无比欣慰,这孩子,从不知事起,就是个体贴的。他笑叹了声,默默无言。
过后,晞婵突然喊住了要走的穆廷年。
两人在烹茶的席上坐了,恰如当初穆廷年在茶室以卖茶阿婆的前事为例,教导她得饶人处且饶人,只是如今,父女再对坐,物事人已非。
晞婵煮好茶,为穆廷年倒了一盏,茶雾缭绕,缓慢飘浮,搁下茶具后,低声问道:“阿父,我听到了一些事,你能不能告诉我,阿母到底是怎么离世的?”
穆廷年大惊,目光从茶上移开,看向对面的小姑娘,迟钝道:“这……”
“南华夫人的养女罗烛乘,阿父可知?”
当日姚崇他们攻下雍州后,罗烛乘也被杀,因大小事情接连而来,她心中又有猜着,故才挨到如今询问。她很难接受,母亲是死于非命。
穆廷年心下已有猜准,放下茶碗,沉默点了点头,似是已经默认了晞婵所想。
见此,晞婵脸色苍白,几近拿不住茶匙,喃喃开口,仿佛自言自语:“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根本,与她所知的师父,天差地别。
她怎么也想不通,听阿父和婉娘他们说起,阿母生前是个极温柔又纯善的女郎,更不存在虐待姊妹,南华夫人为何要怨恨至此?
穆廷年道:“她们姊妹的事,也是上一辈的恩怨,南华与你阿母,并非一胞同出,这个你外祖母应是不曾在你面前提过,南华后来跟家里断绝关系,也与此有关。”
“你外祖母嫁过去前,原夫人离奇暴毙,这样大事,好歹也是世家,怎会不查清楚?然即便查明是突发恶疾,离奇事偏有碎嘴人,非说什么是你外祖母为了嫁进来把人害死。南华当时才六七岁,从小听到大,丧母之痛愈发悲哀,痛也就成了恨。”
他捂住双眼,摇头道:“许是念及你阿母为人,隔代无辜,南华自觉亏欠,才待你视如己出,否则,若她是个狠心绝情的,我,我当真是后悔也来不及吶!不知情将你送去认她为师,后来每每想起,我都胆战心惊。”
晞婵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在崩离她所看到的一切。这是前世,她从未有过的感觉,继那次同雪映在帐中的一瞬彻悟,今时得知真相,犹如更大的一张牢笼,向她罩下。
尘世如网,她看不到的,还有多少面?
她挽救了父兄,前世执念散。却对应的,因这执念走近李覃,为他种下的另一种深情,当即断裂,碎若菩提珠串。
若遗憾终究不可避免,只是在不停地感受悲欢离合,失去,即便重来几世,又有何意义?她突然明白,求下世并没那么重要了。
而今日,则是彻彻底底让她颠覆,甚至望着近在眼前的父亲,也觉会不会下一瞬,他就会突然消失在自己面前。
今世犹如一场梦,带给她巨大的虚妄。这感觉让她美梦初醒,并觉此时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比前世更为可怕。
起码前世的她,是真真切切掌握自己所认知的一切。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只是命运的提线木偶,永远也猜不透,每一面镜子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无字碑。
晞婵忽站起来,一双潋滟美眸宛若芙蓉泣泪,美而稚嫩,娇而不俗,自有一番风情神思,应是美人折花枝,欲语却还休。
她辞过穆廷年,径自去帐中榻上坐了,点灯置红蜡。
晞婵取出枕边的几样东西,有信,有李覃送她的菩提簪,也有那一情赋。
烛火幽微,美人斜倚在榻,捧面泣泪,仿若风雨摧残过后的落花,摇摇欲倒。晞婵含泪将那情赋烧了,娇面绯红,声慢而泣:“自古有言,‘花落人亡两不知’,又有‘东风无力百花残’,我虽不比春桃夏荷,可知天下万艳皆有不能圆满之地,我今借月为盟,当作大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