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199)

作者: 迢迢不休 阅读记录

嬴政想去封禅泰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因为他刚刚建立秦朝的过程中充满了六国的鲜血。

秦朝建立不久,那里是孔孟之乡,儒家影响下的“遗老遗少”思念故国,伺机而动,妄图颠覆自己的万世基业。

这次泰山封禅,就是让六国的遗老遗少尤其是六国贵族知道,他才是君权神授。

凡是有任何意图推翻秦朝的,都是逆天而行。

还有一点,就是祭祖。

秦先祖的封地在泰山东麓和泰莱平原之间的古赢城。

因此,嬴政去泰山封禅更想的是寻根祭祖,让秦先祖知道他丰功伟绩,把老祖宗的封地连同大片天下都拿回来了。

皇帝出行,若是问谁最开心,那必然是黎普。

在黎普心里,陛下出行等于阿母出行,阿母出行等于他出行。

他出行等于……不上学。

剩下的最开心的便是淳于越。

淳于越最近隔两日便要教授黎普和韩信,面对一个胡亥,他觉得还能应付。

毕竟现在炼丹师,都被国师和陛下遣走,去制大伊万去了。

可面对韩信和黎普,淳于越就觉得自己脑袋突突的疼。

不开窍的黎普,扯着脖子犟的韩信。

再加上一个和韩信观点不同,过分耿直却每每都能和韩信吵作一团的胡亥。

淳于越觉得,这样的学生,仿佛已经将他之后的寿数提前预支掉了。

甚至淳于越从来就没觉得做夫子是如此的委屈。

想一想当初教长公子时的清闲和愉悦心理,分外的怀念。

定出行的日子,肯定不是马上就能算出来的,嬴政出行,那定是要提前规划好路线。

尤其是去泰山,那里的治安,一定要确保好,免得被那些遗老遗少们冲撞。

在这段时间里,黎姜就开始让制作毛衣和羽绒衣。

厂房完全不必担心,嬴政随随便便大手一挥,就能给她找到,人力也不需要担心。

财力物力,黎姜有,国库也有。

等太史等人夜观天象,观的差不多了,就选了个特别保守的日子。

来年春天……

“寡人不想拖这么久,你重新演算。”

嬴政祭祀泰山,在这个讲究天命的年代,恨不得贵人出行,上个茅厕都要问一下卦的时期。

他尽快去泰山封禅,就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他已经的到了天地的认可。

也算是震慑一些那些有别的心思的宵小。

有利于天下的稳定,天下稳定了。

嬴政才能继续去征讨其他的地方。

总不能秦国内部乱成一团,他还去征讨别国,那不是更乱?

显然,太史给他的答案,他极其不满意。

“陛下,现在马上入冬,到泰山时日并非转瞬,若是入了冬,去封禅,恐有雪,路难行。”

太史就差和嬴政说,到时候下大雪,你上不去泰山,等你回来,我第一个就要死。

黎姜自然也听懂了太史的意思。

可太史没想到的是,来年开春,走到泰山,又赶上下雨…

估计他依旧是没命。

嬴政认死理,那就只能去。

想要统一思想,震慑他们这些话,又不能和朝臣们说,于是太史就开始继续算。

算这几天哪天的日子好,临出发找个好日子,那到了泰山后,就看情况吧……

生死有命,活命在天。

太史咬着牙,决定不管如何,这趟封禅之行,他必定要跟着去!

就算天气不好,他也要说出个祥瑞吉兆来!

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

他还不信,他保不住命了!

自从得知秦皇已经改道回了咸阳城后,张良的心,就像落叶碎片。

他在这博浪沙已经等了很久,久到再也没有钱付大力士的出场费。

久到他两袖清风和仓海君一同回去,还和大力士好说好商量的,让大力士将重达120斤的锤子帮忙拿回家才算了结。

“咚~”

大力士将锤子放在庭院中,拍了拍手,转过头看向瘦弱的张良和仓海君。

“那在下就先走了!”

张良心疼的点点头,吹了这么多天的风,将他的钱都吹散了!

大力士走了两步,突然又想起来什么,转过头说道:“下次有这活计,先生还找在下,在下给先生优惠一些!”

说完就直接大步离去。

“咳咳咳~”

张良连续吹了好几日的风,原本就不康健的身体,再次染了风寒。

这次好了,不光没有钱再雇佣大力士了,就连买药的钱,都是仓海君帮忙出的。

“子房…”

仓海君顿了顿:“要不然,就算了吧。”

张良脸色苍白,看向仓海君:“不行!诛暴秦!暴秦不除,良寝食难安,天下百姓,寝食难安…”

仓海君面色有些复杂,看着碗里的粥,这米还是朝廷给发的呢…

“唉,算了,先喝点粥暖暖身子…”

张良艰难的坐起身,虚弱的额头上满是汗水,也不用喂,端着碗吸溜吸溜的就喝了起来。

想当初,他也是出身于贵族世家,阿翁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

阿父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秦灭韩后,家中还有私家仆从三百人,本应过的衣食无忧,可他已经将全部的钱财包括仆从都换取了金钱,就为了诛暴秦。

他已经多久没有吃到好稻米了…

“这米真香甜,倒是子房让仓海君破费了。”

仓海君有些窘然:“这…这…不是在下置办的。”

“吸溜~吸溜~嗯…?”

张良茫然的抬头:“不是?那这米是…”

上一篇: 妈妈去哪了[年代] 下一篇: 山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