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200)

作者: 迢迢不休 阅读记录

“是官府发的,官府说…连年征战,百姓受苦,所以连发半年的米,等来年丰收后,还会再减免税赋…”

张良茫然的看向仓海君,想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怎么可能呢?暴秦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政令?

暴秦不是应该像之前统治韩国那样,压迫百姓么…

怎么就突然变了呢?

“…那也…诛暴秦!”

张良低下头,看着碗里白莹莹的稻米,一时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浪费粮食不可取!”

说完,张良又吸溜吸溜的吃了起来。

注:良尝学礼 淮阳。东见 仓海君。得力士,为 铁椎重百二十斤。

第174章 太史算卦

太史没办法,只能和太卜令一起再重新算一个比较靠近又算是良辰吉日的日子。

这回嬴政满意了。

吕泽第二日就让吕雉传来消息,他愿意跟着商户一起走商。

黎姜立刻就去嬴政那,给吕泽配了两个保镖,贴身保护。

吕雉也出去和吕媭一起帮黎姜管理制衣厂。

各地郡城的商户已经有不少人都开始听黎姜的话招募百姓开始制作毛衣。

所以黎姜这边的毛衣,只需要查缺补漏,顺便给宫中的宫人就可以了。

确实她做的这些,对于大秦来说杯水车薪。

但她也想和嬴政,和扶苏一起,努力打造一个大秦。

打造一个不被后世诟病,一个让百姓有所归属的大秦。

临出行前,黎姜的宫殿迎来了一位客人。

太史脸色尴尬的现在宫殿门前,看到黎姜来赶紧深深一揖。

“国师,在下有事想请国师帮忙…”

太史就是个边缘的小人物,没事就看看天气…

但大多数他都没啥用,陛下不出门,不祭祀,他就没啥用。

就算陛下出门,也不一定非要他算一下。

他是满朝中最清闲的一个官员,也是满朝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一个。

比如这次,陛下不听劝,非要大冬天去封禅。

不用脑袋想,就知道这次上山的路必定十分艰难险阻。

也许到了泰山,偶遇雪天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太史就来找黎姜了,希望能让黎姜在关键时候救他一命。

黎姜有些好奇:“本官能帮你什么?”

“出行之事,若是国师能帮在下美言几句……”

黎姜懂了,这是平时不拉关系,遇事让她和政哥刚啊!

“哦~我懂了,你是让本官帮你卜算几卦,你想知道这次的封禅之行能不能顺利是吧?可今天卦已经算满了,再算得加钱了。”

太史看着黎姜的眼神,秒懂,从袖袋中掏出一袋钱出来。

“还请国师为下官算上一卦。”

说罢,恭恭敬敬的将钱往黎姜身前送了送。

黎姜伸出手,掂了掂,看向太史:“本国师有几句话,希望你能记住,关键时刻能保命。”

太史点点头:“还请国师不吝赐教。”

黎姜想了想,将那些关于冬天的谚语都和太史说了一遍。

“冬有大雪是丰年,瑞雪兆丰年,大雪纷纷落,来年吃馍馍,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将所有大雪与丰收的谚语都说了个遍,黎姜才拎着钱袋子往宫殿里走。

留在太史在原地,默默背诵全文。

嬴政要去封禅的消息,传遍了大秦每一寸土地。

赵高和陈胜自然也听说了。

现在正值秋收,陈胜自然知道秋收对百姓有多重要,于是便让他们轮流回家去帮忙收地。

百姓没想到,居然出来服徭役,还能回家去帮忙收地?

等人轮流走了,陈胜才看向赵高,哼,和我比,还嫩了点。

赵高没想到陈胜玩这么大,想着陛下马上出巡封禅,想要让陛下知道他的好。

也有样学样。

工匠少一半,这自然进度就落下,但是不怕,陈胜和赵高,带着当地的郡县衙役一起撸袖子干。

百姓们都听说了暴秦的名声,秦皇那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性子啊。

动不动就将人车裂,五马分尸,甚至还搞什么连坐制。

一人犯罪,一村遭殃。

百姓们国破之前的奋力反抗,都是因为之前君主描述的秦国,实在是太过暴戾。

可事实上的秦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就连不故意在街上摔个跟头,都有一群人扶你,帮助你。

虽说他们不帮忙,会被罚款,但还是依旧会让百姓们觉得自己是被关心的。

服徭役是给钱的,商户们是给发棉衣过冬的,战乱平息,是有粮发的。

自首是减轻处罚的,诬告是要反坐的,会专门设立给百姓普法的官员,让百姓都懂法律。

若是官员违法或者渎职,罪死不赦,刑及三族,揭发者重赏,不分贵贱。

也就是说,现在的百姓,是可以告官员,且能够被受理的,有人解决的。

就连百姓若是不小心犯了法,只要你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是可以减轻处罚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百姓们税赋,是十二税一。(资料显示,相当于7%-8.82%)

【除了商户那一条,剩下都是真实的秦朝法律,是出土的秦简上书写的,也就是说,秦朝不是暴政!】

一桩桩一件件,他们好像再也想不起来之前国破时,前任君主是怎么同他们描绘大秦的了。

“诶,胜弟~”

赵高蹭到陈胜身边:“咱们是不是该去下一个地点了。”

陈胜抬起头,看向赵高,他们才刚到这,怎么就要换地方了?

赵高心里想着赶紧往前赶,这样等陛下经过,或者回咸阳宫,他们也能去拜见一下,见一见陛下。

上一篇: 妈妈去哪了[年代] 下一篇: 山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