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153)+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西门卿欲再求,蔡京已离座而去。

“西门大官人,请吧。”

往日笑脸相迎的翟大管家,这会儿也跟他的主人一样,冷眼相待了。

西门卿和一直咬牙未语的武松,起身离开太师府。

出门后,骑马回去包下的旅店。

一路上,都没听到系统提示蔡京的羁绊值点数变化。

西门卿:[无论好坏,只要因我今日的劝说,而让蔡京的命运轨迹有所偏移,羁绊值都会变动。]

[但如今一点动静都没有,果然是失败了。]

小名系统惊讶到了![导游,你居然是认真在劝蔡京,而不是走个过场?]

西门卿似真似假道:[万一蔡京像后世某些营销号洗白的那样,是一个千古名臣,只是身不由己呢?]

[若能就此避免之后的靖康之耻,岂非大功一件?]

小名系统:[……你居然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啊。]

写作理想,读作妄想。

半路加入的公孙胜在堂中等他。

西门卿走过去坐下,公孙胜倒了一杯清茶,推到面前,端起啜饮一口。

公孙胜:“大官人接下来欲如何?”

……

“【时人歌曰:冬雪苦难留,盐作皑皑白。又歌曰:长宽九九,积盐三尺,九百亿莽莽雪。

帝大恸,兼大怒。书《权奸论》,斥京勔之流如落雷。遂怒走开封。】

这里是太·祖录中很有意思的一段,历来被各种解读。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卿卿见过蔡京出来后,开封城里有歌谣传唱以盐充雪的事。

卿卿为三万盐民即将衣食无着一事,悲痛万分,又对朱勔蔡京狼狈为奸一事,勃然大怒。于是写出《权奸论》一文,骂得蔡京朱勔之流像被雷劈一样。

然后怒而离开开封。”

“最后一句:遂怒走开封,也有人将‘走’字理解为逃走之意。

为什么要逃走?因为他大骂了蔡京朱勔之流。也有说还因为城中传唱歌谣一事,有野史记载,歌谣一事,是卿卿暗中指使。”

“其实还有一个争议点,那就是卿卿离开的时间。

还记得他为何进京吗?是来朝见谢恩,外加参加冬至节宋徽宗郊天典礼的,在此典礼上,宋徽宗改元重和。

那卿卿是参加完郊天典礼后,才怒走开封,还是提前就离开了呢?各处史料记载不尽相同,有前有后,还有模糊没提的。”

“卿卿写的《权奸论》,网上就能搜到,我看了之后,只想说:别骂了别骂了,孩子都被骂傻了!

据说当初没能上教科书,就是因为骂得太狠,怕教坏小孩子(狗头)”

……

西门卿不知道后人的议论,此刻的他,正骑马飞驰在回清河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揭竿而起】感谢在2023-03-10 02:08:54~2023-03-11 23:14: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豁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除权奸,救万民

◎反了他!◎

返程途中换马歇息, 公孙胜执着拂尘,以一种期待又激动的兴奋表情,看着西门卿。

西门卿被公孙胜灼热目光注视, 想忽视也难,“一清先生, 可有话要问?”

公孙胜不曾委婉, 迫不及待开口:“西门大官人, 您在东京城里那般一番作为, 可有想过之后该当如何?”

公孙胜这话,也是武松及一干兵士想要问的,于是目光都投了过来。

西门卿好似不解其意,“一清先生是指?”

公孙胜:“大官人先是借暗探人手, 在东京市井民巷间传播歌谣, 将朱太尉以九百亿斤精盐充冬雪, 造长宽九里四时雪景一事, 散播得人尽皆知。”

“再是写《权奸论》, 言勔、京之流‘戚戚小人却担以重任’,骂其乃是‘狗彘鼠虫之辈’,‘苍然老贼、皓首匹夫’, 极尽唾骂之词。”

“如今圣上郊天大礼也不去见证, 便出走东京,日后该当如何?”

武松并非愚钝莽夫, 事后再去想面见朱太尉时, 哥哥言行微妙的不同平常。

不言其他,见朱太尉时的言语应对, 放在常人身上也算应对得体, 但以哥哥素日的思维敏捷, 就未免稍显迟钝。

但如今想来,或许哥哥当时便是有意为之,好叫朱太尉的心思全然暴露在十三省提刑官面前……

哥哥如此,竟是在图谋甚么……

西门卿带在身边护卫的兵士,皆是提刑所下辖兵士中的精明好手,也都是他能全然信任的。

如今在这四野开阔的荒郊官道,没有隔墙之耳,他也没甚么不敢说的了。

“一清先生,你如何看待当下世道?”

公孙胜一甩浮尘,“天下失政,奸佞当道,民不聊生。”

三个词,就概括尽世道现状,看似轻飘飘飘,但身在其中之人,才知晓这三个词之下的惨惨白骨、淋淋血泪。

这一行人都是平民百姓,即便是豪富如西门大官人,也非是不知民间疾苦者,都能体会到公孙胜言简意赅中的悲惨。

武松接过话来,举例往细处说:“近在眼前的,因西城所勒索,八百里梁山泊周边百姓,被逼得难以求生,只得投上梁山为寇。”

“再有南方传来消息,东南流传着一种‘吃菜事魔’的宗教,参加者不饮酒、不食荤,对贫困者率财以助,贫苦民众踊跃参加。

背后恐有人操纵,借此聚集人手,意图起事。”

武松已经近乎在直说:现在天下不太平,起义将不会是稀奇事,哥哥你若想起义全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