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68)+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当然,招安之后,西门卿依然会保有相应的话语权,要是大宋皇帝还拖着百姓往深渊里跳,他肯定是不会眼睁睁看着的。

西门卿身边亲信朱武进京陈情,表文情真意切,条条真知灼见。

要是稍微正常一点的皇帝,都会选择暂时按下矛盾,先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但赵佶和赵桓,哪个是正常皇帝?再加上多年严选出来的宠臣们,更不是有识贤臣。

“危言耸听!狼子野心!”

“不过是盐军初生之时,为争取壮大时间,而采取的示弱之举罢了!岂能被他迷惑!”

也不乏有远见之明的臣子,觉得西门卿的陈情表文句句属实,于是上表劝谏,想要促成与盐军的暂时合作,携手御敌。

但结果却是被呵斥‘为盐军张目、伙同逆贼’,然后被贬谪出京,言辞激烈的更是直接被免官永不录用。

盐军求和无用,并且朝廷当即就调动太原一带精锐兵力,挥师东进,正式讨缴盐军。

“太原精锐能抵住粘罕西路大军,难道不能剿灭区区一支盐军?”

西门卿:muad!

……

靖康元年七月,山西大军东进讨伐盐军,主将正是大名鼎鼎的老将宗泽。

月中,大军抵达沧州边境,盐军列阵相对。

七月十八,山西大军与盐军第一次正式交战。

阵前斗将环节,山西大军连负两场后,才艰难取得一胜。

接着双方将士冲向对方阵营,正面对战!

第一次交手,双方派出的兵力都不多,各两千多人。

也都只是试探性地进攻,大概试了试对方的深浅,就都默契地鸣金收兵了。

战后的宋军大营,老将宗泽有过赞叹:“盐军之悍勇,不逊金兵。甚至占了‘人和’优势,若是再有‘地利’,金军亦可灭矣。”

宗泽对盐军的赞叹不曾隐瞒,心机小人只以为他在为战事僵持找借口推脱,倒也没什么大碍。

但他对西门卿本人的欣赏,就只能缄口不言了。

从西门节度使驰援都城开封后,能毫无恋栈利落撤出,便知他确实是大仁大义之辈啊。

而且盐军治下的三州一府,百姓人人温饱,家不闭户,可知他确如传言的爱民如子。

一次之后,宗泽所率大军又与盐军交了两次手,两次对战也都打了个平手。

一时间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金兵在经过大半年休整过后,金太宗完颜晟下令,再由粘罕和斡离不继续率两路大军,大举南侵!

相比上次南侵,这次金军之势俨然如西门卿所言,有一举灭宋的打算!

作者有话说:

【闺蜜监督日更day4】

【西门大官人:努力努力努力……

雪乡二圣:这有个深渊?跳进去嘿!

救不了!根本救不了啊!】

第140章 靖康之耻(六)

◎开封再次被包围了◎

此次金军南下依旧分兵东西两路, 粘罕和斡离不二人各率一路,粘罕依旧走西路,斡离不走东路。

因东路线上宗泽所率大军和盐军正交战, 斡离不的东路大军避开了河间府。

上次南侵时,一直不曾被攻破的太原, 此次到底被粘罕大军攻破!

一直坚守太原的将领王禀战死。

当西门卿听到这个消息时, 沉默良久。

旁人以为西门节度使是在为金军南下, 而沉思应对良策。

其实西门卿只是略感无力, 他做过许多努力,但在天下大势面前,好像都无济于事。

从他穿越来时起,就在为逃避西门庆‘脱阳而亡’的命运, 为‘靖康之耻’而谋局布置。

但现在看来, 似乎只是把‘靖康之耻’发生的时间提前了五年。

虽然细节有所改变, 但历史大势依旧如故。

就好像一架高速行驶的战车, 向它扔几个石子、木棒, 是无法使他改变方向的。

一切好似都是徒然。

[呵。不是徒然,至少我现在有一支受我指挥的二十万大军,我已经有了左右天下大势的工具。]

西门卿他就不是软弱彷徨的人, 一旦定下目标, 就会跋山涉水,穿越荆棘也要向前。

“传令时迁前来, 让他去替我送一封信。”

几年以来, 若送急信,都是神行太保戴宗, 这次却叫了时迁。那便是传的密信了。

“得令。”朱武转身出去吩咐人传令。

另一边, 粘罕大军在攻破太原后, 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

斡离不的大军也接连攻陷真定、庆源二府,经恩州直逼北京大名府的魏县李固渡,准备在此渡河。

金军来势汹汹,但赵佶和赵桓却不以为意。

以为既然之前以金银财帛使金军北撤(?),这次也可以继续。

于是着急忙慌地派出使者前往金营,给粘罕和斡离不送上金银财帛,乞请缓师,并许下岁币纳贡的承诺。

更甚至!表示愿意与金国皇以黄河为界分而治之,也就是说,把河北和河东,都割给金国!

西门卿:“……”

黄河中下游河段改道无数次,现在的黄河流经地区,可和后世的不同。

后世的黄河成几字形,流经华北平原后在渤海湾入海。

北宋时期的黄河,几次改道,最近一次改道后虽也在渤海湾入海,中段却极偏南。

杜充在‘掘河阻兵’时,掘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就可知黄河离淮河更近。

划黄河而治,相当于把河北和河东都割给金国!

黄河流经沧州南皮县,因此盐军竟然也要割地给金国……

西门卿:……

[不气不气,不就是历史重演一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