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妖娆(165)

作者: 肉沫跑蛋 阅读记录

虽然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曹禺行在每次写折子用词上可是极为考究的。能够刺痛小皇帝的神经,可又不触及底线。偶尔也卖点好,让小皇帝气也不是,想放又不甘心。

这样一方面得到了名声,另一方面又将君王情绪握于自己之手。

这种快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在边地那些年,曹禺行就告诉自己,但凡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不择手段地往上爬。

他中过进士,有一定才学。可大闽王朝有才学的人多了去了,凭什么人家要用你?

他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剑走偏锋。

也正因为他过去弹劾杜寒秋,才进入了崔行的视线,在边地这么多年还能被他给请回来。

而这便是他在敬天府立足的法宝。

事实证明,这个法宝押对了。每天只用写写折子,骂骂那个小皇帝,发泄一下自己在边地多年的愤懑,还可以收获到一片赞誉之声。

就连小皇帝自己,生气的同时说不定还在劝自己,他真的是一片爱大闽之心,应该拿出君王的胸怀来包容。

想想曹禺行就笑了。

第二天,当曹禺行春风得意跑去上早朝,那承安帝坐在龙椅上,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他拖下去廷杖。

曹禺行大喊:为了大闽江山社稷,臣纵然死也无憾无悔!

喊得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便有不少臣子出来为他说情。

就连首辅张慎来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平衡这种矛盾,那曹禺行确实存在问题,可圣人这样做会落人口实。

但承安帝却是狠了心,让人廷杖五十,曹禺行气息奄奄,差点直接没命。

直到这时,承安帝才阴沉着脸,将杜晚枫奏章上的说辞换成他的口吻说了出来。

当“讪君卖直”这词一出,在场人皆不敢言。

尤其承安帝这话说得有理有据,让其他人不服不行。

想那曹禺行这段时间的作为确实太过刻意,而诽谤君主这条,哪怕承安帝治他死罪,他也无话可说。

最后,承安帝也学着杜晚枫在奏折中说的。

“诸位爱卿,朕如果真有哪里做得不对不妥,你们的谏言朕会听取。谁要是说得对说得好,朕还会重重有赏!然而此等投机取巧之人,却是在消磨朕对言官们的耐心和信任。你们也不希望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让朕不敢再相信你们、甚至是怀疑你们的忠心吧?”

承安帝这话一出,刚才还极力劝阻、甚至指责圣人无容人之量的言官们都默了。

想想也是,那曹禺行这段时间天天逮着皇帝骂,自己倒是捞够了好处,却让圣人看到他们都厌恶。

他这样做真的没有私心?

还有圣人刚才说的,那曹禺行这些年在边地,按理说也经历了不少事,回来后一句不说。他们这些言官,虽然偶尔也骂骂皇帝,但可不止如此。这朝中但凡有哪个官员做得不妥,他们都骂。六部还有军中,哪里出了问题他们都会上书。

曹禺行针对性如此之强,真是越想越不对劲。

承安帝看这些人被他说动了,心中大为快慰。

不只是这一次,似乎从他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让这群言官们如此哑口无言、驳得他们无话可说!

快哉快哉!

曹禺行被承安帝廷杖之后,再次贬斥到了边地。给事中是别想做了,而且这次也不是降为士兵,直接让他流放去边地修筑工事。

昨日曹禺行还想着自己登上高位不远矣,今日就被打回了原形。

不,这个样子连原形都不如。

他心中无比痛恨,可又不知道是谁坏了他的好事。

承安帝说的那些话,不像是他自己能想到的,到底是谁?!

至于崔行,很可惜这样一个棋子还没发挥到什么作用就没用了。

因为承安帝也说了,这次贬斥之后,曹禺行此生不得录用。这话太严重了,意味着只要大闽王朝还在一天,曹禺行都休想翻身!

看承安帝心意如此坚决,崔行哪里敢说情。反而站出来踩了曹禺行一脚,说早知道他这般包藏祸心,就不该举荐此人。在他指责圣人时,也站出来批评过他,奈何这人全然不理会。

还装模做样请圣人治他识人不明之罪,承安帝对这个老匹夫早就有不满,却也知道靠这事情没法动他。

崔行有的是开脱之词。

不过曹禺行这笔账,至少有一部分是记在崔行头上的。

第一百六十章 妙不可言,的确当得!

崔行也想不通,怎么承安帝突然就悟了,还这样坚决地处置了曹禺行?

像他这样的朝廷重臣,在圣人身边有个把几个自己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曹禺行被流放后,他便找个公公打听了。

方才得知前些日子礼科给事中杜大人给承安帝呈了个折子,圣人看过后大呼痛快。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圣人骂曹禺行的那些话,应该都出自杜大人之口。

“居然是他!”

杜晚枫这个毛小子,崔行过去并未真的看在眼里。

虽然他素有才名,但一个只知吃喝玩乐、一昧风花雪月的公子哥儿,知道什么朝堂险恶、人心叵测?让他写几句诗对个对子还行,跟他们勾心斗角?很容易就能玩死他了。

可这次的事情,却给崔行敲起了警钟。

他回到府里后,便将幕僚都聚集起来了,韦月先生便在其中。

他先说了一下近日朝中发生的事情,提到杜晚枫时自是十分痛恨。

韦月很讶异:“大人,你确信曹禺行的事情,是杜晚枫在从中作梗?”

“本官确信是他,宫里面的消息非常可靠,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