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妖娆(310)
之后,她在敌军中间呼啸来去,被十几把长刀压在长枪上也毫无畏惧。身中两刀,还是将敌军给斩杀。
自这之后,杜婉芷就赢得了一个“火旋风”的外号。
火是说杜婉芷性如烈火,遇到敌军直接就干!
旋风则形容杜婉芷在敌军中穿梭来去的战斗姿态。
火旋风,成了战场上有名的女英雄。还真的就如《梦山河》中唱到的那样,她在北方战场上留下了属于她的巾帼传奇。
杜晚枫听着九姐在前方杀敌的事迹,也发自内心为她高兴和骄傲。
九姐从小不爱读书,就爱舞枪弄棒。因为这一点,没少被家里人说、被外面人取笑杜家九小姐大字不识几个。
但其实九姐非常具有侠义心肠,也渴望上阵杀敌、为国立功。
父亲还在时,尚还年幼的九姐看到父亲一次次忧心大闽兵弱,一直致力于改革兵制,可成效甚微。
那时候九姐就握着小拳头跟父亲说,她以后也要上战场,保护大闽不受敌国侵犯。
父亲就会摸着她的头,说芷儿真乖。
如今九姐做到了,实现了她少时的誓言。
终于,杜婉芷在一家人翘首以待下,与不少驰援的义士们一起骑着高头大马进入了城中。
许多人欢呼英雄回归,二娘一脸热泪。
“娘,大娘,枫弟——”
杜婉芷看到他们,直接从马上跳了下来。
二娘抱着女儿痛哭,杜晚枫也是感动不已。
但他情绪还没抽离出来,二娘就猛然扯着杜婉芷的耳朵,将她一通骂。
而前一刻还威风凛凛的“火旋风”,下一刻却被母亲追得到处逃窜,让不少人都哈哈大笑。
杜晚枫也是哭笑不得。
回府的路上,二娘数落了杜婉芷一路。
要换做以前,杜婉芷早就顶嘴了,但这一次她都乖乖听着,一边听还一边抹泪。
她越是这个样子,二娘反倒不忍心说她了。
杜婉芷抱着他们大哭,说她好想好想家。
杜晚枫想,九姐在前线肯定经历了不少次死里逃生,也看到了太多的鲜血和死亡。能活着回来再见到家人,那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战事结束后一个多月,那种兴奋感仍然留存在大闽人心头。
最不高兴的是崔行,他原本想做重挫西荣、挽救大闽的功臣。结果谁能知道平时很彪悍的西荣,这次压根就没敢派兵出战,直接缩了。
经此一役,大闽真正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机,短时间内不用再担心来自北边的危胁。
但正如许多人所说的,敌寇虎狼之心,哪怕现在主动提出和谈,仍然不能小觑了他们。
这一次全民都参与了保卫山河的行动,下一次未必就能这般幸运了。
大闽还是需要加强练兵,巩固边防,只有这样敌人才不敢来犯。
让人感到气闷的是,战争刚停,或者说还没停的时候,朝中那班人就吵起来了。
无非又是文官阵营担心武将们在这次战事后崛起,威胁到他们自身的权力。
而且这种忧虑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这一点最近从民间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民间开始了争论,有些人说这次大战,全靠武将和武人们在前线拼命厮杀。那些文官们又做了什么?还不是在大后方安享太平?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卸磨杀驴?休想!
有些人也说虽然武将冲锋杀敌功不可没,但他们势力太大了会影响稳定。而且这次保卫山河行动,文人们也出力不小。
尤其是戏曲大师折柳先生,如果不是他的《梦山河》,也不会有大闽全民抗敌驱寇保卫山河的运动。
确实,只折柳先生一人,便让整个文士阶层的形象都高大了起来。
那些争执得最热烈的人,在心底里也是敬服折柳先生的。
而且这次朝中官员们也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户部的胡大人,一批批粮草调度,从未出过差错,也没传出过任何不好的事情。
亲自带着户部的人找富商们募捐,事事亲力亲为,据说先前还因为疲惫晕倒过。
这位胡大人,比之先前的户部尚书倪庆也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给朝廷和圣人积攒了好口碑。
胡大人也不忘在百姓们面前提及圣人英明,表示这些圣人都会亲自过问和督促。他也只是按照圣人的托付认真行事、不敢怠慢,更不敢有负圣人所托。
承安帝听着底下人禀报的这些,对胡大人更加满意。
深感把户部交给他打理这个决定真的做到了,他还是很有识人之明的。
打了胜仗、驱除了敌寇,承安帝这个月都在论功行赏。
首先便是万俟胧飞和范仲芳这些大将,受到了承安帝的高度赞扬,称他们是护国功臣。
包括万俟胧飞答应给第一批站出来的将士们的千两赏银、以及安顿死者家属的事情,万俟胧飞也都允了。
杜晚枫这位验封清史司,一个月来忙得脚不沾地。
等到前方将士们都论功行赏完毕,承安帝也想到了杜家。
他想到杜晚枫在战事恶化之前,就苦等在殿外,建议他号召武林人士前往雁雄关支援。
那时候他听了萧贵妃的劝告,没有同意他的提议。
事实证明杜晚枫是很具有前瞻性的,他口中的武林人士,也为大闽打赢这一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不管是威震关内关外的那六十二位武林高手,还是差点抄了夫仓老巢吓得他们仓促调兵回援、大大缓解了前线将士们压力的那一百多位武林人士,都证明他们的存在不可或缺、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