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妖娆(458)

作者: 肉沫跑蛋 阅读记录

如今想起都一身冷汗。

又有消息称朝廷已经下令召回万俟胧飞,这是开战的信号。

而上官朝夕也明显感觉到她在都城越发举步维艰了,每日都有不少监视她的人,承安帝也没再主动召她进宫。

冷处理的态度更加让他们摸不着大闽这边的真实态度。

朝廷也在争论这个问题。

有人说打,夫仓不狠狠敲打敲打就永远学不会老实。趁着他们尚未恢复元气之时打到夫仓国都,彻底将他们给打服!

另一拨人不赞成再起战火。

北境之战结束不久,不只是夫仓没有恢复元气,大闽也如是。何况这些年国库一直不充盈,打仗又劳民伤财。若能短时间内取胜还好,若不能大闽的处境就会变为被动。

再者,北境一战的胜利是很难复制的。此时开战,民间支不支持不好说,武林人士恐怕也不会像之前那次参与进来。

毕竟主动攻打别国,和保家卫国、一步都不能后退否则山河沦丧的处境还是不一样的。

“圣人,咱们要想清楚,这一战不打,咱们大闽就始终是战胜国。夫仓、北安还有西荣都不敢贸然进犯我大闽。在不知我们底细深浅的情况下,我们始终能保持着神秘的形象。可一旦开战,胜了还好说,输了,那北安和西荣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安分。”

这笔账,只要好好算一算,都知道怎么选择才最划算。

大闽的军队本来打仗就不是很行,这一年来虽然加紧了练兵,但时日尚浅。战事中能发挥出几成也不好说,还有北安和西荣这样的强敌在一旁环伺,所以攻打夫仓这种事情也就只能过过嘴瘾。

等脑袋冷静下来,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第四百二十六章 该站出来了!

上官朝夕这个时候还敢留在敬天府,也就是看准了大闽不会贸然开战。

老实说,北境之战情况比较特殊,大闽军队到底有多少战力,也不好做出最准确的评估。所以才有大臣们说,不开战就能继续维持神秘形象。一旦开战,让敌人认清了你。说不定不但不能震慑对手,反而还让他们都认为可以扑上来啃一口。

什么时候战,怎么战,对于大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抉择。

一步错,很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大闽需要亮剑,但剑亮出,就要造成威慑,否则只会带来反效果。

而张慎来和魏阶,也不赞成开战。但夫仓对大闽的所作所为,他们也不能完全不拿出态度来,这会让别国看出大闽的软弱,不利于宣扬国威。

“张首辅,你的看法是?”

“回圣人,臣建议让万俟胧飞这位镇北大元帅即刻带兵开赴北境,给夫仓以压力,让他们就此事给大闽一个交代。”换言之,不开战那夫仓就要拿出求和的态度来。

至少过去强占的大闽土地和城池要归还。

有关于这个事情,张慎来早就有话说了。

夫仓抢走的三郡,本来在北境之战胜利时就该要回。可朝中一帮人认为这三郡是大闽主动让出去的,这时候索要显得不大气。战胜国也要拿出战胜国的气度,大闽又不是那些蛮夷锱铢必较。

毫无疑问,这又是高崇那帮为首的软骨官员的论调。

再加上那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中,要忙的事情很多。圣人又是个爱面子的人,与夫仓和谈时,场面话都说出去了,也不好在两国友好时再提出让他们将三郡归还。

而张慎来始终记着这个事。

或许那三郡在承安帝和高崇这些官员看来算不得什么,然而在他心中,这始终是大闽曾经耻辱的象征。

这个时候不把三郡拿回来,更待何时!

还有,在两国贸易中,大闽给了夫仓太多优惠。明明他们才是战胜国,却处处让对方占便宜。

所谓的气度和大气,难道就是这样表现的?

恐怕还是相关人收了别国好处,而这条线上的人都能从中拿到好处,才胳膊肘往外拐吧。

这是一个契机,让张慎来决心整顿这批国之蛀虫。

不是直接强硬的整顿,而是用一种更为温和隐蔽的方式。

这是他做事的风格。

“陈兵北境,威逼夫仓就范。这是胡大人下午让人送来的消息,看来有许多人夜不能寐了。”井宾也笑道:“咱们那位张首辅,难得强硬起来了。”杜晚枫却摇摇头:“有些问题存在多年了,他要是真有魄力和决心,早就解决了,也不用等到现在。说到底,他还是更为爱惜自己的权位。许多事都是等到不能再拖时,他才介入。”在杜晚枫看来,臣子有三品。

头品是能准确预见问题的发生,有魄力并且行之有效地去消除隐患。

次品是问题发生、尚未造成大的危害前,能及时解决问题。

下品是危害已经造成,经过一番伤筋动骨才开始下定决心去排除。

至于那些故意制造事端、损害国之利益的官员,在杜晚枫这儿根本就不入流。

井宾知道,自家公子非常看不惯张慎来这一点,已经不只一次对此表示不满了。

“那公子,你认为这次我们是该战还是该和?”“不能战,却也不能简简单单和。”

“不能、战?”井宾意外。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此时开战不明智,但话可没有公子说得这般笃定和斩钉截铁。

更何况,大多人对如今的大闽形势还是非常乐观的。

“战争,是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的。大闽这一年改革,没改革好。练兵,才刚刚开始。也没给百姓一个更好的生活,拿什么打?”“可北境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