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妖娆(459)
“北境之战是不可复制的。”
井宾也沉默下来。
“在大闽,有一个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到已经动摇了王朝的根基,可朝中那班人都对此讳莫如深,谁也不敢擅动。再这样下去,不需要等敌国入侵,咱们自身便万劫不复了。”井宾一惊,“公子说的是土地兼并的乱象?”
“父亲在时,沉重打压了那一批贵族和豪绅,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也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可父亲走几年,你出敬天府看看,各地现在又都变成了什么样子?”杜晚枫每每收到地方传来的消息,忧心如焚。
奈何他现在位卑权低,又身份敏感,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做不了什么。
朝中也无人愿意来做这件事。
他也只能像其他人一样做个睁眼瞎,对这些事视而不见。
因为这是非常庞大的一股势力,其中牵涉到的人有皇亲国戚,朝中重臣,还有各地方恶霸巨富。
要动这么多人的利益,除了拼着命不要,还要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勇气,更要有手腕和谋略。
而自古以来,敢于这样做的人哪怕最后做成了,也没几人有好结果。
“土地兼并成风,确实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可笑朝中这一班人各个都在极力营造出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一派新气象,仿佛这样那些真正存在的问题都会消失。”北境之战的胜利,更加蒙蔽了这些人的眼睛。
其实杜晚枫比任何人都担心这一战真的打起来,会暴露出大闽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到那时候敌人可不会像如今这般只敢在暗地里搞点动作了。
要说朝廷内没有清醒的人吗?
当然不是。
张慎来和魏阶,包括崔行,他们都清楚着呢。
只是他们中有些人本就是受益者,当然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这一次张慎来显然也是清楚问题严重,开始着手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了。
而他挑选的还是最有把握的一块,恐怕土地兼并的问题,他还是不会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杜晚枫对此人评价不高。
一国首辅,如果私心太多、顾虑太多,那他就不是个好首辅。
但杜晚枫同时也在思考,他在这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呢?
哪怕如今他份量太轻,却也不能再将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朝中那班自私自利的老家伙身上了。
为了这个王朝的命运,总是要有人站出来、有人牺牲的。
第四百二十七章 强硬表态
为什么杜晚枫这么忧心土地兼并的问题?
历史上,有很多王朝的覆灭,根源之一便在于土地兼并难以抑制。
如今,大闽的土地集中问题已到了空前的程度。
杜寒秋还在世时,有他镇着、又严厉地处理了一批大人物,沉重打击了那些人的嚣张气焰。又制定出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来管控此类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算是遏制了这一现象。
然而,没过多久杜寒秋便去世了。
没了这个强势的杜首辅,一干仇视他的人开始往他身上泼各种脏水。只要将杜寒秋搞臭了,朝廷便会清算他,而他生前主张的政策便会被推翻。
所以为什么前世杜家出事后,大闽王朝很快就沦为了夫仓、北安和西荣的盘中餐。
主要原因还是内部被蛀空了。
一群被杜寒秋狠狠打压的人,在没了杜寒秋的压制后,剧烈反弹。
王公勋戚和地主豪绅疯狂兼并土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田地。
都知道大闽王朝重文轻武,对读书人的重视都已经到了起反效果的程度。
读书人只要考上举人就会免除土地赋税,也因此这些人一有机会便会大肆圈占土地。另一方面,一些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也会将土地挂靠在这些举人的名下,用以逃避交税。
当然,这些相对还算是程度较轻的。
实际情况中更为糟糕的是一些特权阶级用各种手段,夺走了农民的土地。使得自耕农和小地主阶层逐渐破产,最后成为了流民或者佃农。
一年辛苦到头,全为别人忙活,自己都不见得能填饱肚子。
还拥有少部分土地的自耕农,却得承担着全国大部分税收。
而那些特权阶层呢,吸着整个大闽王朝的血,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土地,不用交纳任何赋税,还在不断盘剥着农民、蚕食着这个国家。
有个天灾人祸的,农民们便会遭受灭顶之灾。而每逢国库要增加税收,也都是由这些自耕农们承担。
一方面,土地在不断减少,自耕农沦为流民和佃农的也越来越多。剩下的这部分自耕农,头上的赋税就越重。长此以往,农民们不堪重负,乃至最后无法生存。
杜晚枫对这一乱象也是深恶痛绝。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惩治过一位皇亲国戚。
这位皇亲国戚不但兼并了大量土地,强迫农民甚至军丁为他耕种。还找各种名目找朝廷要钱,交代给他的差事是能贪多少贪多少。用老百姓的话说,鸡蛋到了他手上都得瘦一圈。
其面目之可憎、行为之丑陋,令人发指。
父亲将他处理后,是民心大振。
杜晚枫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贪官蛀虫恶心的嘴脸,想起来仍然让人生理不适。
这些根源上的问题不解决,不让百姓有好日子过,拿什么去打仗?
如今的大闽,只不过是虚假的繁荣罢了。
“那公子,你打算如何做?”
“当然是将那块布给揭开,让我们的小皇帝和那群自命不凡的大臣们看到大好河山已经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