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般咸道的晚安(62)

作者: 园林 阅读记录

两人体型,神态皆有相似之处。

区别在于眼睛,侄子眼眸深邃,专注时显得格外浓情。

身旁的女仔,端坐娴静,圆眼蓄满活力。

虽也身形算单薄,却不给人蒲柳之感。

这样也好,阿仔太软了,合该有个这样的人撑住他。(阿仔是粤语的一种昵称)

“听讲,阿生他当年做的不好,对不住你。”

周若栗看了男人一眼,浅笑垂眸,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形似委屈。

林蓉心下了然,随后的对话就如同长辈关怀那般,希望双方既已有子,早日稳定。

外加许下承诺:她百年之后,自会留一份给到最疼爱的侄子。

吴柏生低头抑制泪水,姑姐已经给他太多了。

两位女性,讪讪然了几句,就掀过此页。然后以柏生为话题,颇为投契。

结尾时,林蓉不送他们了,她来了店里,就自然还会去盘查别的事务。

三人起身,周若栗主动伸出手,和姑姐交握。

这个女仔的手很定,林蓉又多些放心,双方说好,得闲时带鱼蛋仔来看她。

依旧问叶添光借的车,吴柏生载她去疗养院。

到了之后,找了处树荫停泊,他让她先在车里坐一会。确认了空调舒适,他才下车,快步往里走去。

吴珍珠正在午憩,询问过看护,今天无异,他又折返下来。

其实,昨晚他就预先来看过。

打开车门,说了下情况,两人等半小时再上楼。

周若栗心知他紧张,伸出手覆上去,平平的磨搓着他手背的青筋。

对视一会,她难得的,将头枕靠在他的肩膀。

促使她温柔的是回忆。

得知实情之后,再忆五年多前,他当时走的很狼狈。

手脚的轻颤,她以为是对拍摄工作的紧张。

喃喃自语,她偶有撞见,但耳鸣使她误以为是在背领勋给的那几句台词。

吴柏生一句没提,自己吞下,就这么走了。

她不好受,他也是在苦难中挣扎。

他们两个,其实,都没有离开。

见到吴珍珠,比想象中要更轻松。

相似的白糯,银灰斑驳的短发,梳理整齐。

看护在旁,热情的搬来凳子。

三人最初互看无言,吴珍珠近期神志尚清,知道来者是儿子的女朋友。

还是周若栗发现了床头柜的编织篮,才有了话题。

坐了一会,柏生见时间不早,说要走了。

临行,吴珍珠拉着儿子的衣角,又牵住他的手。

柏生半蹲在床旁,抱着阿妈,轻拍她的背。

过了几秒,看护过来逗趣。吴珍珠得到了安慰,放开儿子,和他们挥挥手。

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吴柏生临深履薄,又迎来了周父周母的到访探视。

所有的一切,让他想起了几年前的心思。

和周若栗在一起,平凡生活能过的波涛汹涌,新奇常新。

至于离开她,那是不能够的。

他连短暂的不能留宿,需要与她保持距离,都如漂蓬断梗。

在海城几天,四个大人顾忌鱼蛋仔,算得上和颜悦色。

临走那日,清晨航班。

周若栗不高兴早起,吴柏生自告奋勇代为送机。

“你最近新盘下的店铺,做得怎么样了?”

周德凯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犹如训导主任,不再伪装和风细雨,听来略沉。

吴柏生望了后视镜一眼,分神思考后答道:“下个月可以开张了,不算很有把握。但是阿栗替我算过了,说没问题。”

话倒是实在,周父的嘴发紧,但不再问。

蔡蕊荷观察了几天,基本洞察了女儿的心绪。

她没什么要私下了解的,借着车程,细细看了会这个男孩子。

来日且长,不急。

周若栗自父母回港城后,发现吴老板像变了个人,突然勤力了。

上进是好事,可这个男人累到居然开始打小呼噜,她有点受不了。

两店一屋同时运营,最大的难题,倒不是菜品把控,而是人手。

经常会遇到临时请辞,新人又没到岗的情况,吴老板只能自己补位。

好在忙过最初的两个月,稍稍稳定了下来。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某天,疲倦的男人仰头躺靠着沙发,道出焦虑。

“如果我做得唔好,世伯喺唔喺就唔会接受我?”(如果我做不好,你父亲是不是不会接纳我?)

“他说了什么?”

“没,只是我担心。”

周若栗无从安慰,冲了热可可,用红杯递给他。

隔没多久,她开始代为创立吴记线上店。

初期形态只供应厚切猪排的半成品。

请了大学生兼职统计及安排骑手,让食客在微信群下单,配送范围为同城十公里以内。

还是为风韵犹存的吴老板破了例,用自己的公众号向海城居民做了推广。

不用他再营业俊脸,起了个新潮名。

【JEFF 的店】

吴柏生拜托最早玻璃屋的帮工阿姨,替他于邻里之间,物色人手。等他周转适应一段时间后,将考虑开第三家店。

对方已退休,替子女照顾孙辈,旧东家的请求,一口答应。

又是农历除夕,机票仍分为两个目的地。

他回广东陪阿妈和姑姐,她带着儿子去港城。

出发前夕,周若栗松口了。

让吴柏生年后赔付一个月租金,退了单身公寓,搬过来。

男人走前,偷摸将利是封塞在她枕下,里面是张储蓄卡。他计划定期往里转入家用。

这个年,不会太平。两家人各自有事要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