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究竟怀了谁的崽(135)

作者: 花与颓 阅读记录

今日的早朝不出所料没上成,奏折却还是要看的,案侧堆积如山,沈弱流捡了些要紧的,朱笔批红。

……除开些细枝末节,惹人心烦的车轱辘小事,终于有一道令他龙颜大悦。

是徽州知府裴牧之上的,说自从萧渚河到任以来,十二州匪患情势大有好转,不出月底,便能彻底整治。

沈弱流此回没信错人。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庭中松枝不堪重负,喀拉折断,雪雾四溅,闻声,沈弱流透窗而望,心中阴郁一扫而净,唇角勾了浅淡笑意,下意识轻抚微微隆起的肚子。

那个混账没说错,萧渚河确实可用。

十二州匪患一平,便可朝姚云江动手,肃清喆徽,指日可待。

沈弱流磨刀霍霍,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福元从殿外进来,手中提着个食盒,察言观色的,瞧圣上心情不错便从食盒中取出几样软和糕点,一盏温热牛乳搁在案头,

“圣上歇歇眼睛,用些东西吧。”

“朕见你出去,不用想便知准是又去司膳房给朕寻吃食去了。”沈弱流从窗外收回视线,揉揉眼睛,笑着打趣,

“再这么一天五六顿地吃,届时只怕朕的肚子还没大,人先要胖上一圈。”

“这些东西不打紧,奴婢是怕圣上和腹中小殿下饿着。”福元笑呵呵地将案上奏折收起来。

这时,窗外又传来一声喀拉脆响,沈弱流望去,只见满目雪色,纷纷扬扬,有什么东西撞在树上了。

福元才发现窗户开着,凉飕飕的,过来将窗扇合拢一半,只留条缝透气,“准是宫里的野猫。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外头冻着呢,圣上仔细受寒。”

沈弱流收回视线没在意,端起温热牛乳小口小口喝着……喝完了,福元将案上碟盏收拢,又提着食盒出了殿外。

不多时,进来道:“圣上,徐阁老来了。”

沈弱流从案上奏折抬眼,见徐攸在屏风侧驻足,正将身上的墨色大氅解开,露出紫袍玉带,仙鹤补子的官服。

“天寒路滑,老师怎么独自来了?”他没动,只因身上难受,坐着笑道。

徐攸将大氅递给身后小黄门,等身上寒气散了才走进来躬身行礼,“臣听闻圣上违豫,心忧龙体,故来探望。”

“夜里风大未睡好,现下已无大碍,劳老师挂心。”沈弱流面色滴水不漏,抬手示意。

这话不知徐攸信是没信,一时间未置可否,拱礼落座,沈弱流将裴牧之的那道折子递过案,“喆徽匪患形势,想必老师已经知道了,朕看了裴卿这道折子,也觉十分快意。”

“任命萧渚河为十二州总督,是圣上英明。”徐攸微微一笑,继而想到件事,又问,“臣听闻前日北境王世子霍洄霄在西郊抓了一批贩卖香料的商人回京,圣上可知此事?”

沈弱流一顿,将手中奏折丢在案上,微微颔首,“是朕叫他去做的。”

徐攸忖道:“圣上先前曾说起红蓼原之物进了郢都,怀疑国中有内贼,不知此事与其可否相关?”

“正是。”沈弱流双眸眯了眯,“朕与……霍洄霄查到香料来自西郊草市,顺藤摸瓜查到了西郊一处深谷,朕便叫霍洄霄将那些人抓了,想借机钓出幕后之人,即便是钓不出,也不可再放任那些东西在郢都流窜,危害百姓,挖空大梁。”

他垂下眼,“此事北镇抚司,郢都衙门都不适宜出手……霍洄霄最合适。”

“此事霍洄霄去做的确合适……”徐攸点了点头,大概将事情弄清楚了,“鸿胪寺统管先农台农神庙,有人在西郊谷中肆意妄为,竟无人看出端倪,实乃失职。”

突然,神思一转,反应过来:

圣上竟然亲自跟着霍洄霄去了西郊,以身涉险?

圣上何时与那个手握重兵,随时可反的异姓王世子这般亲密了?

又是何时如此信任这个狼子野心的北境王世子了,竟敢将自身安危放心地系于他身?

自打回京以来,徐攸总觉着这个他自小看着长大的圣上变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在他面前将所有心思都挂在面上,而是藏起来不叫他人轻易知晓了。

连他也窥探不得分毫,好像自己离开三两月,圣上经历了许多他未曾知晓的事。

不过这是好事。

君无见其所欲,君无见其意(2),身为帝王,理应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3),即便是在帝师面前,君臣有别,亦该如此。

圣上领悟这点,是好事。

徐攸欣慰。

说到鸿胪寺,沈弱流怔了怔,突然想起鸿胪寺首官现下还在诏狱里押着,沈七说此人一直要求要面见他,有要事上告。

西郊,鸿胪寺……脑中好像有什么东西拨开层层雾霭,现于眼前。

莫非此人是要说的正是西郊深谷伊迪哈之事?

徐攸收敛神思,双眸沉静,“北境王世子行事诡异,喜怒无常,目无法度,此人一时可用,但也仅在一时。国中正为多事之秋,霍家手握重兵,可不可信,会不会反,实在难以预料……君子不立危墙(4)恕臣僭越,圣上万不可与此人走得太近!”

利用便可,不可交心。

更不可将自身陷于险境。

“朕知道的。”沈弱流怔了怔,垂眼道。

徐攸苦心孤诣,他自是省得,可……大氅掩盖之下,沈弱流默默摸了下微微隆起的小腹。

现下再说这些只怕为时已晚,那混账的一部分现下已在他腹中落地生根,血脉相融,一天天长大,六月之后,从他的肚子里出来,顶着与他那个混账父亲一样的鬈发浅眸。

上一篇: 我那堕仙夫君后悔了 下一篇: 碎琼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