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151)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那书生同样在扉页签名,“在下,苗州古斯县,陈原君。”

*

沈知澜今天碰见书生,又想起明年春天将要春闱,故而京城的书生逐渐变多。

现如今交通不便,从南至北,少不了要走上三四个月,书生们自然要早些出发,免得路上出意外,顺便调整状态,应对考试。

如果会试不中,有人更会选择留在京城等待三年,以待考试。

还是挺难的。

提到交通问题,他不免想到沈齐邀请杜二舅上京城来,杜二舅回信了吗?周朗也来吗?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来,当然来,我说等他先站稳脚跟,在给他寻摸个好差事。”沈齐道,“二弟跟我们又不一样,不说进军营,就是进兵马司,进衙门之类的都行,先从底层干起。”

这倒是,如果兵马司要人,沈知澜还可以去找路指挥打听打听,候个缺。

武官又不像文官,只要会打,能吃苦,找个差事还是轻松地。

大概是这次沈齐画的饼挺大,杜二舅来的很快,信件到后差不多半月,他人也到了。

沈知澜刚回家,就瞧见巷子口站着两个黑乎乎的人,到处打听他家在哪儿。

邻居看到两人又高又壮,肌肉鼓起,纷纷绕道而行,他们也不气馁,继续找人打听。

沈知澜心头生疑,故意靠近过去,却没想到那肌肉壮汉一把把他举了起来,嗓音震天,“哈哈澜哥儿都长这么大了!舅舅还怪想你的!”

一个冷不丁被举了,沈知澜心脏都跳到喉咙口,直到听见熟悉的嗓音,这才安心下来,“二舅,你吓死我了!怎么来的这么快啊?”

算算脚程,至少也要一个月吧?

杜二舅把人举高高一个来回,这才放下来,“我心急嘛,听说有好事等着我,我还坐得住?”快马加鞭也要早点赶来,以防有什么变故。

“表哥!”沈知澜被放下之后,又去看周朗,一年多没见,周朗个头窜的飞快,沈知澜发现表哥已经足足比他高了一个头,衣裳穿在身上略有些紧,看上去一个能打他五个。

更可怕的是除了个头,还有肌肉,壮实的!

沈知澜一边暗暗发酸,一边把人往家中领,杜珍娘看到弟弟,又是一阵久别重逢的欢喜,说什么也要做几个硬菜,庆祝一下。

第087章 第八十七章

进屋之后, 杜二舅这才说起分别后的情景,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杜姥爷在家休养, 大舅不咸不淡干着把总的活儿, 二舅负责经营着果脯生意, 家里其余人一起做事。

尤其是现在生意做熟了, 都不用上门,商户为了保住货源,都自己上门来收,又省了杜家一桩麻烦。

不过杜珍娘看着二弟这硕大块头,悄声问, “谁让你练成这模样的?”看着还怪吓人的。

“爹让我练的, 平时除了偶尔出门采购,其余时候都在家让我练拳脚, 还请了师父专门教。”杜二舅小声说, “当初姐跟姐夫临走前,不是说要给我寻个差事么?爹便一直没让我停下练功夫。”

“也不怕他是哄你们的, 万一没找到差事吶?”杜珍娘嗔道,有感于娘家对丈夫的信任。

“没找到也无所谓,学到拳脚还是自己的么。”杜二舅故意举起自己的胳膊, “瞧瞧着,等闲三五个大汉不敢近我的身。”

杜珍娘拍了弟弟一巴掌,让他少显眼。

杜二舅把胳膊放下, 不禁又感叹道,“还有, 要么说人比人气死人吶,朗哥儿学武的天赋比我强多了, 刚开始我还能压制

他,半年就被反超,现在已经打不过了。”

“真的?朗哥儿这么厉害?”沈知澜听了半截,惊奇望着周朗,左看右看周朗也就是个十来岁少年模样,成年人都打不过?

“别听二舅舅胡说,他这是抬举我。”周朗坚决不肯承认,只说是杜二舅谦让了。

杜二舅笑而不语,厉不厉害的,心里都有数。

吃过晚饭后,杜珍娘又去给他们两布置房间,沈齐拉着杜二舅进书房商量做生意,沈知澜便跟周朗一起聊天,问周朗过的怎么样。

“老样子,练武读书,有时清闲就到处逛逛打猎。”周朗带着一点抱怨,“我以后打算走习武的路子,还学书法干什么啊?”

这话简直引起了沈知澜共鸣,他现在还要每天练几篇大字呢,不过坚持了这么些日子,字迹的确有进步。面对真正的少年,

他自然要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那些青史留名的武将,同样文采出众还会作诗,能文能武才更厉害嘛,不然这么看懂那些兵书呢?”

“那我只看兵书不就行了?”周朗突然奇想。

“可兵书里还带典故啊,退避三舍了解吗?围魏救赵了解吗?纸上谈兵欲擒故纵暗度陈仓呢?”沈知澜两手一摊,“不学文不就读的一知半解么?”

周朗皱起鼻子。

“但学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不用学的更深。”沈知澜现场背了一段诘屈聱牙的古文,“我还要学这个哩。”

要么说人的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周朗顿时觉得自己学的东西一点不难了。

沈知澜也这么想,跟那些要考科举的人比起来,他学的东西至少还算简单。

双方都从对比中得到安慰。

*

沈齐想要做果脯生意也是当真的,等杜二舅修整几日后就亲自去各家店铺打听消息了,得到的消息很乐观。

京城百姓比茂州百姓富裕,在吃喝上也舍得花钱,如果蜜饯包装做的好,很能买上价格。杜二舅就看到有人买一种叫做八珍盒的蜜饯点心,连盒带蜜饯一共售价五两银,可里面的蜜饯不到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