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陪房丫鬟(161)

作者: 梦吟雪 阅读记录

胡嬷嬷犹豫片刻,开口道:“梁王府孩子不多,梁王妃只有一位千金,却远嫁他乡。而世子实际上是蔡侧妃所生,因是梁王府唯一的继承人,梁王爷才请求册立他为世子。”

“梁王妃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怎会舍得她远嫁呢?”绛莺不解。

胡嬷嬷瞥了绛莺一眼,暗自感叹这丫头敏锐,问题一针见血。

“这事,历来没人敢多言……”

“求您告诉我吧,我不会四处乱说的。”绛莺央求。

“哎,圣命难违啊。”胡嬷嬷叹气。

“是皇上指的婚?”绛莺追问道。

胡嬷嬷点点头。

这确实无计可施。

“即便嫁得再远,每隔几年总能相聚吧。”绛莺低下头说。

“恐怕这辈子都难再见了。”胡嬷嬷边说边用帕子抹了抹眼角。

“怎么会?!”绛莺惊讶。

“她嫁到南靖去了。”胡嬷嬷犹豫许久,终是道出实情。

南靖?!那可是大魏西北边的异族国家,南靖人多游牧为生。

“怎么会?可那……那不算是嫁人,那是和亲吧?”绛莺震惊。

“严格来说,是和亲没错。皇上封那位小姐做永秦郡主。可你听过这位永秦郡主吗?”胡嬷嬷幽幽问道。

绛莺摇头。

“将宗室女封为郡主,送去南靖和亲,如此大事,按理说不应闻所未闻。在过去的日子,咱大魏是南靖头上的大哥,他们得时不时朝咱们示个好,送点东西来。可现在……”

“唉,现在咱大魏囊中羞涩,哪来的银两跟南靖硬碰硬?全靠侯爷把着门,才不至于让南靖踩上门来。更憋屈的是,还得把自家姑娘送去南靖联姻,皇上面子上挂不住,这事儿自然就不乐意宣扬了。”

胡嬷嬷脸色沉了沉,显得有些沉重。

绛莺心里透亮了几分。

讲真,如今的皇帝真是运势不济。

打从他坐上龙椅,老天爷就没消停过,不是闹大旱就是发大水,好似两班倒般轮流登场。

天灾一来,庄稼准遭殃。

百姓难以为继,皇帝为了子民生计,也为了政权稳固,不得不减免税收劳役,户部还得拿出银子来救灾。

这么一折腾,国库日渐空虚,国力跟着下滑,周围的邻国眼见有机可乘,特别是南靖那边。

“那会儿,梁王妃找到咱文轩侯府求助,侯爷亲自入宫请缨,说有林家军在,何须再送女子远嫁和亲。因此侯爷和户部以及兵部的官员在宫里争了三个昼夜,终究因为军饷不足,皇上还是下令让表小姐远嫁南靖。”胡嬷嬷幽幽一叹。

“公主出嫁,总得有点嫁妆和排场吧?”绛莺疑惑道。

“嫁妆是备了几车,其实都是送给南靖的礼物。排场就别提了,几乎没有。选了个深更半夜,百十号人静悄悄地就把表小姐直接送出城了。就连册封为永秦郡主也都是密令,不然哪会这么少人知晓?”

“真是苦了表小姐,本是金枝玉叶,也就比你大那么两三岁,却要嫁给快四十岁的南靖可汗。听说那可汗身边已经有了七八位夫人。”胡嬷嬷摇头,满心无奈。

南靖不同于大魏,那里的贵族男儿能够妻妾成群,享尽齐人之福。

绛莺心中不免一阵唏嘘。

永秦郡主,一介女流,却以柔弱之躯扛起国家安宁的重担,背井离乡,远赴胡地,此生恐难再回故土,与亲人相见亦成了奢望,却被母国给视为耻辱的印记。

她就像是大魏盛极而衰的一道伤痕。

不仅得不到臣民的感激怀念,甚至母国也羞于提及她。

真是悲哀、可怜又令人叹息。

换做任何人,心里怕是都难以平衡。

“皇上为何偏偏选中表小姐这独苗呢?”绛莺满腹疑惑。

第169章 丧事

虽然说每个孩子全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从多子女家庭中挑选,父母至少还能有其他孩子相伴左右,聊以慰藉。

“人选是宫里定的,等梁王府得到消息时,表小姐已被安置在宫中,专人伺候,连郡王夫妇都无法相见。皇上又哪里会顾及这么多平民百姓的感受?”胡嬷嬷感慨道。

这话不无道理。

“我还有点事要处理,你好好休息。”胡嬷嬷望了眼窗外的日头,匆匆拿着手帕离开了。

绛莺硬撑了这么久,头痛欲裂,无暇多想,便沉沉睡去。

日落时分,林鸿涛归家,还带来了钟修宇。

“绛莺,表弟查案有两手,已从京兆府查阅了案卷,有些疑问想要询问你。”林鸿涛对绛莺说道。

绛莺赶忙起身,草草整理一番,前往正堂与钟修宇见面。

问了许多往事后,钟修宇摊开手掌,展示着一块布料。

“你见过这样的衣服吗?”

那是深棕色的丝质,点缀着浅棕的宝相花纹。

“看质地和色调,像是咱们府里管事的衣服。”绛莺沉思片刻,“感觉在哪儿一闪而过似的。”

她揉着额头,闭眼苦思,却怎么也回忆不起具体何时何地。

钟修宇显得不耐烦,起身冷淡地说:“就这样吧。”

言罢,他转身向外走去。

绛莺急忙从架上抓起一罐普洱茶,紧跟其后,恭敬地对钟修宇说:“多亏余大人愿意相助,这点茶叶,微不足道,还请余大人收下。”

钟修宇停步,眼角扫过茶叶,嘴角勾起一丝嘲讽:“这曼松古树的普洱珍贵,绛莺姑娘还是自留为好。”

说罢,他离去。

约莫一刻钟后,林鸿涛归来。

“郡王世子好像对奴婢颇有成见。”绛莺低垂着头,神色黯然。

上一篇: 儒雅知县的粗鲁小妾 下一篇: 奉旨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