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陪房丫鬟(162)

作者:梦吟雪 阅读记录

“怎么说?”林鸿涛询问道。

绛莺讲述了赠茶被拒之事,生怕他不尽心尽力。

林鸿涛笑道:“这是你多心了。表弟性情孤僻,言语尖锐,但他对案件痴迷,经手的案子无不解,所以我特地请的他。”

原来钟修宇是林鸿涛特邀的?

确实,钟修宇还穿着官服,估计是下班直接来的文轩侯府,还没回梁王府,那梁王妃应当来不及通知他。

“有真才实学的人,多少有点独特脾气,只要能破案,我把他当神仙供起来都行。”绛莺释然,轻声说。

林鸿涛从袖中掏出一枚桃木挂件:“工匠急做出来的。他说这式样普通,而且是十年前的老款式,源头难寻。”

“我编个绳系上,戴出去。心里有鬼的见了,说不定会露出马脚。”绛莺若有所思道。

林鸿涛点头表示同意。

两天后,接到京兆府通知,沈母跟灵珑的遗体可以领回。

林鸿涛安排人员,置办棺椁,将她们安放至沈宅。

绛莺换上朴素衣裙,去跟侯夫人还少夫人告个假。

侯夫人正闭门礼佛,莫雨薇看着绛莺的装束,叹了一口气:“也只有文轩侯府这般仁厚,让你们这些卖身为仆的回去尽孝。好吧,你回去三天。记住,回来时别穿孝服、戴白花,冲撞到主子,你担当不起。”

“奴婢明白,谢谢少夫人。”绛莺行礼。

莫雨薇瞅了瞅绛莺隆起的腹部,心头憋着一股气。

这孩子真是奇怪,历经千辛万苦,硬是在绛莺腹中安然不动。

“你脖子上挂着的是什么玩意儿?!”莫雨薇没好气反问。

“桃木挂件,少夫人您看看。”绛莺特地靠近两步,展示给莫雨薇。

“金的银的不戴,戴这个干嘛?!显得咱文轩侯府好像亏待你似的。”莫雨薇翻了翻白眼。

“桃木能辟邪。”绛莺望着莫雨薇解释。

“那也不用戴得如此招摇。行了,你走吧。”莫雨薇嫌弃地摆摆手。

绛莺弯腰行了礼,然后转身离开。

她在心里琢磨着,莫雨薇的模样并不像是做了亏心事。

难道真是自己误会了?

坐上马车,绛莺返回了自己的宅院。

一迈进母亲生前居住的小院,那副棺椁猛然映入眼帘,让她心头一紧,不由自主地扑上前,趴在冰冷的棺木上,失声痛哭。

沈无忧递给她一块手帕,低声细语地说:“您得顾着小侄儿,别再哭了。”

绛莺接过手帕,擦拭着脸庞,喉咙里挤出几个字:“为什么家里不挂上白灯笼,也不扯白布条呢?”

“大姐姐不同意,说这是你的家,女子家中停放灵柩已是无奈,怎能再添这些悲伤的标记?”沈无忧抽泣着说。

“挂,必须挂!别人家有的,咱娘一样也不能少!”

绛莺毅然决然,吩咐了帮忙料理后事的安管家和阿桂,两人连忙去安排了。

幸好有安管家的主持,还有林鸿涛派来的帮手以及肉铺伙计们的协助,丧事处理得还算得体。

因天气渐热,尸体不宜久存,绛莺与姐姐决定,在家中停灵两日后便举行葬礼。

全家人聚在一起,讨论安葬地点。

要么由沈卫叔护送遗体回老家,要么就在京城里找块墓地。

“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清苒目光深沉,望了绛莺一眼。

“要不,把娘安葬在我的庄园吧?那儿有个小山丘,风景宜人。”绛莺提议。

洪水过后,家乡的村子破败不堪,人口稀少,许多人或亡或逃,祖坟恐怕也难寻踪迹。

“好,娘葬在哪儿,将来我们就在哪。”清苒眼中泛红。

就这样,事情定了下来。

出殡前夕,绛莺交其他人休息,她和清苒跪在棺木前守夜。

夜深人静时,一阵脚步声悄然传来。

她先是瞧见了那双黑靴,接着抬眼,是朴素的衣摆,最后映入眼帘的是林鸿涛的面容。

“世子爷!”绛莺惊讶地站起身,“您为何来了?万一被人发现,会引起非议的。”

“我放心不下你,偷偷来看看。这会儿大家都在休息,不会有事的。”林鸿涛轻轻捏了捏绛莺的脸,“瞧着瘦了些。”

“世子爷肯定是看错了,奴婢怎敢亏待自己,餐餐都好好吃的。”绛莺低头说道。

林鸿涛温柔地注视着绛莺,走向棺木,取了三支香点燃,恭敬地拜了三拜,将香插入香炉中。

按理说,作为世子,不该对侍妾的母亲行此大礼。

但林鸿涛态度坚决,又无外人,绛莺也就没有阻止,只是满眼感激地望着他。

“我这是为了感谢她,养育了这么好的女儿。”林鸿涛见绛莺有些紧张,便柔声解释道。

第170章 再添把火

“我代娘亲谢过世子爷的厚意。”绛莺轻声细语,边说边轻轻推促林鸿涛离开,省得招惹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如果你想多在家陪陪娘,我去和娘说一声。”林鸿涛低头望着绛莺,眼里满是温柔。

“不用麻烦了,等明日娘亲入土为安后,我自会回府。”绛莺眼眶微红,依依不舍地凝视着林鸿涛。

“无忧,照顾好你姐姐。”林鸿涛侧首吩咐道。

“世子放心,我心里有数。”沈无忧应声答道。

林鸿涛又深深地望了绛莺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到了出殡那天,文轩侯府遣人送来十两白银以示慰问。

绛莺因曾掌管家事,深知对于姨娘这样的亲属离世,府中惯例是赠予二十两,而她仅作为侍妾,能得十两已算是额外的恩典。

上一篇: 儒雅知县的粗鲁小妾 下一篇: 奉旨成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