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奉旨成亲(411)

这还是萧辛夷第一次这样称呼她,徐端宜惊讶地回过头。

萧辛夷看着她,一字一句说道:“诸事小心。”

徐端宜不由笑了。

她柔声应好,又与萧辛夷说了一声道别,才转头离开。

萧辛夷望着她离开的方向,却迟迟未曾离开,直到身侧宫人喊她,萧辛夷这才收回视线。

她还是那副少言寡语的样子。

但今日。

她明显比平时还要沉默。

她想到昨日陛下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样子。

好似一早就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

还有她身后和宫里,忽然增多的宫人和守卫……

今日之事,是陛下做的吗?

萧辛夷不知道。

她只知道。

这事,不能让旁人知晓了。

但她也不希望,陛下再做这些事……

……

当天。

徐端宜带着昭裕太后离开了皇宫。

昭裕太后最初不想要她陪同,但徐端宜态度坚持,非要陪着她一道。

只在走前,她另去王府接走了长宁和平安兄妹,打算这阵子让他们也在皇恩寺待着,免得他们出什么事。

曹达的手都伸到姨母这边了。

谁知道他会不会带走长宁、平安?

至于诏儿那边。

他如今作为王爷,身份敏感,徐端宜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人带走,但也给人写了信,又与梅雪征那边传了话,让人好生照料。

好在路上,并没有发生什么事。

之后一阵子,城中也没再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只是鲁能究竟是受谁人指使,那两个叛变的人,又究竟投靠了谁,拿了谁的好处……

这事始终还未有人查出来。

护国公萧长保,徐端宜的亲舅舅,也因此事受了牵连,虽然官职仍在,却需在家闭门思过一个月。

好在并未牵扯到萧元星那边。

但萧家,这阵子明显从上到下,都变得小心了许多,就连常氏也不似从前那般张扬了。

四月初。

京城终于再次迎来了好消息。

大战告捷,由谢清崖带领的部队,不仅击垮了北元可汗,还俘获了三万余人,其中有上千人皆是皇室宗亲及其大臣家眷,另有牛羊辎重不计其数,算得上是大捷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京城因为此事,自是变得喜气洋洋起来。

刘协也十分高兴。

表哥不仅没事,还能大胜回来,他自然高兴。

徐端宜虽然身在皇恩寺中,但对于这些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得知此事的时候,徐端宜自然高兴不已。

尤其想着清崖不日就能回来,徐端宜便更加高兴了。

她在来到皇恩寺的时候,就给谢清崖先寄了信,原本并不想打扰他,怕他在外担心,但更怕“有心之人”故意夸大其词,让清崖更加担心。

于是徐端宜最后,还是亲笔给人写了一封书信。

想让他别担心。

如今想想,他也该收到了。

头顶的阴霾,也因为时雨带回来的这个消息,重新拨云见日。

徐端宜很高兴,打算去与平安和长宁说一声,也免得他们一直担心着清崖的安危,放下不下来。

他们来到皇恩寺,也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姨母在最开始的不适应后,如今已经逐渐变得适应了起来。

平安和长宁倒是随遇而安的性子,除了最开始有些害怕姨母,小心翼翼之外。

待熟悉之后,倒是都变得自如了许多。

如今长宁陪着姨母的时间,比她还要多。

平安则在郭叔的教导下,开始每日习武打拳,锻炼身体。

自姨母来到皇恩寺后,郭叔每日都会过来一趟,带来京中的消息,以及一些慈济堂中需要她做主的事。

不过今日这个消息,郭叔并不知道。

昨日雨急,他也在皇恩寺中留宿了。

徐端宜出去的时候,姨母正在长宁的陪伴下,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平安则在一旁,由郭叔教导着打拳。

很美好的一副画面。

徐端宜看着他们,想到不日就能回来的清崖,就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她笑着朝他们走了过去。

……

而此时,冀州大营。

日暮时分,谢清崖带着亲兵,终于回到了大营。

昌丰在外迎接的他们。

大战告捷之后,还有后续事情需要处理,谢清崖便留下收尾,让昌丰他们先回了大营休整。

这会总算回来了。

谢清崖边把手上的剑扔给昌丰,边解着身上的盔甲下马。

其余将士见到他纷纷与他问好。

谢清崖一一点头。

路上,谢清崖一言不发,待进了大帐,直接灌了一壶水,便撕扯着沙哑的嗓子问道:“京城如何?”

本以为就家中护卫带来的消息,没想到昌丰却说:“王妃给您写信了。”

谢清崖一听到这话,便立刻皱起眉。

他也没多问,直接接过昌丰递来的信,就立刻看了起来。

昌丰事先也收到家中寄来的信了,知道城中是什么情况,只是不知道王妃写了什么,怕王爷担心,他先与人说道:“芙蓉他们都跟着,说王妃和三郎、女郎一切都好。”

谢清崖看完信之后。

先前高悬的那颗心,便又重新放了下来。

松了口气。

他嗯了一声,说了句没事。

他说着把徐端宜的信,先重新妥帖收好,而后才又沉着嗓音问道:“娄高寒呢?”

昌丰未敢隐瞒:“前些时日,他的伤已经好了,这阵子在忙着安排鞑子的事,今早还问起您,知晓您今日回来,还说要来见您。”

上一篇: 陪房丫鬟 下一篇: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