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7)

作者: 积丘山 阅读记录

这何止是愿意,简直是千愿意、万愿意。

根据她当了多年媒婆的经验,越是这样急的婚事,越是要缓缓地说,一时心急,反而难成。

原本想着,今日后半晌,再慢慢到沈家来,细细说了这件事。

没曾想,今日一大清早,她刚打开自家家门,谢家的车马就已经在门口等着送她到沈家来了。

饶是这么着,她在沈家人面前还是拿出了专业的手段,端着架子,不急不缓地说了谢家的态度。

这样的好姻缘,想来沈家没有拒绝的理由。

没想到,这事倒真是奇了,沈家竟然还要缓上一缓。

薛媒婆轻笑着叹了口气。

“弟妹,这也是常情,婚姻大事,问问姑娘的意思,是应该的。”

说完起了身,又握了握张氏的手。

“姑娘若是定了主意,可赶紧来告诉我。”

送走了薛媒婆,张氏回到房中,立刻叫来女儿,又让沈纪到前边把大哥叫回来。

原本觉得无望,当下眼见着八字有了一撇,沈家人都想细细地把另一捺给写好。

爹爹仔细回忆着昨天的情景,第一个开口。

“我觉得,这个后生挺不错的,说话做事都很周到,对家里的生意门路也了如指掌,是一个有眼界、有见识的人。”

接着,沈绍也发表了自已的看法。

“听说,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五湖四海,甚至还去过好几次云南边境呢!”

大哥的语气中满是赞赏之情。

“只是家中的二婶可恶些,看着就是个不好相与的。还好是二房的长辈,若是合不来,少搭理几句也罢了。”

嫂嫂的眼光果然是和沈绮一致。

“只可惜,家离得这么远,以后若是想回家一趟,可就难了。”

张氏一想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抹眼泪。

沈绮瞧着娘亲的眼角快湿了,忙笑着开解。

“哪能人人都有嫂嫂这样的好福气,嫁的这么近,想回家就回家不说,还有你们这么一家好公婆,”

她顿了一顿,“还有我这么个好小姑!”

一句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乔氏笑着推了推她,哥哥笑的眼睛没缝儿。

张氏闻言,抹了眼泪,拉着闺女的手。

“这么说,你愿意?”

众人都瞧着自已,倒把自已瞧得有些害羞。

沈绮没着急回话,定了定心神,心中细细忖度——

这人家中有积年的生意,不是暴富之家,想来家风正气。

听说娘亲走了好几年,父亲也未曾续娶,也算是长情的人家。

瞧他身板健阔,步伐稳当,想来有个好身子骨,不至于多病多灾的。

既然托了临近的薛媒婆说亲,想来大概听说过什么克夫的谣言。知道了这事还不改初衷,证明是自已个会拿主意,不是那等偏听偏信之人。

今生若是能和这样的人厮守,也不枉这一世为人。

其实,昨夜辗转反侧之时,这些话已经想了几遍了。

只是当时觉得婚事无望,多思无益,今日事情到了跟前,她又来回思想了一番,打定了主意。

“爹娘,女儿愿意的。”

得了姑娘这句话,沈家老两口都松了一口气,又喜气盈腮起来。

说着,便要准备去找薛媒婆回话,还是嫂嫂止住了两人。

“眼下正是午饭时间,人家必定刚刚到家,而且这个时辰,他们家应该正准备吃午饭呢,这时候去,岂不打扰?更何况,人家刚走,咱们就急着去,倒显得咱们家不够矜持。

不如先用了午饭,爹爹和娘亲也换身好衣服,再慢慢悠悠地去答复这门亲事,不仅得体,还能让对方对我们高看一眼呢!”

这话一说,众人都觉得有理。

这事后,大家突然发现自家连早饭都没吃呢,索性派大哥去后街买上几个小菜,几个烧饼,家里还有沈绮早上煮好的米粥。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七嘴八舌,都喜气洋洋。

最高兴的是小弟沈纪,大喊着,终于能打赢西街的二毛了!

惹得众人大笑。

沈绮猛然听见小弟说起打架的话,心头突然想起一件要紧事,登时连饭也吃不下了。

还好大家都没留意。

等到大家各忙各的去了,沈绮觉得机会来了。

她悄悄拉着嫂嫂的衣袖,然后将嘴唇贴近嫂嫂的耳朵,紧张而又期待地问了一句顶顶要紧的话。

“嫂嫂,我……我想问下哥哥,昨天来相看的,到底是哪一个啊?”

嫂嫂听了,瞧着小月儿紧张的模样,笑得前仰后合,几乎要笑出眼泪来。

这可把沈绮急坏了,她干脆学着小弟的招数,扭股糖一样紧紧地黏在嫂嫂身上,撒娇耍赖,缠着她立刻去问哥哥。

昨天与哥哥同行的有两个年轻后生,一个皮肤白皙一些,另一个身材高大一些。自已一眼就看中了那个高个子男子,自然而然地认为是他他来提亲的。

然而,毕竟没有人明确告诉她这个消息,万一求亲的是旁边那个小白脸,那不是闹出了一场笑话吗?

她一边摇晃着嫂嫂的胳膊,一边娇嗔。

“好嫂嫂,你就快去嘛!人家急着呢!”

嫂嫂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笑着答应了下来。

乔氏果然拉着沈绍进房间去细细询问,待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这才重新摸索到妹妹的身边,悄悄地对她说。

“没错,就是你猜测的那位。”

沈绮听到这话后,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

哥哥非常确定,前来求亲的谢家二郎,就是那个身量高些的人。

上一篇: 奉旨成亲 下一篇: 少年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