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8)

作者:积丘山 阅读记录

旁边那个矮了半头白脸小哥儿,是谢家二房已经成婚的堂兄。

得到哥哥肯定的回答后,沈绮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原处,长长地松了口气。

“阿弥陀佛!”

嫂子看着她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不禁笑出了声,出声打趣。

“哎呦呦,还没成亲呢,这就谢上佛祖啦?看起来,我家小月儿对这个妹夫好生喜欢!”

说罢,便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粉白的脸颊。

沈绮被嫂子这么一说,自觉失态,用手帕遮住绯红的脸,倒在床上装睡去了。

眼看爹娘去了媒婆家,哥哥去前面照应店铺,小弟去了学堂,家中只剩下姑嫂两人,嫂子干脆也顺势躺在床上,两人悄悄说些闺中的私房话。

毕竟,等沈家小月儿日后嫁了人,可难有这样肩并肩说话的机会了。

第 5 章 送聘礼的排场

这桩亲事成得太快、太顺利了,不仅出乎沈家众人的意料,也实实在在给了白河镇的街坊们大大的意外。

等到谢家登门送聘礼的那日,整条街的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了。

倒也不怪大家爱凑热闹,实在是这排场太大、太隆重了。

谢家一共来了两匹大马、三辆大车。

准新郎谢聿铎自然骑马走在最前边。

中间第一辆车是谢家年过六旬的老祖母吴氏和贴身的小丫鬟。

第二辆车是谢家大房长子谢晏,也就是准新郎的父亲。

第三辆车是谢家二房谢昂、冯氏夫妇。

骑马走在最后边的是谢家大郎谢聿铭。

谢家二郎的下聘礼,连久不出门的祖母吴氏都请出来了。

实际上,吴老太太是不打算来的,有铎儿父亲、二叔二婶操持着就行了。

可是,她得知铎儿要订婚后,喜出望外,因为老大媳妇没了,就吩咐老二媳妇准备自已早就安排好的聘礼单子。

没想到,老二媳妇藏了私心,把聘礼单子上的好东西都掐了个尖,又找些不值钱的寻常玩意儿塞了进去,以次充好,看上去满满当当,其实全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老爷们家家的,哪里懂得这些?

但是十七八岁就出门远行的谢聿铎,最懂这些。

不仅懂,他还很留心。

一手拿着单子,一手对着物件,桩桩件件清点清楚,刚查点了三分之一,二婶的脸上就挂不住了。

谢聿铎并不拆穿,顺着二婶的话,笑呵呵地只说不用查了。

转头,就把对不上数目的单子递到了老太太跟前。

这样偷鸡摸狗、以次充好的事情,他在外闯荡多年,不知见过多少,二婶竟然打主意打到自已最重视的聘礼上来了。

最终老太太大发雷霆,把二叔叫过去大骂了一顿。

二叔这辈子最怕两个人。一是堂上的老娘,二是屋里的媳妇。

二叔挨了一顿骂,又不敢回屋冲二婶发火,只是忍气吞声、好说歹说,媳妇还是不肯将吃进嘴里的好东西吐出来。

最终,还是扯下遮羞布,明说老太太已经都知道了,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终究是把东西原模原样地送了回来。

为了这件事,老太太便有些不待见二婶,二婶整日家心中也有些气。

昨日,老太太在早饭时发话,自已要亲自给二孙媳妇送聘礼,二房的夫妻两个就不用去了。

二婶马上就不干了。

自已儿子五年前定亲时,老太太推说身子不好不去了,只让二房夫妇自已去提亲下聘。

到了二郎这次,她又能亲自去了?

老太太不急不缓地搅动着碗中的米粥,不急不缓。

“个中缘由,你自已清楚,还要我说吗?”

这话一出,二婶还好,她的儿媳妇孙氏立马就坐不住了,脸色通红,就连老大谢聿铭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祖母,不是说不提这事儿了,都多少年了,还老说。”

老太太气定神闲。

“又不是我挑的事,你娘非要问,我能怎么说?”

孙氏立刻用眼神剜了那多事的婆母一刀,只说吃饱了,推了碗筷,就回房了。

为着这场风波,二婶不让来也要来,还拉着自家男人一起。

她憋着劲,一定要找出沈家的毛病来,好歹也要给自已家争一口气。

白河镇众人哪里知道这里的风波,只瞧着谢家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连三台大轿,在小镇上实在难得一见,都纷纷来看热闹。

瞧见了送的聘礼,更是啧啧称奇。

十六盘羹果茶饼、四套锦绣衣服,六方织金锦帕,板栗、榛子核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各色干果、白米、白面、绿豆、红豆、黄豆小米等五谷粮食、各色布匹、绢帛。

还有几样精致小木盒子装着的药材、香料,看得人琳琅满目,眼花缭乱。

共计二十抬,每抬上面都放着大红双喜,煞是好看。

又有八十两白花花的白银礼钱,成双成对的金戒指、金手镯、银项圈……

满满当当,放在大红缎子垫着的黄铜托盘上,流水一般送进了沈家门上。

看热闹的街坊七嘴八舌。

“乖乖,现在的一石米价才八钱银子,就够我们家吃上大半年了。这光礼金整整八十两银子,这得能买多少大米啊!”

“我家铺子三五年也挣不了这么些钱!”

“看那对儿手镯,明晃晃的,怕是纯金子!就算是银子包金,也值不少钱呢!”

“我细看了看,肯定是金的!我长这么大,也没在咱们这儿见过这么贵重的聘礼!”

白河镇一般的乡镇人家,能拿出十两银子,买上一个金镯子的聘礼,已经是数一数二的豪阔了。

上一篇: 奉旨成亲 下一篇: 少年短歌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