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短歌行(225)
“拜见三皇子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楚琮认得,那姑姑原是严华宫的掌事姑姑绣訸,听说陛下特意从烨贵妃处调出了这名女官,贵妃私底下很是忿忿。至于那药女,是宫中唯一一名女侍医,之前多在皇后和太后跟前侍疾,莫说寻常的达官贵人,便是有品阶的妃子,寻常也不敢劳动差遣。这样一名得脸的女医,竟也随了任家夫人来这庵子,怨不得后宫之人蜚短流长、诸多说话了。
绣訸退身禀告,不多时,任弘微便同妻子出来行礼。
楚琮打量着眼前二人,若连璧,似玉环。他们夫妇本就清丽,此刻在这山中旧庵养得,越发飘飘欲仙了。
院中有石桌石凳,楚琮就近坐了,闲话家常道:“此处住得惯么?”
阿元点点头。
楚琮又向任弘微看去:“明日头一天当差?都预备好了?”
“是。”
“你来护卫宫廷,我是很安心的。”
“让陛下与殿下安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孟章正指挥着侍官们抬着一个红漆箱子往庵子内进,阿元上前拦了拦道:“这儿什么也不缺。实在短了什么,弘微也有俸禄,还请殿下完璧归赵吧。”
楚琮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过是些身外物。何必坚拒?你收了,陛下才安心些。放着不用也就是了。”
“于殿下是身外物,于百姓,却是一粥一饭。殿下当思来处。我若多用一块金银,摊到百姓头上,要多耕几亩地,少食几餐饭,殿下知道么?”
楚琮冷笑一声:“你倒是训诫起我来了。”
“不敢。殿下也调理过交宁二州的贪墨大案,比我更清楚贫民饥民的处境不是么?”
“如今的赋税是有些重了,这些东西,别还回宫去,我替你换做银子,变成粥饭,接济交宁二州的百姓,岂不是好?”
阿元眼中的诧异一闪而过,随即微微一笑。楚琮恍然想起,每当楚青鸾对他露出赞许的笑意,也是这般神情。
“想不到,殿下也敢如此灵通行事?那我倒是要替二州城的百姓,多谢殿下。”
“左右是你的东西。散出去也是你的人情。”
阿元摇头浅笑:“我一个平头百姓,哪里来的人情呢?总而言之,谢过殿下仁心厚德。”
楚琮只觉阿元沉静了许多,他朝任弘微去了一眼,道:“起风了,让两个姑姑扶你妻子回屋吧。”
阿元点点头,施礼退下。
楚琮等她去远了才道:“从前我说,青鸾这样沉静的性子,怎么身边有这么个泼天泼地的主儿。如今才知道,他们两个,青鸾是静于外而烈于内,你的夫人却是烈于外而静于内。”
“微臣倒不愿意她静。活闹一点好。”
“她如今也确实安分了。”
任弘微浅浅一笑,其实楚琮自然想要宫里头翻天的,自从他知道阿元进了宫,便冷眼盼着这一日。没成想,阿元竟这般悄然隐退了。楚琮自然怀疑阿元想争什么夺什么。偏偏阿元是个最奇怪的人。一个天生离权势最近的人,最先摒弃了权势之争。
“等阿元生产之事落了定,我们夫妻便离开南都城。”
“我想,必是陛下想看看这个孩子?”
任弘微只是微微抿了抿唇。
楚琮疑惑道:“怎么?你不喜这个孩子?”
任弘微眉间不展:“生产之事,凶险异常。阿元将此事看得太淡了。”
“有女医仲氏在,想必她会无恙的。”
任弘微默然应了一声,又道:“至于楚青鸾,江帮已经查了些时候,没有她的消息。”
“她在南越之外,所认识的人,少之又少。查不到也不奇怪。你说,她会不会已经离开了南都城?”
“但她为何不与阿元联络?她们情逾姐妹……”
“或许她已经知道你们在宫里,不想让我经由你们,知道她的下落……”
“她从王家假死脱身后,便再没有一丝儿消息?”
楚琮犹豫了片刻,垂手解下随身的暗青绣囊,从中抽出一张薄薄的黄纸,任弘微看见上面写着瘦硬的一笔字:“是君无情,非我负义。”
“王毓宗向我请罪时带来的。”
“是他帮她假死?”
“是。”
“王毓宗既然是殿下手下的人,怎么会……”
楚琮神情凄怪地笑了笑:“情字作祟而已。”
任弘微诧异道:“殿下是说……他竟……”
“或许青鸾自己都不知道王毓宗对她有意,但我早看出来了。王毓宗竭力在藏,只可惜藏得太昭彰,全是痕迹。”
任弘微陡然想起江决的脸,他就从来不藏,他是那样露骨地觊觎着他的妻子。
“任弘微,你在想什么?”
“嗯?”
“你的脸上,少有这样的神情。”
“什么神情?”
“杀意。”楚琮细细看着他,“不过这样也好。你若要当好一个卫军,自然该对贼子有杀心。”
“殿下怕臣醉溺温柔乡,再不能舞刀弄剑?”
“温柔乡好啊,谁不贪恋呢?”楚琮眼神迷了一瞬,“只是你要懂得,要护得住这温柔一乡,就不能放下手中的刀剑。”
“微臣谨记殿下教诲。”
154.山气日夕佳(二)
阿元的身子也慢慢沉重起来,她抚着微微凸起的肚子,同腹中的孩子说话:“羊羊羊,跳花墙。墙墙破,驴推磨。猪挑柴,狗弄火,小猫上炕捏饽饽。”
姑姑绣訸抿唇而笑:“人家孕中,都念些诗文辞赋,再不济也是三字经,夫人哪里弄来这些刁钻的趣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