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210)+番外
蹇硕笑容一滞,随后又赶紧笑道:“涿侯,事关重大,可不要开玩笑呀。”
阿备道:“备并未开玩笑。”
随后,未免蹇硕有误会,阿备还特意把所有人都叫出来,和蹇硕挨个见面。这其中的人包括但不限于刘德然、糜芳、简雍、孙乾……
毕竟他坐的是东汉时期的追锋车,能够带上这十几个亲随已经是极限了,不能指望它突然超越科技限制,变身超级火车,一车皮就拉出一个团。
蹇硕看着眼前刚刚超过两位数的人头,急得都快要哭死了。
要知道,京城里光是他从前掌管的西园八校尉就有超过五千人,更不要说还有那掌宿卫宫殿门户的光禄勋、掌宫门卫士的卫尉、掌兵器的执金吾、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的城门校尉和掌监五营的北军中侯……林林总总加起来,雒阳城中的兵力接近两万人。
在两万大军面前,他们这十几个人能干什么?给人家塞牙缝吗?
蹇硕四下张望,期望能在灌木树林之后唰地见到数千精锐。可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却连根毛都没看到。
他不由地又转向刘备,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颤抖着道:“涿侯,这个可以有。”
阿备无奈:“这个,真没有。”
吾命休矣!蹇硕心中绝望哀嚎。
哀嚎着哀嚎着,蹇硕心中还不由地升起了一点对刘备的怨念,怨念他怎么就这么及时地将他救下了呢?他与其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地活着,还不如干脆了当地死了好呢。
叹了半天气后,蹇硕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他看着刘备,已经开始提前摆烂:“那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阿备笑道:“元帅莫急,备自有妙计!”
【作者有话说】
注1:《后汉书·何进传》:(刘宏)属(刘)协于蹇硕。史书上没有记载刘宏有留下明确的遗诏,文中就设定成没有了。
第112章 玄德,你的马甲掉了
诸葛亮从小就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这种与众不同,并不在于他的身材有多么高大、面容多么俊秀、家世多么显赫,而在于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师长。
那位师长是个道士,名叫得玄。
说起来这位得玄师长,其实在他短短八年的生命中并未出现过几回。哪怕诸葛亮天资聪颖,可以清楚地忆起三岁之前的事情,对于这位得玄师长也仅有一抹如月光般浅淡的记忆。
印象中,得玄师长总是穿着一件淡黄色的麻衣道袍,雪白的头发用木簪高高地挽在头顶。比实际年龄要青春稚嫩的脸庞淹没在一大堆白花花的胡子里,叫人总是看不清他的五官。
唯一的、总是清晰的,便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永远闪耀着亘古不灭的光。
于是,一年难得见得玄师长一面的诸葛亮只能在无数个没有得玄师长陪伴的日日夜夜里,反复回忆那双北斗星辰一般的眼眸,用记忆作手在其上细细描画。
得玄师长虽然不常来看望诸葛亮,但对他的教导却从未落下。
自从他三岁开始记事,他便每月能收到得玄师长托人送来的包裹,里面塞满了各种新奇的画册。五彩缤纷的图画上,一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小人做着各种事情:洗手、行礼、玩耍、学习……他模仿着书上的小人行动坐卧,家里的长辈都夸他规矩有礼。
后来,随着他的年岁渐渐长大,包裹换成了木箱子,画册换成了写满了字句的书籍。
从那些书籍中,诸葛亮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地理、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物理、什么是化学;
明白了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是因为一种名为“细菌”的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
明白了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明白了人们脚下踏着的这块土地其实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球体,苹果因此向下掉落,炎日因此东升;
明白了三角形中各个角的角度与边的边长之间有着固定的数量关系,只要知道相应的条件就能求出未知的边角数据……
这一切的知识,他的父母长辈没有教过他,他的儒家经典不会教给他,他身边的其他人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起先,诸葛亮对这些知识也是有所怀疑的,但在几个简单的试验都得到了验证后,他便明白这些知识全都是真实、正确的。
诸葛亮敏锐地意识到,得玄师长教给自己的这些知识价值巨大,如果肆意炫耀便如同小儿怀抱千金行于闹事,时间长了必然会引来祸患。
于是,他一边如饥似渴地用功学习,一边低调地将所有的书籍都收拾藏好。只有长辈们主动问起的时候,他才会避重就轻地说上一两句。
好在,得玄师长的身份是个隐居世外的得道高人,懂一些普通人不懂的知识也是常事。长辈们往往感叹了一番后,便不会再多问了。
除了书籍之外,得玄师长偶尔还会送来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
比如说,有一种分成上下两栏的木框子,里面竖着一条条的小棍子。上面一栏的每根小棍子上都穿着两颗活动的珠子;下面一栏的每根小棍子上都穿着五颗活动的珠子。只要按照口诀波动上下的珠子,就能进行快速的计算。
诸葛亮点评:算盘非常好用,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准确率。
比如说,有一种通体都上了黑漆的木板,配套着还有一种用石膏和石灰混合而成的小圆柱。用小圆柱在黑木板上涂写,就能清晰地显出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