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为陛下打江山(10)

作者: 阿姑不弃坑 阅读记录

本是一句情诗,因为流淌的鲜血,变得可怖异常。

乌鸦盘旋而升,天空骤变,刺眼灼目的光芒后,周遭变得明亮辽阔。

待他们适应过来,再度睁开眼睛。

“大婶儿,你这青菜怎么卖啊?”

“卖栗子糕咯,新鲜的栗子糕。”

“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是亏本买卖了!”

还是原先的地方。又变了样子。村子里朝气蓬勃,好不热闹,匾额上的字变成了:颂子村。

正是赶集之时,村口的集市热热闹闹,来往行人毫无怪色,各自干着自己的事。赶集的赶集,拉牛车的拉牛车。

小孩儿们嬉戏打闹,一派祥和。

池鸷看向白泽,白泽看向池鸷。

两人的衣服由沉甸甸的盔甲变成了轻便的布衣,一白一黑,融入集市中,不算违和。

惊讶一回惊讶两回,总不能惊讶第三回。面对巨变,池鸷已经坦然了。

池鸷道:“我们还在幻境中?”

白泽点头,“这怨鬼灵力不俗,能幻造出一个和现世没有差别的幻境。”

池鸷道:“进去看看什么情况吧。”

待两人走进颂子村后,身后的景色重归于黑暗,仿佛一片虚无。

这片村落有几百户人家,里面医馆酒馆一应俱全,买些家常东西,完全不需要出远门,做到了自给自足。

“公子公子!你们的东西掉了!”

女子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头。

女子跑得气喘吁吁,道:“公子,这是你们的东西吗?”女子摊开手,一个戒指和一个发簪躺在掌心。

两个物品,如他们身上的衣服般,一黑一白,熠熠生辉。

“你们二位不是村里的人吧?”女子笑道,“村里来来回回就这些人,我从出生就在此处,从未见过你们。”

玄色的戒指质地不凡,没有过多的装饰,毫无打磨的痕迹。

池鸷拿过簪子,戴好后,把戒指交给白泽,“白泽,这是你的戒指。”

白泽接过,戴上左手食指,道:“多谢姑娘。这是你的东西吗?”他手中拿着那方手绢。

手绢没了鲜血,只有那一排娟秀的黑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秘密被人发现,女子微微红了脸颊,羞怯地接过,道:“多谢公子,我正在寻它呢,被你们捡到,让你们看笑话了。”

池鸷打量着她,道:“姑娘可是要将他送给你心爱之人?”

女子道:“正是,我想将它送给我的未婚夫。可是,我们这有个规矩,女子出嫁前不能与丈夫见面。”

池鸷道:“姑娘如果不介意,我们可以帮你转交。”

女子眼睛一亮,“那便是再好不过了!多谢二位公子!”

“我姓江,名叫江霓,是东村口酒楼江掌柜的女儿。为表感谢,不如我请二位到我家酒楼一坐。”

池鸷一笑,“那我们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江霓背过身去后。池鸷用唇语向白泽说:“这个女子,就是怨鬼,那个手绢,是她的物品。”

白泽道:“怨鬼一般不会以自己生前的样子出现,见机行事,这是在幻境中。”

池鸷摸了摸下巴,道:“有没有可能,我们看到的,是怨鬼的记忆?”

白泽看着他,一脸“你还挺聪明”的样子。

第6章

很快走到了东村口,酒楼名叫临江楼,作为村子里唯一一家拿得出手的店门,生意还算不错。

江霓带他们入座后,一阵招呼,不一会儿,便有满满一桌好酒好菜。

池鸷没什么感觉,倒是白泽看见好吃的,眼睛都直了,也不管有没有毒,拿起筷子就开始吃起来。

吃了两口,白泽便放下筷子,眼里的喜悦少了几分,“没味。”

他恼怒的样子挺可爱的,比一本正经的样子可爱,池鸷得出评价。

幻境陈现的景象都是假的,吃的东西自然没有现世中的味道。

江霓把手绢放进一个木盒子里,害羞道:“我未来的夫婿叫高潍,是村长的长子。他从小就是私塾里最出众的人,一表人才,气宇轩扬,相貌不凡,才高八斗……他救过我的命,不然我就溺死在河里了。不仅是我救命恩人,更是我的如意郎君。”

江霓恨不得把所有赞美之词用在自己心爱之人的身上,满心满眼都是即将溢出来的爱慕之情。

池鸷及时叫停,“打住,我知道了,他很好。你说重点吧。”

江霓把木盒子推到他们面前,道:“请二位公子帮我把木盒子交给高潍,其余什么都不必说,他自然懂。”

池鸷道:“小事,包在我们身上。”

白泽道:“江姑娘,在下白泽,旁边这位叫池鸷,我们是外来客,不太了解村子。敢问,村子为何叫颂子村。”

江霓苦涩一笑,“其实……哎,也没什么不可说的。不过应了四个字,重男轻女。村中以生男丁为荣,若是哪家生不出男丁,便会被邻里街坊说做无能,遭受嘲弄。颂子,赞颂子嗣,谁家男丁越多,谁家便越兴旺。”

“其实以前我有个哥哥,”江霓怅然若失,“后来哥哥因故去世,家里只剩我一个姑娘,我爹因此遭受过不少非议。更有甚者,是说我克死了我哥哥。幸好我爹没有因为那些难听的声音冷落我。”

池鸷似笑非笑,道:“穷乡僻壤出刁民,生男丁有什么用,家里又没有皇位继承。”

继承皇位的白泽看了他一下,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高潍,一表人才,气宇轩扬,相貌不凡,才高八斗……前不久他还考上了举人,因为我才没有出仕入官。”江霓夸够后,幸福道,“他愿意力排众议,娶我为妻,我便愿意死心塌地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