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找上门来了(51)

作者:黑杀 阅读记录

江寻昼说不清是什么心思,可能是路途过于无聊,也可能这样好像在散步闲逛,他突然开口去问这些平日里不会说出口的话。

许秋筠余光看清他眼底的笑意和没藏好的揶揄,舔舔唇,眼睛看着前路:

“又不是第一次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我卖了。”

然后又转过来,直视他的眼睛,在捕捉到江寻昼眼里的怔愣后问他,“对吧?”

然后他看到江寻昼笑了,不是含蓄、内敛、带着礼节性的微笑,而是弯着眼睛,露出一点白牙,轻松、愉悦的笑容。

许秋筠一直盯着,顺拐了也不知道,回神后悄悄调整过来。

笑容只有几秒,江寻昼抿着唇回到最初的模样,只不过扬起的嘴角出卖了他。

他用一种认真地口吻说道:“对,不会把你卖了的。”

许秋筠当然知道为什么走这边,只是他没说罢了。

这种由记忆打造的幻境中,内部环境会根据主人的记忆程度去勾勒,比如他对这条道路越熟悉,这条路的街景会越清晰生动,里面的人和事甚至会自发地运转下去,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可若是些只去过一次或是根本没踏足过的地方,幻境会模糊掉这一部分。

江寻昼观望了四条路,挑了条景象最清楚的走,这种划重点式的记忆幻境倒省了不少事。

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想着能在路上得到些线索。

许秋筠就当是散步,可越走下去,心底的诧异越是浓厚。

他停下来,开始仔细地将眼前的景物和记忆里的一一比对。

江寻昼见人没跟上来,回头见他心不在焉,问他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不对的,就是这幻境和他记忆里的景象一模一样。

许秋筠平复内心,感慨道:“这里和我记忆……”

一个穿着白衬衫黑长裤的青年走进了视野,中断了他的话。

这种装扮在当时很平常,穿身上就一文艺青年。那人身姿挺拔,仪态很好,宛如家教良好的小少爷,但身上不符年龄的气质彰示着这并不是位不谙世事的年轻人。

江寻昼往那方向看去,只看到一个侧颜,但不妨碍他为那匆匆一瞥而诧异地挑起眉。

“……一模一样。”许秋筠艰难地把话说完。

在别人的记忆幻境里看到自己是个奇妙的体验,周围熟悉的商铺和记忆对上时他就有所预感,没等他发散思维想是不是能在这里看到古董店时,自己就出现在面前。

看到自己的心情很是复杂,许秋筠目送自己走远。

江寻昼注视着逐渐消失在人海的身影,好奇问道:“你这是要去哪?”

问的当然是幻境里的许秋筠,他想了想:“不知道,平常我很少出门。”

“那跟上去看看。”江寻昼很自然地做出决定,“说不定能发现什么线索。”

许秋筠腹诽,跟着我走能有什么线索,你不就是想知道另个我去哪了。

不过他没反对,毕竟他自己也很好奇。

跟踪自己是一个复杂的体验,不过当那个“许秋筠”走进一家照相馆时他就记起来了。

当时古董店附近开了家照相馆,他感兴趣,去凑了个热闹,拍了张照。

把事情随口和江寻昼说了说,结果对方问:

“你那张照片在店里吗?”

许秋筠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答:“没有,照片要过几天才能拿,不过我去闭关走得匆忙,就没拿到。”

晒照片的过程要几天,结果几天后他匆忙去闭关了,压根没记起还有张照片没拿,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直到现在他才想起,自己当初的照片还在老板手里,自己第一张照片拿不回来有点可惜。

江寻昼听完没说什么,两人跟随着“许秋筠”走进了那家照相馆。

照相馆很冷清,只有“许秋筠”和店老板在。

哦,还有两个不被看见的人。

老板是个中年男人,长相和蔼,笑起来时眼尾处的皱纹更加深厚。

他正在调试着待会要用到的相机,“许秋筠”则坐在一边的凳子上,把挂了满墙的照片一一看下来。

许秋筠对与不同时空的自己同处一个空间感到不自在,别过眼,发现江寻昼在看“他”,更是感到别扭,转过身去,眼不见为净。

转身则面朝通向二楼的楼梯,于是乎他是第一个发现楼上有人下来的人。

穿着长衫的男子走到老板面前,原本冷冽的神情染上了一丝温和:“阿爸,我来帮你吧。”

老板才注意到他,笑着赶他:“去去去,我来就行,你那手是拿手术刀的,弄这玩意干什么。”

男子拗不过父亲,无奈笑笑。

本以为是个小插曲,许秋筠没放心上,但他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从另一处传来。

“这位先生是医生么。”等待时间有些无聊,坐在凳子上的“许秋筠”和他闲谈。

面对外人,男子又恢复了淡淡的模样,没等他开口,父亲就抢了先:“是军医,在军营里治病救人吶。”

说起儿子,老板就眉飞色舞,话语里满是骄傲。

军营?许秋筠听到这词就下意识联系到薛修杰,堂堂少将当然也在军营里。

他对上江寻昼的目光,显然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那会很忙吧。”“许秋筠”接话。

说到这个,老板脸色就发苦,嘴里带着感慨,不舍中仍流露着骄傲:“那确实忙啊,有时间好几天不回来。”

苏塘,也就是那位男子为自己解释:“平日里不忙,就这段时间……事有点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