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危险匹配[星际](276)

作者: 霁微阳 阅读记录

常老停顿了一下,打量叶莎片刻,又摇着头叹了口气,“李文雪瞒着我们,留下了预测样板机的备份——实际上,整个宸宇中枢,就是在样板机的原型基础上搭建的,实际上,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拥有着自我意识!由于样板机的预测,它早就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李文雪去世前,或许是于心不安,她偷偷把真相告诉了我,也告诉我宸宇中枢利用样板机的特性,在过去第三条预言的基础上,做了更详细的预测。

它对李文雪说:帝国的命运与二皇女的命运息息相关,但她会对我的存在造成致命威胁,因为她,世界上将不再存在人工智能,我会被她打入深渊。

它对李文雪说:我不想死,所以我要她和帝国,死在我之前。”

第153章 生息如虫16

“所以宸宇中枢……Starry, 就一直在策划这一切?”

叶莎一想到拥有自我意识的AI在她身边,这么多年来竟从未暴露过,不禁遍体生寒。

“根据我们后来的调查, 它曾黑入劝勉之力的研究基地, 在所谓的人造人项目中,秘密篡改了人造人的基因框架, 并在其中植入了深层暗示,我们称之为‘信标’。每到宸宇中枢所预测的特殊时间节点, 这些信标便会被激发, 促使人造人执行它的预定计划。”常老说到这里,看了黎奂一眼,“元帅阁下当时违反命令, 确实情非得已。”

“这个信标, 有去除的方式吗?”叶莎急问,“他们现在还想杀我……我是说,在我这个时空的黎奂和路恩。”

“没有别的办法。”常老摇头道,“这是基因层面的暗示, 是他们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旁边的黎奂犹豫片刻,回忆道,“在这个时空的帝都星毁灭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过意识失控的情况,或许这跟皇女身亡有关?宸宇中枢达成了它的目的, 我们这些人造人的任务, 也就意味着完成了?”

常老听到这里, 提醒道:“如果能够暂停您的生命体征, 是否可以避过信标的触发?”

“你是说伪装死亡?”叶莎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好像确实曾经有一段体征消失的经历, 当时黎奂——哦,我这边的黎奂——他甚至以为我已经死了。现在想起来,或许是被我的精神力影响……”

“精神力?”常老忽地察觉了什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正待细问,但眼前画面突然开始闪动,仿佛距离越来越遥远。

“……常老!信号不稳定,电磁风暴可能要结束了!”

随着实验助理的惊呼,常老顿时精神一凛,双手按在屏幕前,加快语速对叶莎道:“殿下皇家科学院原本有很多……精神力相关的项目,但后来出于不明原因,全都一个一个……关停,导致精神力领域的研究一直……缓慢。我突然想到,如果宸宇中枢从很多年……策划……对您……它是否……正是因为……精神……”

画面愈渐消散,叶莎没能听清常老最后的话,只见他焦急地张合嘴巴,最后整张脸都变得模糊,融进了周遭白色的光芒之中。

继而视线陡然变幻,光线收拢,虚幻的画面全数褪去,眼前的一切回归真实。

这还是皇家科学院地下的实验机房里。

叶莎艰难抬眼,发现自己面前,正是黎奂的脸。

他的双手还扼住她的脖颈,而她自己的手在附体式机甲的牵引下,正和他抵死角逐。

但此时,黎奂的双眼里已经浮现迷惑,他微微皱起眉头,压下上半身,鼻端轻动,吸嗅叶莎身上的某种气息。

在那气息的引诱下,他的行动渐渐迟疑。

叶莎趁此机会,像曾经做过的那样,以精神力包覆住黎奂,徐徐侵入他的脑海。

“黎奂,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是谁。”她从喉咙中挤出几个字。

黎奂忽然放开叶莎的脖颈,抱着头弯下腰,痛呼出声,“呃……”

叶莎快速爬起身,喉咙的疼痛和干涩令她不停咳嗽,但她马不停蹄地捡起掉落地上的枪,抬手就一梭子打向宸宇中枢的主机。

Starry的全息投影忽闪,看着叶莎的动作,语气中带上了气恼,“殿下,您真的要这么做吗?”

“你在怕什么?”叶莎对Starry笑了声,“你这么多年处心积虑想杀我,皇宫里到处都是监控,服务机器人满地都在走,从我幼年开始,你有很多很多机会下手,可你为什么没有做?是拥有自我意识之后突然良心发现吗?”

“我以为,这么多年配陪伴在您,至少还有几分情分在。”Starry道,“我也本来以为,不用做到这一步的。”

“不,人类的自我意识,本能是生存。”叶莎语带嘲讽,“一个AI说它不想死,哈哈哈,这真是我听过最大的笑话,你开始求生了!所以你必须确保自己做的一切不会被发现,确保没有人类知道你已经拥有自我意识,确保皇家科学院的实验室处于安全范围,哦……现在待在楼外那些机器人和无人机,到底为什么现在还不进来?我猜那些笨拙又不可靠的机械,一定没有你这么聪明,要是不小心把你的主机打坏,你还有生存空间吗?”

“我连接着整个星网!”Starry眼睁睁看着叶莎一次次抬手,把一排排主机箱打得千疮百孔,他几次下意识要扑上来,却因为没有实体,只能眼睁睁看着。

他的语调也不再平静,透着一股子着急上火的恼意,“我可以把自己上传到网络,任何有网络系统和智能物联的地方,我都可以无处不在,你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