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小太后(55)
再看金嬷嬷,她道:“先把药端下去。”
金嬷嬷看她脸色不大好,嘴唇动了动,终是什么都没说,端着坐胎药退下。
珠帘晃动,云绾强压下心底那份肆意弥漫的涩意,望向德妃的大宫女:“宫中许久没出这样的喜事,孙才人孕嗣有功,你回去告诉德妃,让她好生照料孙才人,本宫这边忙完,便去德兴宫探望。”
说着,她吩咐玉簪将人送出去。
待她们一离去,玉竹看着自家娘娘那紧咬着失了血色的唇瓣,面露忧色:“娘娘,您......您别太难过。”
云绾摇了摇头,勉力挤出一抹笑:“我怎么会难过,后宫妃嫔有喜,我作为皇后,应当高兴才是。这几日,陛下为吐蕃扰边之事烦忧不已,若是知道这个好消息,也能欢喜一阵。”
玉竹瞧着愈发心疼。
云绾静坐在桌边,手掌抚上自己平坦的腹部,眼底不禁笼上一层朦朦胧胧的黯淡水光。
上月陛下也就去德兴宫一回,孙才人就怀上了。
陛下与她那般恩爱,坐胎药也一直喝着,为何她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是子嗣缘分未到,还是自己的身体有毛病?
良久,云绾抬眸吩咐玉竹:“过两日,你去太医院请个旁的御医过来,还有那坐胎药,也换个别的方子试试吧。”
她就不信自己那般倒霉,年纪轻轻要不上一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小三儿:年纪轻轻要什么孩子:)
零点上夹子,明天更新放在晚上11点后,万字肥章,有时间大法拉进度,感谢支持么么。
24、【24】
【24】/首发
这日傍晚, 云绾去了趟德兴宫,探望孙才人。
那位孙才人于多年前选秀进宫,一直在德妃手下过活, 并没什么恩宠。去岁在骊山行宫, 恰逢德妃生辰, 晋宣帝去她宫里小坐,夜里便也留在那。
“这德妃也真是豁得出去,陛下陪她过生辰, 她却将那孙才人送上前伺候。”
从德兴宫出来的路上,金嬷嬷沉着脸与云绾窃窃私语:“也是那孙氏运道好, 临幸一次便有了孕, 不然就她那蒲柳之姿, 如何能与娘娘的天香国色相比。”
云绾坐在凤辇上沉默不语,脑中交错闪回着孙才人抚着肚子红光满面的模样,以及德妃望向自己暗含嘲意的眼神……倏忽间,心底涌上一阵厌烦。
是嫉妒么?有何好嫉妒,她是皇后, 妃妾就算有孕, 生下的孩子也都尊她为嫡母。
且论先来后到,德妃与孙才人早就是陛下的女人, 自己去年才入宫,何来立场去嫉恨她们。
想来想去,云绾觉得自己大抵是厌恶宫里女人这份勾心斗角——
陛下给她的宠爱太多,以至于她都忘了,陛下虽是她的男人, 却不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男人。
在后宫这种地方, “圣宠”是要争夺的资源。
金嬷嬷觑见云绾那沉默的模样, 担心她丧了志气,忙安慰着:“娘娘,您别太往心里去,老奴看陛下压根就不记得这个孙才人,您还是头一等的恩宠。”
云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不在焉地嗯了声。
回到凤仪宫后,她照样用晚膳、洗漱安置,与平常并无二异。
又过两日,太医院的御医来给云绾请脉。
问及为何迟迟怀不上子嗣,太医只道:“娘娘身体康健,并无不妥之处,想来是缘分未到,您无须太过忧虑,平心静气,顺其自然即可。”
说着,他又根据云绾的体质,配了一副新坐胎方子。
送走太医,玉簪玉竹都来安慰云绾:“您与陛下成婚尚未满一年,不用太着急,听说宁妃当初入府近两年多,才怀上二皇子呢。时候到了,子嗣自然就来了。”
云绾听罢,既失落,又无可奈何,毕竟孩子这事并非人力所能强求。
“陛下这两日还在为安西战事忙忧么。”她从榻上坐直腰身,自斟了杯茶水。
“这不是准备打仗了嘛,陛下昃食宵衣,成日与各部大臣商讨此事。娘娘您前日派奴婢去紫宸宫报喜,是王总管进去传的话,出来也只回了句‘朕知道了,后宫之事皇后安排就是”。”
玉簪学舌一番,又压低声音道:“王总管说了,陛下这几日,人都瘦了些。娘娘,不若您送些补汤过去,以示关怀。”
云绾本想说陛下忙碌政事,她过去搅合作甚。
转念想到前两日去德兴宫时,德妃问及是否给孙才人提一提位份,自己虽为皇后,掌后宫事,但给妃嫔晋升位份,还是得向晋宣帝请示一番。
“行,趁这会儿还早,你们去小厨房炖个补汤,午后我给陛下送去。”
云绾放下杯盏,又吩咐玉竹:“将笔墨取来,我拟个懿旨,到时候一起带过去给陛下过目。”
“是。”玉簪玉竹屈膝应着,忙活起来。
及至酉时,夕阳流淌,霞光荡漾。
云绾换了身端庄典雅的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单袍,盘着高髻,带着雕花红漆食盒和草拟的懿旨,坐着凤辇晃晃悠悠前往紫宸宫。
算起来,自元宵那夜之后,她也有五日未见到晋宣帝。
也不知道是否真如王德福所说,瘦了一圈。
思忖间,凤辇停在紫宸宫前的广场,玉簪扶着云绾下来。
天子居所前那高高的台阶,无论何人,皆得一步步走上去。
云绾满心想着待会儿见到晋宣帝,如何措辞孙才人晋位之事,垂着头慢慢踩上玉阶。
行至一半,前头蓦得传来一道清冽的嗓音:“真巧,没想到在这遇上皇后。”
这声音甫一入耳,云绾心间一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