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徒(66)
年代久远的老树扎出蜿蜒地枝丫,李堂风手脚并用一路向上爬去,上面的枝条越来越细,越来越软,他小心站稳,指尖夹住不断招展的绸带,细细捋下来。
“愿此心此情,再不离弃”
大脑骤然空滞,他手脚僵直一时忘了动作,半晌,才想着翻转看看背后的名字。风拦腰晃动树枝,他心头纷扰,不管不顾只身前倾,枝条崩折,他一头栽下去,砸进一个怀抱里。
大风起,吹得赵惊鸿衣袍翻飞,发带恣意飞扬。
见他窝在怀里瞪大眼睛眨也不眨,赵惊鸿笑意温和:“谨言,回去抄三遍宗门守则给我。”
李堂风有些出神,却也不能直视那双眼睛太久,他敛下眼帘,悄然将手心红绸收在袖子里。
“师尊怎知我在这?”
赵惊鸿想了想,“点迹诀寻到的”。
他放下李堂风,牵起他的手缓缓往山下走,“以后这么晚,不能在外逗留”。
“是”
“冷不冷?”
“还好。”
“饿不饿?”
“……不饿”
“我在你房中放了点心,半夜饿了垫垫肚子。”
……
回到房间,赵惊鸿看着他脱鞋上了床,用手蹭了蹭他的脸,吹去火烛,转身掩上了房门。
廊道的脚步声逐渐离去,李堂风下床摸出外衫里藏的红绸,取下床帘,点了烛火,照亮了背面,上述三个字。
“李堂风”
印人轩
邹照不在,管事弟子余继州暂主事务。
“小师弟稍等,我记事台账不在这,槐楼的符要求备录,我得去找一找。”
李堂风将匣子放在桌子上,看他出去,目光扫过邹照的待客室厅,被里侧大范围的红色软布吸引了视线,软布被撑得凹凸不平,遮盖了什么东西。
他刚一靠近,布下铃铛闷响,收紧的四角骨刺缓缓扩张铺展宛若蛛身撑开软布,中上连一处太阴聚神钟。法器许是感召到魔气,突然启动,动静太大,李堂风忙退了出来,走出主厅,在门外等着余继州。
静待灵海平息,李堂风神色冷凝,这东西他认得,伏魔玄针,四角尖刺来自云川昭明鸟妖,是其两爪间的骨芯,纯阳之物,是除魔的利器。法器一旦启动,骨刺将自后背扎入人身,断其脉络,截断气海涌流。
只是伏魔玄针断气脉,散神魂,上首却又连太阴聚神钟,这样奇怪的组合,李堂风一时没想明白。
余继州拿着记事台账姗姗来迟,将送来的东西一一记下。
“赵师叔身体如何了?”
李堂风回神:“腿已养的差不多,只是阴雨时常常隐痛,夜半要熬敷药草。”
“若只是这样,那比起从前是真好了不少。”
正堂
黑雕漆木的棺材首部上斜,摆放在空荡的大殿,周边五星伏罗阵静静悬浮着点光。
赵惊鸿盯着静躺的人面,轻声道:“他还活着吗?”
越明海从内室抱个罐子出来,“有微弱脉搏,鼻息很轻,不知什么支撑着他的命息。我探他脑中有些许灵气,稍加刺激,这人七窍浸血,试了几次,便也不敢再动了。”
他将罐子放在赵惊鸿面前,取开盖子。里面半个巴掌大的虫,甲壳通黑,隐隐反着墨绿光泽。他小心拨弄着翻过来。虫子受惊,尾部喷出一股白液,酸味刺上鼻尖,赵惊鸿侧脸闪躲。
“这东西剧毒,在棺材里发现的。”
越明海道:“我比对典籍,愣是没找到品类。若能找出原生地籍,也好顺着查一查。”
“拖凤灵宗尚医帮忙看了看,传回来的消息也是没有寻到。我想你从前历世多,房中也有数本绝品藏书,你看看认不认得。”
赵惊鸿听他说话,又凑上前去,看罐底已被渐渐腐蚀,好在底座够厚,虫子张舞着细小的爪足,口边窄短的锯齿绕着圈子,豆点大的眼珠外突。
一眼断定,赵惊鸿抬起头:“噬阴虫”。
越明海看他不似玩笑:“噬阴虫拇指大一些,没有尾刺,也无剧毒,这两者并无相似之处。”
赵惊鸿道:“我记得不多,琼海一带的噬阴虫确实身形狭窄,以食阴食腐而生。”
“这种…在垓埏边界”。
越明海看他想得艰难,没出声。
“垓埏之地,有阴虫,噬灵而生…”。他静默片刻,抬头看看越明海:“我只记得有这话,待会我让弟子将镜台几处藏书都拿来,不知里面有没有相关记载。”
越明海点点头,心有存疑。垓埏之地乃穷极天海之北,那里邪兽毒物丛生,累累尸骨,是无人之境。
文煊和,去过那里?
中秋方过,邹照传来消息,目前又在高旻内部发现了几处圈养的兽种,正在清缴,他们暂时不回来。
“你想什么,这么入迷,说来师尊听听。”
思绪突然被打断,李堂风回过神来,看一眼身侧的赵惊鸿,他嘴角噙着温顺而柔和地笑意,一瞬不瞬望着他。
李堂风避开他的目光,“没什么。”
赵惊鸿理了理他的头发,“已长了许多,过两日下山采买,让唐钰给你带点颜色亮些的绸带来。”
唐钰在一侧研磨,听这话停了手起身,“稍等等”,他一溜烟出去,回来时手里揣着一个盒子。“吶,都在这里了。师尊买了许多,一直放着,我平时只别簪,不带绸带。”
李堂风打开盒子,满满一盒,皆是红绸金纹。
他沉默些许,意味不明道:“好多”。
唐钰解释:“你莫嫌弃,我可一个都没用过。”
赵惊鸿听了这话,侧目道:“我记得你原先喜欢,倒给你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