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他不太对劲(40)

作者:丛枳 阅读记录

薛氏一巴掌拍开他的手,瞪他一眼,冷嗤一声:“还能因为什么,那贱蹄子厉害着呢,攀上侯府这个高枝儿不说,如今看来,定然是哄得那侯府的郎君很满意,否则,怎么会有魏大人家的小厮专程侯着?”

魏钰,他们可是见过的,两榜进士,其父是如今的并州知州,母亲是裴家侯爷的胞妹,他来祁州办公时,就连自己的县令老子都得对他点头呵腰。

得知他们是闻昭舅舅舅母,不也对他们多有恭敬吗?

虽然是在他临别前只匆匆见了一回,但光那片刻的情形,就为他们二人挣足了颜面。

她戳了戳许平安的额头,透过半开的支摘窗看了眼楼下繁华的街道,继续道:

“你瞧,这京城多好,多热闹,真是人间富贵之处啊。”

许平安说顺着她的目光看着外面,满目的羡慕,感叹的道:“真是好地方啊,闻昭倒是好命,就是亏欠了咱们慈儿,那小妮子生的的确是玉骨冰肌,真真是个妙人。”

“休要再说这话。”薛氏瞪她一眼,揪着他的耳朵,“眼瞧着闻昭如今是正得裴衙内的心,言多必失,你小心被人听了去。”

许平安忙挣开,搂住她的肩:“是是是,娘子说的都对。”

薛氏松开他,又忧心忡忡的说:“要是那死丫头讲所有的事给裴衙内说了,只怕你我是拿不回那些铺面了。”

“娘子,你就是太谨慎了,这种损名声的事,她怎么敢说?”许平安坐在她身边,扬声说,“至于其他的,我怕什么,我可是她舅舅!”

听到此处,薛氏面上也带了些笑意,莫名地升了些底气,重复一遍:“是啊,你是可是她舅舅,我们身为长辈,他裴家大郎再如何厉害,不还是得唤你一声舅舅,唤我一声舅母?”

许平安张唇,正欲说什么。

忽听门外有说话声,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薛氏掐了把许平安的腰间软肉,低声说:“我们是长辈!”

许平安严肃地点头,清了清嗓子,肥腻的脸上敛了笑容,端起架子看向门口。

须臾,木门咯吱一声,门开了。

来人一身蓝黑色圆领窄袖袍,白玉冠束发,眉目舒朗,清灵俊逸,端的是一副如玉君子。

他身材颀长,垂眸看过来,倒教人心里发怵。

许平安与薛氏对视一眼,怎么和他们想的不一样,这年轻的郎君,瞧着不是个好拿捏的。

薛氏使了个眼色,许平安搓搓手,面上重新堆起笑,迎了上去:“这位就是裴家大郎了吧。”

裴家大郎?

裴清川神色猛地一凝,看向面前的所谓的闻昭的舅舅。

他面色看起来很是平静,嗓音却是说不出的凉。

问他:“你方才喊我什么?”

第 23 章

许平安吞了下唾沫,躬着身子,和薛氏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不解。

他又看看裴清川的脸色,斟酌着开口:“裴……裴衙内?”

薛氏悄悄瞪他一眼,挤开他,迎着裴清川过来,笑着说:“衡哥儿,别同你舅舅这蠢人见识,咱们一家人不讲究这些虚的。”

“快,快坐下。”许平安反应过来,也忙着去拉他,“我那外甥女没给你添麻烦吧。”

裴清川站在原地没动,只听着他们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许久都没有反应。

许平安将他拉过去,坐在临窗的凳子上。

殷勤的给他斟了杯茶,见他并未排斥方才薛氏的称呼。

他心下一喜,如此看来,他果真是将闻昭放在心上的,在他们面前也是没有摆什么架子。

他将茶推了过去,打量他几眼,笑着说:“衡哥儿,来来来,吃茶。”

薛氏是个识货的,只看他通身的锦服,是由苏州来的落花流水锦,腰间金玉带也是不凡,还有那几个玉佩,皆是上品。

她心下愈开心。

这要是攀上了他这根高枝儿,他们还愁在云安县那穷乡僻壤之地度日吗?

说不准,仗着侯府的势力,连自己的慈儿也能谋得个一官半职的。届时,她也算是官眷了。

岂是她母家那几个姊妹们能比的了的?

她坐在许平安身旁,唇角笑意愈大,道:“还以为今日我家灿灿也会来。”

裴清川听到此处眸中才有了些变化,脑子像是生了绣一般,没有反应,只看着面前的妇人又道:“不过你能来,也是极好的。”

话音方落,雅间里又陷入一片死寂。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有点紧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莫不是,认错人了?

这时,沉默已久的人忽然开口,声音低沉:“灿灿?”

薛氏连忙接口,笑道:“是我们闻昭的小字。”

不会错的,这二人就是闻昭的舅父舅母。

他双手十指交叉,置在桌上,抬眸,又问:“我同闻昭的婚事,你们知多少?”

薛氏回忆了一阵子,说:“具体的是我家老爷子定的,我们也是从妹妹。”她顿了下,解释说,“就是闻昭母亲口里得知的,但她没详细说,只说是裴家老主君想定下我们灿灿作为你家的孙媳妇,不是还有婚书吗?还是你祖父亲手写的。”

都对上了,和之前闻昭所言一模一样。可为什么,为什么这两人却说的是兄长的名字?

见他垂眸不语,薛氏莫名有点慌,她小声问:“可是闻昭怎么了吗?”

裴清川摇头,头也没抬的,声音艰涩:

“那婚书上,是谁的名字?”

莫名其妙。

许平安实在不解,反问道:“这除了你,还能是谁?”

裴清川冷冽的眼睛,斜了他一眼,许平安瑟缩了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