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911)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这边,先说丰景的会试。

一转眼,又过了一日。

三年一度的秋闱可算是来了!

一大清早,天光还没大亮。

全家就整装上阵,要做最亮眼的送考助威队了!

小糯宝早早就梳洗打扮,难得扎了个稳重的双丫髻,又穿上了锦鲤纹的白金宋锦比甲,一身打扮,可比平日里多了几分端庄。

冯氏也翻出件大氅,黑狐皮做底的,再配上个金凤单簪,看起来气势可足。

孙春雪就手忙脚乱了些。

她一会儿想抹个殷红口脂,图个鸿运当头。

一会儿又想起先前庙里求的小黄符,非要拿去让丰景摸一摸。

不过,任由家里人怎么忙活,正主却都是不紧不慢。

丰景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他不仅睡了饱觉才起。

起来后,还抓了块昨晚剩下的桃酥,站在院子里,边喂雀儿边吃。

冯氏难免替他紧张,哪怕昨晚上检查过三次那考试书袋,但临出发前,仍非要再打开看看。

“等等,我怎么忘了,给老四带的这副护膝,是不是加鹿绒的那副来着?”

“还有那个毛毯,里面内衬都拆干净了吧,考场严查夹带,双层的绝对不行,可不能大意了。”

等到忙得一头热汗,全都查完一遍,冯氏再一抬头,却看到丰景背着小手,在院子里闲庭信步,还在数着哪只雀儿吃他的饼子渣最多呢。

见状,冯氏差点气笑了。

“看看咱们,都快为了他手忙脚乱了,他可倒好,还没事人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我去考试呢!”

李七巧备好了早饭,走过来看了一眼,就笑道,“娘,您就放心吧,咱家老四一遇大考,就这么泰山崩于前还面不改色的,这说明他心里有底啊。”

闻言,冯氏也难免高兴,但是为了平衡运气,嘴上还是说道,“谁知道呢,一切都交给老天爷吧,咱能做的,就是把他好好送到贡院。”

很快,全家收拾得当,就去把早饭吃了。

饭桌上,为了照顾丰景,今早全是些清淡少味的。

小糯宝早就垫吧了些点心,所以只用了半块鸡蛋饼,就乖乖坐在四哥旁边,等着他一起出发了。

等到全家吃完,离贡院开门,还有小半个时辰的工夫。

姜丰年起了身,“虽说咱家离贡院不远,不过今日路上马车难免拥堵,还是早些过去吧,心里能踏实些。”

丰景想到什么,便看向大嫂和二嫂,“娘,两位嫂子,今日人多,咱若是全家都去了,未免太过惹眼,大考前还是低调些好。”

冯氏一听,想想也是,于是就只带了小糯宝、姜丰年还有郑嬷嬷同去。

马车驶出巷口,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贡院门外。

这会儿,贡院外半里处,已经是堵得水泄不通。

家家户户为了孩子们,都巴不得全家上阵,一起来加油打气。

郑嬷嬷把马车停得远了些,省得待会儿不便离开。

等到下车后,小糯宝眯一眯眼,就能看出此次都有哪些学子,不过是前来“陪跑”的罢了。

要想拿得名次,进入殿试,岂是容易之事。

小糯宝转头看着四哥,小脸就忍不住笑开了花。

她的四哥就不一样了。

鸿运当头,学路坦荡,此次虽不能拔得头筹,但是入个殿试却不在话下。

这会儿,其他人家看到姜家马车,知道是给丰景送考,有不少都前来问候。

毕竟,他们家也有孩子参加会试,一旦要是一起考中,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同窗了,提前笼络一下也不是坏事。

这不,有两家在御查司当差的官夫人、和一位工部侍郎家的夫人,这就笑盈盈朝冯氏走来了。

她们先是一顿恭维,夸着公主生得越发出挑、丰景也是丰神俊朗。

然后再话锋一转,又开始发出邀约。

“姜老夫人气色也好,对了,您家丰景同我们几家孩儿差不多年岁,要不等会试结束,咱几家带着孩子,同去承德的西山看枫叶,老夫人您说好不好?”

小糯宝一听,偷偷朝娘露个小鬼脸。

才不好呢。

这几家的孩子她瞧过了,一眼就能看出,今年会试只有陪跑的命。

没来由的搭这关系,要是到时候放榜了,只姜家一家考上,指不定还会招多大嫉妒呢。

冯氏早就收到闺女眼神,也不明着拒绝,只圆滑地打着哈哈,“要去承德那边?那可是个好地方啊。”

“这不,我都答应庄上的农户们,今年要带他们采白蘑,要不等定下日子了,我再和你们说?”

一听要带几十个乡下人,那三家官夫人迟疑了一下,然后互相使了个眼色,赶紧尬笑着摆手。

“这……要不还是等放榜后再说吧。”

“姜老夫人客气,但我们也不好多打扰您,其实枫叶也没什么好看的……”

姜丰年忍不住冷笑。

不就是嫌弃普通农人吗。

但这些人落在姜家眼里,也不过是攀附权贵的“下等人”罢了。

很快,打发了这些人后,贡院大门也要开了。

眼看学子们要鱼贯而入,冯氏抱了抱丰景。不忘小声嘱咐。

“老四,今年你也就头一年会试,全当熟悉熟悉,名次不要紧,反正你年纪还小,再过个三五年再发力也不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知道了吗?”

虽说想让儿子有出息,但冯氏也怕丰景压力太大,别给自己为难坏了。

小胖丫笑嘻嘻的,扭着小屁股给娘拱开。

“好啦娘,到我发言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