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912)
“四哥!听我的,到时候你就全力写卷子,放心有糯宝在,保证运气这次会站在你这一边!”小糯宝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小胸脯。
姜丰景笑出一对酒窝,摸了摸妹妹脑袋瓜,又抱了冯氏一下,然后就一脸自信地走进贡院。
考试?
他就没带怕的。
会试一考三天,眼看丰景的背影消失在视线,贡院门前的大人们,也渐渐往马车上回了。
不过,小糯宝没有急着回府,而是绕了一圈儿去了百货大铺,想帮五哥看看生意。
入了百货大铺后,不得不说,五哥还真是天生经商脑袋。
他人虽然不在京城,但是里面卖什么东西,却早就安排好了。
这一入眼的,头一个档口,就全是过冬要用的驼毛地毯、各色漳缎料子、还有“穿”着漂亮衣裳的小手炉!
小胖丫受不住诱惑,挑了一个圆滚滚的铜鎏金胖手炉,又捎带手买了只淡紫软烟罗、和一只柿红绸缎的手炉套。
然后她又去买了些棉手套、厚底棉靴、想要送给莱城的百姓们,作为回礼。
不过,就在她转身要走时,身后一个外邦人开的小铺,却传来几声嘀咕。
“喂,你们知道吗?听说海那边的倭国换新王了,好像还是最不受待见的二王子,这可当真是够稀罕!”
“竟然是那二王子?他早年不是被撵出京都,对了,还来南纪游过几年学吗?”
几个新罗国的小贩,正在交头接耳,手上还拿着辣咸菜包子。
有一个忍不住叹道,“从前的老王年迈,但这新王可是野心勃勃啊,要不怎么能隐忍多年,突然登上王位呢!”
小糯宝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就忍不住好奇,转头问向郑嬷嬷,“倭国?那是什么邦国,和咱们交往密切吗。”
郑嬷嬷犹豫了下,随即露出一脸嫌恶。
“哼,倭国,早些年又叫扶桑国呢,和咱倒是有些来往!”
“不过,他们不像别的小国,人家要不就和咱交好,要不就对咱直接敌对,他们却是两面三刀,每每国力差时就做小伏低示弱,但等到国力强盛时,又想尽法子来蚕食咱们的物产,像极了阴沟里的蛆虫!”郑嬷嬷说着,用力啐了一口。
“而且,此国过去粮产还极低,政令也不通,全是靠着给咱南纪称臣,过来学了咱的稻谷种植,回去后传给他们的百姓,才能吃饱饭了,国力也渐渐起来的!”郑嬷嬷越说越是皱眉。
小糯宝恍然明白,同时摸了摸小下巴,也越发感慨于粮食的重要性了。
一个国家,只有粮仓充盈了,才是强大的底气啊。
反之,要是粮食少种、土地浪费,便必定是要见衰败的……
第740章 求娶唯一公主
不过,眼下四海太平,小糯宝便没把这突然的念头,去和近来之事多做联想。
她眨着清亮的大眼睛,安慰般地握住郑嬷嬷大手。
“嬷嬷,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咱们知道倭国的德行,以后多多提防,吸取教训,就保证不会再被他们占到便宜的!”
郑嬷嬷原本胸中憋了口气。
但一听这萌软又坚定的安慰,她又不由心口一舒,一下就不难受了。
早年间,倭国曾几次膈应他们,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让倭人迁居到闽地,想要“反客为主”,这些郑嬷嬷都是亲眼见证过的,所以才难免激动。
不过,那也都是慕容皇室昏庸,大不作为的缘故了。
而如今,有了国师和小糯宝。
他们可是最难遇的好主子了。
所以郑嬷嬷心底坚信,南纪必定不会再吃亏了!
“好,好,奴婢不生那些小鬼儿的气,反正只要有小主子您在,咱南纪肯定会越来越好,会四海清明,百姓和乐的!”郑嬷嬷也紧握住小糯宝的手。
她脸上的沧桑退去,浮现上来的,满满都是对以后的憧憬!
小糯宝笑弯了眼睛,用力点点头,然后又在百货大铺逛了两圈。
到了饭点前后,她们才回了家去。
姜家的小厨房里,又一如既往地飘出,最有烟火气的饭香味。
小糯宝坐在大椅子上,抱住骨瓷小碗,不知不觉,她已经长了个子,连俩只小脚丫都能碰到地了。
只是,她总觉得少点什么。
怎么这两日爹爹都没有过来,一起陪她用饭呢?
要知道,穆亦寒可是个黏闺女狂魔,只要平日无事,巴不得化成成闺女的微吧。
小糯宝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作为小棉袄,不知不觉中,又啥时候漏风了?
给爹爹的温暖少了?
寒了“空巢老爹”的心?
于是小胖丫用过晌饭,难得没睡小午觉,就要进宫去给老爹送温暖了。
冯氏听了,照旧让郑嬷嬷陪她去,又让李七巧装些晌午的饭食,一并带进宫里。
“正好,庄上今天有户人家生孩子,我特地留了几道菜温在锅里,想着下午送过去,就分一些拿给国师和阿黎吧。”李七巧说着,拿了两个雕梅兰竹菊的食匣子。
每样菜食都拨了一点,用最精致的碗碟装好。
小糯宝在一旁有左看右看,肉嘟嘟的小手一伸,又不忘抓几块桂花糕,一并放到食盒里。
甜的。
爹爹也爱吃。
只是他嘴硬不说,所以也要带上。
李七巧笑了笑,一手拎着食盒,一手牵着胖丫,一块给送到马车里。
等到进了宫里。
小糯宝拎着两个大食盒,跑得一扭一扭,白莹莹的小脸笑得像只小奶糕,就兴奋地朝着龙轩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