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蚌的(155)+番外
从祯珠带来的珍珠里选了颗合适的,重新做了一支手工钢笔,美其名曰:「禹的情侣款」。
两人捣鼓整整三天,除了晚上回酒店睡觉,连吃饭的时间几乎都沉浸在工作室里。
梁麒在一旁偷师,有样学样,也在祯珠指导下,给女儿做了一对母女款珍珠手链。
几十小时的通力合作,此刻,一支秀气精致的钢笔静静躺在祯珠手心,大功告成。
造型与禹白溪那支几乎一模一样,DK看似随手描的几笔,是成品定型的关键。
难道就这么成功了吗?
一切来得太快太轻易了。
祯珠望向窗外,屋外簌簌下起小雪,目及之处,白雪皑皑。
记得有天晚上她睡不着,禹白溪曾给她念过《小王子》。
书上说:【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看不见。】
“DK,”祯珠转头看他,眼睛含着笑意,“当年禹的钢笔是你做的,但嵌珠镂刻那一步不是你做的吧?你跟我一样,也是第一次做,对吗?”
梁麒正在帮她和DK同声传译,听到祯珠的话,一噎,长长拖了声:
“诶???”
第73章 放下珍珠
窗外, 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悄然无声。
祯珠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喜剧老电影,帅气羞涩的高中少年带着弟弟, 阴差阳错间来到少林寺,邂逅功夫了得的少林小子,学得一身功夫, 并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逆袭抱得美人归。
里面的女主角也叫珍珠。
她守护着心爱的少年,随时为他挺身而出,并在决战时忍着手心的疼痛,扬起笑脸为对方加油鼓励。
雪越下越大, 延绵的白雪皓然一色,团团簇簇像云海下凡。
来德国的飞机上,祯珠也对自己即将到来的际遇有一丝幻想。
会不会有个长胡须的白发甘道夫对她摩顶受记?
会不会让她背着竹篓往黑森林里跑, 夹苍蝇练手力?
祯珠弯起嘴角, 没遇到甘道夫, 倒是遇见一位长胡须的酷盖。
她问:“当年禹的钢笔是你做的, 但嵌珠镂刻这一步并不是你亲手做的吧?”
梁麒正麻溜帮她和DK同声传译,翻译完这句, 后知后觉看向祯珠:???
极为愕然, 很难形容自己此刻心情。
姑娘目光灼灼,脸上是前所未见的自信, 她朝梁麒微微颔首, 又道:“其实你跟我一样, 这回也是初次动手做,对吗?”
DK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并不直接回复她的问题,仰了仰下巴示意, “你不是已经学会了吗?”
“是学会了。”祯珠弯弯眼睛笑起来,摆出一副诚恳的姿态。
“那我教你的方法对吗?”
DK的意思很明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不是达到了吗?
“方法对,可是魂儿不对。”
梁麒仰首在想,这个“魂儿”到底该怎么翻译。
最终成品静静躺在红棕色绒布上,祯珠戴着眼夹式放大镜从不同角度察看。
细节处理上,能看得出DK的手艺娴熟。这种类似蜂巢造型的微雕技术,对工匠的要求极高,并不是在物品表面刻画,而是在拧成麻绳状的金线空隙里操作。
打个比方,DK手里的刻刀是极限特工,在一个布满蛛丝状红外线的房间里,探索每一处自由的空间。
稍有差池,便会破坏整体的精细与立体感。
这种微乎其微的差别,肉眼几乎发现不了。
但一个流芳百世的佳作,经得起显微镜的考验,这才是一个匠人赌上的尊严。
自从DK在祯珠的分析草图上补充了几条线,她大概明白这个工艺的技法要领。
成品确确实实让她感到惊艳,但除去这层丰富复杂的基底,她的心空落落的,似乎有哪一块儿没有被填满。
一个是模特,一个是木偶。后者比前者少了些魂儿。
没想到中国来的小姑娘有一双火眼金睛,DK摸出烟盒点起一支烟,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声音一贯的不疾不徐,“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再研究。”
梁麒纳罕,看看DK,又觑了眼祯珠。
祯珠轻牵了下唇角,点点头应好。
*** ***
收拾完毕,三人走出工作室。一月的慕尼黑,夜里户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
寒风袭来,祯珠缩了缩脑袋。
“Zoo,”DK喊住她,“想好了教我什么吗?”
经过这几天打交道,祯珠与DK更像一对忘年交,两人相处起来像朋友。
她说了好几样,DK要么已经学过,要么不感兴趣。
梁麒负责开车,驶过弯曲山道。
“好久都没见到大海了。”车窗外一片漆黑,DK若有所思,喃喃自语。
下一个旅行地是雪山,再见到大海,或许要很多个日子以后。
祯珠问:“你喜欢大海吗?”
DK笑,他是在大海的鼓励下跟妻子求婚的。
祯珠自然而然聊起自己刚学会走路就在海边疯跑的日子,拎着小桶小铲,挖蛤蜊,钓螃蟹,捉小鱼,还有赶海的乐趣......
DK显然很感兴趣。
“你钓过虾蛄吗?”祯珠问。
DK摇摇头。
“不如我教你钓虾蛄吧。”祯珠认认真真看向他,一脸郑重。
梁麒顿了顿,一是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虾蛄」这个单词,二是万万没想到祯珠会拿这个“技能”跟DK交换。DK的名字,但凡祯珠上网搜索一下,就会看见他在殿堂级大师队列里。
“成交!”老顽童看着她,嘴角勾起,眼神朦胧又清亮。
梁麒从他眼里看到了光,上一次见到这束光的时候,还是禹白溪指着墙上夜场秀的海报,一本正经建议他俩一起去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