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朕皇陵远亿点(134)+番外
赵珩摆摆手,“不用。”
他上前几步,摸了摸两个内侍紧紧牵着的、通体漆黑若墨,唯鬃毛雪白的马。
马蹄踏地,很有几分不耐。
赵珩笑,纵身上马。
姿势飒飒利落,却看得韩霄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陛——”
自从皇帝回来后,韩大人觉得自己愈发啰嗦了,他本是惜字如金之人!
“陛下,陛下,”见赵珩欲走,韩霄源忙快步上前,“这匹马性烈桀骜,还未全然驯好。”
御马司少有大事,韩霄源从不注意,唯独对这匹马印象深刻。
此马名素雪,性情犷悍太过,摔下了不知多少经验老道的驯马太监,还踏伤过人,只因长得好看,才一直留到现在,皇帝先前不会骑马,大约是在陪都时学的,初学才不久,怎么就看中了它!
但看着威风凛凛又不失矫健俊美的素雪,韩霄源觉得自己似乎不经意间揣摩到了圣意。
他犹豫了下,大着胆子道:“奴婢再派人牵匹更好……更好看的来。”
素雪仿佛听得懂人言,狠狠地喷出鼻息。
赵珩摸了摸马鬃,但见半根杂色都无,真如一捧雪似的,更喜爱了几分,笑道:“不用,朕自己去看。”
语毕扬鞭,策马疾驰而去!
韩霄源:“陛下!陛下!”
太监与外面文官不同,便是在内廷只手遮天,形同相国的韩霄源也要依赖皇帝而存,他现下正得用,视自家陛下如琉璃玉人,生怕磕碰了一点。
不足须臾,帝王的身影已消失不见。
胯-下烈马有意将他甩下,然无论如何挣扎,马上身姿稳健,巍然不落。
气得素雪跑得愈发快,横冲直撞,四蹄若生风。
韩霄源愕然地看着赵珩的背影,由衷地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初学?
“大人。”有内侍轻轻唤韩霄源。
“回吧。”韩霄源道,旋即面色一冷,沉声道:“去查查,是谁将素雪牵来给陛下的。”
这马凶悍难驯御马监人所共知,怎么会有宫人敢将素雪牵出来让皇帝骑,不怕伤了皇帝,自己性命不保吗?
内侍道:“是。”
韩霄源正要转身而去,余光却瞥见身后出现了道着暗色衣袍的身影。
“将军。”他立时转身,见了一礼。
姬循雅站在官署大门内,神色看不出喜怒,“韩大人。”
韩霄源忙道:“奴婢不敢。”
姬将军品貌举世罕见,然大约是积威太重,总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姬循雅扫过官署外停着的轿辇,一众太监随行,皆带着伞,其中一人站在上首,双手捧着把妃色纸伞,“陛下乘辇来的?”
伞上犹带雨珠,显然方才用过。
韩霄源道:“回将军,陛下独自一人骑马来的,”他垂首,“是奴婢们无用,待陛下快到南宫才寻到陛下。”
姬循雅不语。
乘辇要小半个时辰,赵珩骑马,自然要快上不少。
可他又不知姬循雅在哪,大约要一处一处官署地寻人。
姬循雅上前。
韩霄源躬身退开两步,却见姬循雅过来,随手拿了那奴婢手中的伞。
那奴婢一愣。
韩霄源亦觉惊讶,神色却无改,依旧垂首静立。
修长苍白的手指拂过伞柄,而后,狠狠攥紧。
姬循雅转身而去。
竹骨伞柄在手中嘎吱作响,摇摇欲散,姬循雅猛地松手,转而曲起二指,安抚般地敲了下。
此后数十日,二人不过见了寥寥几次。
一则姬循雅神出鬼没,赵珩找不到,且找得也不很积极,只有公事要谈商议时,才会派人寻一下姬循雅,问问姬将军有何见解。
二则明远郡田土数额与张氏诡寄案正在彻查,每五日就有公文从地方快马加鞭地送来。
却总有视线,如影随形。
赵珩任由这诡魅的目光注视,怡然自得,浑不在意。
于是,那注视愈发阴郁。
如怨鬼,徘徊不去。
因三代帝王怠于朝政,驿站传递缓慢,被派去明远的官员权衡之下,决定用军马递送文书。
清查田土自明远起,起先莫说明远当地豪族,来百姓都不愿意朝廷彻查。
一行人走陆路官道,一行人则隐匿行踪走水道,提前来明远。
明远郡。
日头西沉,一线余晖映得人面泛红。
“咔咔咔。”火镰与火石相撞,一线火星迸发而出。
老者忙低头,就着这点火星将烟枪点燃,眯起眼吸了一口。
烟枪里燃的东西叫忘忧草(注1),将叶子晒干了碾碎,点燃后,味道浓烈,一口烟气扑面,能呛得人落眼泪。
打火镰的是个眉目漂亮的少年人,纵然只闻了下余烟,依旧被呛得一张白脸通红,想咳又好面子逞强,生生忍住了,看得一众人大笑。
“三娘,”有人朝坐在里面的女子笑道:“你这个侄子忒嫩生了!”
被唤作三娘的女子亦大笑,转了脸笑骂道:“我家五郎那是日后要为官做宰的,读书人面皮薄,谁都像你那么厚的脸皮还能得了!”
少年闻言脸更红了,忙摆手道:“不敢不敢。”
他这般羞赧的作态,连明远郡最羞怯的小娘子都做不来,众人见他脸皮薄成这样,笑得愈发厉害。
老者拿身旁的石砖磕了磕烟枪,也笑着瞅了眼少年。
冯三娘家的这个侄子据说是从景州府回来的,他独自在景州府拜师求学,数月前家中来信,提到明远郡还有姑姑在,又赶上老师出门远游,因景州府与明远郡相距不远,他便来看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