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1676)
国主要是事事依着你,你会不会恃宠而骄,想要什么只需向国主许愿?
凡人和神灵,某种程度,就是你和国主的关系,越接触越纠缠,对两者都没有好处。
而最重要的原因,仍是天意,一个本该从农耕走向工商业的文明,要是因为你,突兀地拐向了求仙问道,这便是破坏了原有的合理的演化进程,你惹的因果便大了,还不起。”
“但是,此界精怪鬼祟是切实存在的,已被少数人知晓,所以相应的,你也可以在少数人面前显露真身,但更多时候,还是以那似是而非的神话、传说形式存在为好。
比如上次你救了众多纤夫,纤夫们都认为水中有灵,可他们又没有亲眼看见,你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便是不存在的,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切记,可显名,可间接显灵,如非必要,不可以真身显于凡人跟前。”
杨伏波频频点头,就是对恃宠而骄什么的不敢茍同。
湛长风已说得极其通俗易懂了,他意会了大半,但对天道和演化进程等陌生字眼还需琢磨。
“这本道仪你也拿去,帝庭不兴大人小人之类的称呼,逢帝诞、华宸等重要日子,帝庭会赏赐各方天官天将神灵使节,地方上要是功绩卓越的,也会被邀上天去同庆,你要是有那一天,可别丢了仪态。”
杨伏波哪敢妄想上帝庭面见无数世界的主宰,然心中也确实妄想着,忙不迭地应好,“多谢大人,不,阁下提点,我铭记于心,万不能忘。”
他弄不清该怎么自称,又该怎么称呼眼前这位,磕磕绊绊说完,羞得脸红。
湛长风全当没看见,“你去将今日我给你的道经道仪通读一遍,过后,我带你到河上巡视,教你如何对付精怪鬼祟。”
“是!”
杨伏波满怀激情地钻进了水底,昼夜不分地读着道经,学着道仪,不断变化的心境叫他的气度日益脱俗,等他将手中书都读完,竟初现了几分道骨仙风。
他小心地将所有玉简经书收好,来到河面上,正见湛长风踏月而来,赶紧挺着腰背,微微低头,抬手行了一个道礼,“上使。”
湛长风颔首,“恰夜浓时,精怪鬼祟都出来了,随我走吧,对了,沉入河中的尸首,你作何处理了?”
“小神怜其无处安葬,又恐他们化鬼,暂压在了河底。”
“人死如灯灭,化鬼的几率很小,他们的执念怨气也不足以成鬼,将他们的躯体强留在河底,反会让他们未散去的怨气污染河水,吸引鬼祟,你过后将他们的躯体送回他们的家乡,自有人将他们打捞起来安葬。”
“谨遵上使教诲。”
说话间,河岸边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影子,他小半身子在水中,低着头,周边阴惨惨的。
湛长风道,“这是没有理智的怨魂,只会吞噬生人化成恶鬼,你唱往生经也渡化不了它,打散吧。”
“啊,好。”杨伏波的水术和驱鬼祛邪术连皮毛都没摸到多少,好在,他琢磨出了一点河神符令的用法,当即祭出身中的符令,朝那怨魂打去。
这道怨魂新生不久,实力不高,一击就散。
湛长风接着带他往前走,并道,“害人的精怪鬼祟,碰见了必须视情节惩处,然若碰上没有害过人或心性纯良的精怪、鬼魂,便要引导它们向善,要是有条件,可教它们正确的修行方式。
我给你的道经法门乃神灵专用,绝不能外传,那上面也有专门的禁制,除你外谁也看不见里面内容,所以一经泄露,必是你特意传授出去的,你与被传授者都将受到严惩。”
杨伏波发誓,“小神做凡人时便懂何是机要、何为秘传,定然不会做出私相授受此等大逆不道的事。”
“你有数便好,我再在你这里留两本基础的精怪修行之法,鬼魂修行之法,阻止他们作恶,于你也是一件功德。”
杨伏波也知功德对自己的重要性,弯腰下拜,“多谢上使,小神感激不尽!”
第1368章 凿冰抛鲤
,
湛长风多提点了一句,“对于没作恶的新鬼,能度化,就将它度化了去,让它消散天地间,那它在地狱受罚的地魂也能少遭点罪,不能度化,便考虑教其修行之法,留在身边当个神仆。
而精怪若能坚持吸纳月华修炼,不沾鲜血精气,就不用去管它了。”
杨伏波捧着本子记下,上使不可能一直留在此地教自己,他得好好把握机会,将要学的都学了。
湛长风领他将锦来大河从头到尾转了一遍,教他驱鬼祛邪,镇压凶煞之气,又回答了他一些道经上的问题,等他学得差不多了,将天官印和天授神箓交至他手中。
“我先前给你的河神符令,主要是让你保身的,而这天授神箓,是帝庭下来的正式任命文书,天官印则代表你掌管此条河流的权柄,它能震慑河中的所有生灵,也能镇压水脉地气,万不能让它离开这条河。
你拿回去后,便在河底修座府邸,将它们供起来,遇大事时方能请来用。”
杨伏波神色一喜,他就说这任职仪式少了什么,原来是没有任命文书和大印!
他以为湛长风之前没给他,是还在考察他,现在才是正式承认了自己!
喜不自禁的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一股豪气,郑重道,“小神定不负帝庭期望!”
“极好,先前我跟你提了帝诞和华宸,帝诞乃长生大帝诞生的日子,华宸则为各方天官天将、神灵使节齐聚帝庭述职的日子,你现为一方小神,还无上帝庭朝觐的资格,只需在这两个日子里,送一封奏章上去就行了,此外,每年,你还要向掌管政务的天权殿递奏章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