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70)
说的自然不是刻匾的事,而是秘密接手督造神兵。
等神兵大白天下那日,林氏便能封侯,食邑千户。官位再如何升,爵位难求。何况是工部这样没甚油水的部门,一举封侯者,古往今来第一人。
崔明端不敢受,再三叮嘱道:“大人在天工一途有禀赋,谢我作甚?也是林氏一族忠心吾皇,天子才敢重用。”
往后,切勿再与崔家——与她,私交过甚,免得害了彼此。
在陵安府历练过,林大人也懂崔明端的意思,拱手作揖,深深鞠躬谢过:“大人的婚宴,下官定要不醉不归。”
而今,萧鸣笙安坐马上,看那笔走龙蛇的匾额,在初冬湛蓝的天际下,显得那般不真实。
“郡主……吉时已到,请下马。”
阿藤先引导阿草下马,由她去扶郡主,而自己则是火速退到花轿一旁,只等郡主走来让人压轿,将大人请出来。纵使自己从小跟着大人一道学习,但这娶郡主,再入赘的佳话,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呢。
阿藤偷着乐,可里头的小团子坐了一路轿子,早憋不住了笑了,先掀了帘子出来,“郡主姐姐,本公子带我崔兄嫁给你了。”
“咳咳……”
话音未落,里头似乎传来一声轻咳。
而小团子今日可不怕他,早在轿子时就将喜袋脱了,手里抱着一个精致小巧的手炉,也用红绸包着。
他要先出来,外头伺候的人也赶忙说了吉祥话,请新郎官下轿。
萧鸣笙走来时,正看到某人俯身而出的模样。陵安少府的官服也是红的,上头的鹭鸶也衬得崔家六郎越发超凡脱俗。可今日上身的喜服,一针一线都沁了绣娘十足十的技艺。
她下意识一笑,身量比她高的人,自然将此美景尽收眼底。
小团子总算记得正事,将暖得热热的红绸再度交到二位新人手里。
而荣亲王府里,自然还有惊喜等着。
高堂之位,也没空着。
今早匆匆赶到的崔三爷,也修了面,换上了新衣。他一直带在身边的萧景玄,也一脸傻笑站在一旁。
拜天地与高堂,等到夫妻对拜,他才在无人注意时抹了泪,唯独身后的人无声递来了帕子。
目送两孩子往新房方向去,他才慌忙将泪擦了,起身招呼宾客。
即便众宾客顾着规矩,也搞不明白为何崔三爷在郡主家的高堂之位。
崔家最得意的六郎,是入赘了呢,还是郡主下嫁了呢?
可游手好闲三人组——除了略略稳重些的绪宁,范文卓和钱知礼算是郡主娘家人,同崔三爷寒暄过,又一左一右嘿嘿傻笑,一同去招呼宾客。
绪宁不嘿了,可绪家还有个小团子,这会儿就横贯在新人中嘿嘿笑着。
“郡主……嘿嘿……”
“嘿嘿……崔兄……”
饶是阿草也扭头去看窗子的喜字,不住想着:嘿嘿,还是家传的吗?
不用却扇,崔明端的洞房顺遂,连昔日探花郎诗书的功力都没发挥出来,便得了佳人美目。
卢妈妈端来了合卺酒,崔明端亦是请她先拿,等交杯,终是忍不住露了笑。
礼,成了。
小团子也该走了,崔明端起身时,便借着身位在她耳畔低语道:“臣,出去和父亲说两句话便回来,后头有汤泉。”
“好……”
面上脂粉厚重,可瓠瓜酒的苦气经由鼻息,还是轻轻扑到面上。
崔大人这千年老鳖早有谋算,为她预备的,都是轻薄保暖的衣物,纵是一路骑马回城,她的身上都是热的,这苦酒入喉,更是如此。
原想着,崔家是世族,即便不是在崔府摆的宴席,他出去宴客,也得一两个时辰。
可萧鸣笙才在汤泉里泡暖和,便听到嬷嬷问安的声,同样是惊讶的,“大人怎么回来了?”
“嗯,都下去领赏吧。”
他回得急,气息稍有不匀。
嬷嬷们相互看了一眼,不禁老脸一红,都齐声退下了。崔大人年方二十五了,确实是该着急了。
还在汤泉里的人,更是急。嬷嬷们将衣裳放着了吗?崔大人回来作甚?
她竖起耳朵,听了又听,可外间静悄悄的,就连前院宾客的声都传不进来。
好半晌,她才出声道:“阿草?”
可惜,阿草也不在。回应的是,便是某人含笑的声,“我在。”
“……”
——你在,就更不方便了。
萧鸣笙将整个身子都泡在浴汤里,大气也不敢出。崔明端回来有些时候了,也怕她在里头出了什么意外,便试探性喊道:“郡主?”
同样没等到回应,他便唤着她的闺名,再慢慢朝里走去,可入眼,便是袅袅白烟与满目的红。
因他在梅花坞种下照殿红,父亲下山后还特意与他谈心一回,说往后家里用什么颜色,务必要先仔细留意她的喜好。
汤泉上浮着的,是今年春晒好的红梅,还有内侍省贡来的早梅。
崔明端只觉方才的酒,喝得急,这会儿酒气上涌,脑子昏昏沉沉。
萧鸣笙亦如惊弓之鸟,可透过氤氲水汽看到某人将要滴出血的面颊,忽而又笑了。
崔家六郎是端方君子,纵是拜过堂了,此刻仍是背着身站着。
可他也是血气方刚的儿郎,站得艰难,也不出去。
身后是美人出浴的动静,水声泠泠,嗓子发哑他也得提醒一声:“小心些。”
“嗯哼……”
萧鸣笙抓起木架上放着的柔软浴巾,将自个儿裹了起来。“这儿怎么会有汤泉呢?”
“天子不是为郡主添了食邑万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