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47)
【聪明劲儿不管用了?】
“见了本宫,连基本的礼数也没了吗?”
【本宫给你行个礼,能叫你长命百岁还是……】
皇后看了眼勤政殿正门,年世兰好像想到点什么。
年世兰偃旗息鼓,“参见皇后娘娘。”
【什么都不用做,剩下交给孙妙青就行。】
她敷衍甩了一下帕子,算是行了礼,即刻便走了。
皇后坐上轿辇,揉着太阳穴,“走吧。”
“皇后起驾——”
苏培盛瞧见台阶上来的是华贵妃,让小厦子进去通传,自已上前,他打了个千儿。
“奴才参见华贵妃娘娘。”
“去通报一声,就说本宫来了。”
苏培盛余光瞥了眼小厦子,“皇上说了,贵妃娘娘您过来,无需通传,娘娘请——”
他手里的拂尘指着方向。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年世兰蹲在殿中。
皇帝听到动静,便已经离座,此刻上前,双手扶她起来,“朕正想着晚膳去你那里,你倒先过来了。”
“皇上连日忙于朝政,臣妾担心皇上的身子,特意命人熬了参汤端来。”
年世兰抬手,颂芝将食盒里的参汤递过来。
【内务府这几年山参的品质越来越差了,这可是本宫库房里存了几年的、上好百年山参,一滴得一两银子呢,可仔细着喝。】
而今却是这般小气。
朕吃个人参,也能叫她心疼成这样。
皇帝想起她给孙妙青那两年份的小萝卜,高下立现。
罢了,如此小气还肯大方待自已,她已然十分真心。
“让下人送来就是了,何苦劳你走这一趟?”
皇帝喝完,将汤碗递给颂芝,年世兰瞥了眼,嘴唇抿了一下。
【不是一天到晚喊节省吗?这剩了五两银子算谁的?】
【浪费!】
皇帝:“……”
颂芝将碗放进食盒,又拿了本册子递到年世兰手里。
“明儿便是中元节,到时候宫里要做法事祭鬼神,在御湖里烧法船放祭品,臣妾想着这两年西北战事不停,可以加开一场水陆大法会,以告慰沙场阵亡将土亡魂。”
年世兰翻开册子递给皇帝,道:“想请皇上过目。”
留在圆明园的时间不多了,中元节这个机会,她们必须抓住。
第130章 陵容的心思
皇帝翻着册子,“还是你想得周到。”
“皇上以仁孝治天下,臣妾私心想着,法会结束之后,也让后宫的妃嫔们一同去御湖里放河灯,一来为亡魂引路,二来也是为家人祈福,尽一尽孝心,皇上以为如何?”
皇帝连连点头,由衷称赞道:“整个后宫怕是再难寻出一个似你这般体贴周全的了,朕心甚慰。”
【本宫才是真正的将门虎女,不辱家门风范,那些个小贱人,能与本宫相比么?】
夸一句便要上天的性子。
“你哥哥今早命人送来一道请安折子……”
【我哥哥在外征战还不忘定时给你请安,如此,你还要怀疑他的忠心,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皇帝:“……”
【哦,又忘了,你没有。】
皇帝:“……”
“……还问及你安好。”
“哥哥还像小时候一样记挂着臣妾。”
【难怪要去本宫那里用晚膳,原来是打算献身啊。】
献身?
皇帝:“……”
“臣妾也记挂着哥哥。”
【还真是难为你了,西北一来消息,你便要来给本宫侍寝。】
谁给谁侍寝?
皇帝努力控制着自已的眉头。
“不知道哥哥的旧伤好些了吗?”
“兄妹情深,这是自然的。”
【牺牲自已保全家国,怎么就不算是一代明君呢?】
夸人的话怎么听着也这么刺耳呢?
皇帝嘴唇翕动,“朕已经告诉他,你一切安好,叫他放心,还给他赐了药。”
【姿色也不算一等一得好,竟也需要卖色。】
皇帝:她在说谁?
“多谢皇上关心。”年世兰眼含欢喜,“那皇上今晚可还要去臣妾那里献……”
献?
献什么?
胡思乱想多了,嘴也守不住了,要说献宠献身献媚?
年世兰咳了一声,“皇上今晚可还要去臣妾那里用膳?”
去了好像真为了她兄长,给她侍寝一般。
不去。
皇帝握着她的手,惋惜道:“朝政事务繁忙,朕实在抽不开身,你既来了,也便替朕省了时间,等朕忙完这阵,再去瞧你。”
【要不说还是您当皇帝呢,朝政事务繁忙,前脚见本宫,后脚见甄嬛。】
皇帝对四阿哥心存芥蒂,由此对甄嬛也有了隔阂。
他不会去见甄嬛的。
至少这段时间不会。
“朕今日就在勤政殿,哪里也不去。”
【这是怕本宫误会,特意跟本宫解释吗?】
【本宫就知道,整个后宫,没人能比得上本宫。】
“是,还请皇上多多注意身子,臣妾就不打扰了。”
年世兰行礼转身,看到苏培盛:
【喜欢老乡崔槿汐,跟人老宫女搞对食,带头坏宫规。】
皇帝蹙了蹙眉。
出了书房,看到小厦子:【大喇叭话最多,皇上牙上有菜叶都能立刻传遍六宫。】
皇帝:“……”
年世兰前脚迈出勤政殿,后脚便听到皇帝喊小厦子。
走下台阶,远离了御前的人。
年世兰是想到前世中元节,狗皇帝因为哥哥的请安折子来了清凉殿,可怜自已那会儿尚且蠢钝,竟傻不愣登以为你是为自已而来。